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考试(物理部分)
2014年湖南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4-18为单选题,19-21为多选题)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磁能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链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关于通电指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安培力的方向不可以垂直于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指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指教,安培力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制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放分别有垂直于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的上表面P电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电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2 B. C.1 D.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考试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数值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家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
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
轨道半径(AU) | 1.0 | 1.5 | 5.2 | 9.5 | 19 | 30 |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的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时间间隔最短
20.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时,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kmg
21.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表示,已知=,=,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的平面内,则( )
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
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动N点,电场力做负功
D.大于
二、实验题
22(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ɑ与钩码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试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试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 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定,可能的原因是 。
(3) 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试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
23.(9分)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电阻湖南2014高考(阻值3.0Ω),电阻(阻值3.0Ω),电流表(量程为200mA,内阻为Ω),开关S。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几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对应的阻值R;
③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R图线(用直线拟合)
④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
(2) 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其中电阻R=3.0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① ②
R/Ω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I/A | 0.143 | 0.125 | ① | 0.100 | 0.091 | 0.084 | 0.077 |
/ | 6.99 | 8.00 | ② | 10.0 | 11.0 | 11.9 | 13.0 |
(3) 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可求得斜率k= ,截距b=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