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习惯(5篇)[修改版]
第一篇:大学生消费习惯
问:现在大学生购买有何新特点,企业应怎样去适应大学生购买的新需求?
答:
1、个性消费。大学生追求个性发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购买“新、齐、美”等商品,喜欢把自己打扮的与众不同,以展现自己的消费独特性。时尚消费。
2、超前消费。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敏锐地把握时尚潮流,希望用新异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与激情。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引领着青年消费潮流。
3、非理性消费。看见什么喜欢的产品都买,并不考虑实际情况,自己是否需要。贪慕虚荣,别人有什么产品自己也想要,出于攀比而购买。
4、多元化消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呈现多样化,人际交往消费支出以占到相当比例,说明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5、忠城于购买品牌。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切体验,如果使用什么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形成固定偏好,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
针对以上提到的大学生购买特点,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特产品,自己设计加工的产品,既时尚有能展现大学生个性的产品,只有独特的产品才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在产品上来说,产品的种类可以有很多,涉及各个行业,以满足多元化消费,但是同一产品生产数量不宜过多,产品过多会造成大众消费品的形象,不适合大学生消费也不满足他们的消费习惯。只有较少的相似产品才能体现出个性和独特。企业可以大胆的推出新颖奇特的产品,大学生愿意尝试购买此类产品。产品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的风格设计,只要好,都会有人喜欢,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创立自己的品牌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只要有了自己的品牌,自然可以吸引不少消费者成为自己的忠实顾客,从而达到长期购买的目的。品牌影响力较强势,希望最大化开发潜在消费体;或者品牌定位属于中高端品牌,品牌门店重视顾客临时连续购买连带购买。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分析
(四)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分析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体,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研究其消费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在校园发放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我们可得出出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追求个性,崇尚网购。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在关于“购物时,你通常会去哪些地方”的调查中,网购所占比重最大,这充分说明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
今天网购相比实地购物更能抓获大学生的心。
2,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在问题“一般购物时,你会受那些因素影响”中,8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会考虑自身经济状况,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在身体上心理上都慢慢走向成熟,开始从自身经济状况出发,寻适度的消费方式。
3,记账观念淡薄。在问题“你对消费行为有记账习惯”的调查中,只有小部分女生有记账习惯,这说明大学省在消费行为上具有随意性,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也说明大学生不能有计划的进行开支,从而使消费的盲目性不可避免。
4,储蓄观念较强。在问题“如果生活费有结余,你会怎么做”中,大部分同学选择会将结余储存起来,只有一小部分同学会选择花光,这说明大学生的储蓄观念还是较强的,懂得将多余的钱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得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一)家庭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比过去好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对子女的消费都是尽量满足,尤其在子女上了大学以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让孩子在外吃苦受累。家长的这种行为导致孩子花费随意,无计划开支。
(二)大众传媒,广告的原因:大学生这个时段的心理及其敏感,对社会的变化也及其关注,此时的消费心理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调查女生消费情况时,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由各类明星所代言的各类品牌产品成为女大学生的首选。
(三)学校风气:由于学校没有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进行全面的和客观的对待,在人生观金钱观等方面的专题教育没有充分展开,对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四)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性格、自身知、情、意的心理过程、消费需要、消费态度以及其年龄、性别、收入情况等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的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首先,大学生加强自身建设、形成良性、合理消费习惯。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入微出,不盲从,不攀比,不浪费,养成勤记账的好习惯。
其次,学校和家庭要对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心理进行引导。学校应该开展一些关于合理消费的讲座,从而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另外我们认为大学可以在合适的课程中加入一些理财的内容,以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使在校大学生懂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如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而要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教会学生记账和预算等。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
最后,大众传媒要起正确引导作用。电视网络媒体应该多放一些合理消费的公益广告促进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习惯调查(大全)
在校大学生购物习惯
一、前言
