金融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金融业包括哪些
作者:肖雯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04期
作者:肖雯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04期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优质高效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四者的协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各因素协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之间还存在不协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得不到金融有力支持;金融在创新主体激励、创新资本形成、创新效率提升方面积极作用不强;金融在人力资本形成、人力资源配置、劳动者保障与激励方面存在短板。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就必须发挥金融的关键作用,促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
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
当前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协同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
不到充分满足。金融业的基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目前的情况是金融资源“脱实向虚”,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或者在金融系统内空转。间接融资主导的融资体系推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大型国有银行主导的信贷体系中,民营企業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其次,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得不到金融有效支撑。一面是落后产能过剩,一面是新兴产业崛起,金融应发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将资金引入高效产业,而当前金融资源存在错配——过剩产能凭借所有制和资产规模优势能从银行信贷渠道获得低成本的稳定资金,新兴产业由于高风险和轻资产特性不易获得信贷资金。
促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要把握两个大的方向,一是要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二是要充分发挥金融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市场机制的作用。首先,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使资金需求方绕过金融中介机构直接对接盈余方,既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有利于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地位,调查显示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中,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没有明显的融资成本优势。另外,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金融市场对企业业绩更加敏感,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流向经营效率更高,前景更乐观的领域,投资者还可以用脚投票来约束企业盲目扩张,抑制产能过剩。直接融资积极作用的发挥依赖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目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融资门槛高。因此,既要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融资需求,还要完善债券发行制度,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丰富债券品种。其次,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要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二、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
当前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之间也存在不协同。首先,金融结构不合理,对创新主体激励不足。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创新活动风险高、投资大,在创新成功前难以带来收益却要持续进行投入,仅依靠内源融资难以为继,企业创新实际是风险收益权衡的投融资决策,金融市场通过分散创新风险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同于债务资本,权益资本没有偿还期限也不存在付息压力,不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股东与企业能实现风险公担,利益共享,因此比债权人更认可企业的创新项目,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能激励企业创新。当前金融资结构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市场发展不足,融资约束消减了企业创新积极性。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健全,不利于创新资本形成。创新资本的主要聚集地是股票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资本市场等股权融资场所,创新资本并非单一形式,而是随着所投项
目发展阶段变化,贯穿于整个资本市场。目前,我国各层次的股票市场之间缺乏转板机制,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清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风险资本市场缺乏引导和监管,整体看来创新资本的形成和退出渠道不够通畅。最后,金融市场有效性弱,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创新效率指全社会创新成功率或者单位创新资本的创新成果,资本盲目追逐创新可能带来金融泡沫和“伪创新”,导致资源浪费。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在于缓解创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手段是利用金融市场对创新活动进行评价、甄别和监督。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不够完善,舞弊、操纵股价等现象时有发生,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比例高,“市场噪音”不利于形成对创新的有效评价。
创新活动的融资障碍源于创新过程中的的高度信息不对称,尤其是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项目收益难以预计,知识产权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还带来委托代理问题。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关键是降低信息不对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首先,要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健全多层次的股权融资市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试点。其次,要强化金融的信息揭示和信息中介功能。完善担保融资制度,支持金融机构进行以知识产权为担
保品的担保融资,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
三、金融与人力资源的协同
当前金融体系与人力资源的不协同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金融对教育事业支持不足。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通道,目前我国教育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金融系统对教育的资金支持包括对学校的贷款和对学生的助学贷款等。银行对教育机构贷款主要是政策性的,缺乏监督与激励,资金效率不高,对学生的助学贷款由于担保机制,并且贷款数额小、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银行积极性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资金来源单一,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较低。其次,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金融服务能力不强。当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最大的难题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担,则压力大、成效慢、效率低,因此必须依靠金融。目前金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农民工排他性更强。并且,金融服务本身也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最后,在劳动者保障与激励方面,金融机制不健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GDP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筹资渠道较窄,收益率低,存在资金缺口增大的风险。股
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在上市公司中稳步推行,截至2017年已有近三成上市公司公告过股权激励方案,但市场有效性弱,上市公司业绩与二级市场表现尚难完全匹配,激励作用有限。
促进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拓宽教育融资渠道,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形成金融对教育的双重作用——资助教育事业与改善教育体制。可以参考国外经验,探索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基金、教育年金制度,鼓励金融机构进行教育贷款资产证券化。其次,要加强金融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加快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利用PPP、BOT等模式加大对教育、文化、养老等领域的投资。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运用大数据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工金融服务均等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