1、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学生消费的总体水平。
(2)了解大学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
(3)了解大学学生消费理性观念。
2、调查对象和时间
(1)调查对象:大学在校学生,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2)调查时间:2011年12月
(3)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
(4)成员:朱鹏,喻露,伍娟,黄林妹
3、调查方法
我们选定周末(考虑到这样调查范围更广泛),将40份问卷发下去,让同学们完成,然后进行统计,最后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4、调查主要项目
调查大学生购物习惯
5、调查步骤
(1)制定调查计划
(2)搜集资料编写问卷
(3)发放问卷
(4)整理问卷统计数据
(5)分析研究
(6)写出书面调研报告
二、调查背景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复杂而精彩无比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体,大学正是我们的消费观念塑造和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可
能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消费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体较特别,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极大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特殊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
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在校学生中进行此次消费状况的调查。
三、统计分析
1、大学生消费总体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数据可以知道,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根据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和质量。从本次调查看,有67%的同学来自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另外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右图是学生经济来源统计),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有少数来自勤工俭学和学校奖学金,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9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1000-1200元左右。
而大多数学生的消费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据统计有70%的同学用于生活基本保证超过每月生活费的35%(其中男生每月生活基本保证费用比重大于女生),甚至有的学生每月消费的50%以上用于基本生活保障,而经过具体的分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经济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同学系数大。
另外,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近57% 的同学购物的原则是感觉好就行,便宜实惠,他们没有一定的偏好,还有很多同学在购物是会首先选择名牌(毕竟,名牌有它的名牌效应),也有同学将商品的质量作为首要考虑的事项,这两项比重占的也很大。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
得值”,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这可以解释部分同学为什么回选择感觉好就行,笔者认为他们可能是将商品的质量、价格综合考虑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消费时可能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可能会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这样市场营销人员就可以从这方面来来对大学生同学的消费调研分析,实现促销的目的。这样我们不难看出,价格、质量、品牌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因素。
2、消费结构多元化
由于大学生同学缺乏经济来源,很大程度上靠父母提供(也有部分学生靠自己在外兼职挣钱,但很少),每月消费比较固定,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我们就能较准确的调查出学生消费的主要去向。
下表是学生消费主要情况及其统计人数
主要开销
吃喝用等日常消费
交通、通讯(电话、上网)
购物(服装、饰品)怎样网购步骤
娱乐(旅游电影KTV等)
学习费用(书籍)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主要消费有:吃喝用等日常消费;交通、通讯(电话、上网)、购物(服装、饰品)、娱乐(旅游电影KTV等)、学习费用(书籍)等,消费结构表现出多元化。以前大学生一般用于吃放学习等,现在已经不同了。尽管大学生在吃饭学习上花费仍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相对于
以前,大学生在交通、通讯(电话、上网);购物(服装、饰品);娱乐(旅游电影KTV等)的比例也占有很大比重,学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同时,还会去满足精神需求。据统计有近70%的同学在这几方面的花费都超过了150元。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物质追求的同时,精神消费的也越来越明显。
3、男女生消费特征不同人数55 2138 1918
第一、表现在每月消费水平上,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在月消费水平大于1200元的5人中,有3名为女生,在600到1200之间的(约有67%)被调查者有23人是女生,17名是男生,而月消费小于600元有9人是男生,可以粗略估计,消费总体上女生比男生月消费多出100多元。
第二、在每月生活基本保证占月消费的比例中,选D(>=40%)的男生占61%,(21人),选C(30%-40%)的男生7人,女生6人,而选AB 的大多是女生。从调查结果上看,女生在生活基本保证上消费少,购物上平均花费则比男生多,这与男女生的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有很大关系。经过与部分同学交谈及自己在大学两年的经历,笔者对此的认识是;女生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比男生要有更大的消费虚荣心。
第三、男生消费更为理性。在对第十八道题和二十题的统计分析中,尽管男女生消费很理性,但还是细微差别,我们发现男生消费比女生更为理性。在谈到同学消费对自己的影响时,女生更易受同学影响,
男生基本不会受同学消费的影响。如上图(其中ABC分别表示A 有很大程度的影响B有较小影响,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C没有影响)
在第二十题的回答上男生和女生也有差别。您看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时,而手头缺钱时,会有少数女生会向家里要钱或向同学借钱购买,但男生很少这样,他们可能会想到自己去挣钱购买或索性不买。而女生各种回答都有,她们可能会存在一种攀比的消费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她们正确消费观念的养成,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