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审美与音乐浅论音乐教育中如何传承与发展河南戏曲音乐
文/余 璐
摘 要:河南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河南戏曲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民间元素也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我
河南戏剧大全们应该首先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掌握河南戏曲音乐的旋律特点,学习音乐创作中主题与旋律如何能够完美融合,
把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与演出中,使河南戏曲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河南戏曲;传承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JY017)最终研究成果。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是由这些风格不同的民族艺术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民族艺术是鲜活的艺术,它既是民族文化的土壤与根
基,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灵魂。地方戏曲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我们更好地继承、利用及发展。
河南因其地方戏曲的种类众多而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河南戏曲音乐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中观众数量多、流传广泛的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和越调。但在河南民间还有着许多小剧种,如道情、大平调、二夹弦、怀梆、宛梆、汉二簧等。豫剧不仅在河南省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在湖北、新疆等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着相当多的观众,是全国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豫剧音乐旋律优美,唱腔朴实动听。但是以豫剧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曲这种充满生活气息、能够代表乡土情趣、民族风格、既朴实又华美的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却比较严重:水平高的专业演员和演出越来越少;互联网资源的日渐丰富也夺走了不少河南戏曲的观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审美的改变,喜欢戏曲的青年人已寥寥无几。
我们的高等教育中的音乐专业却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把河南戏曲音乐融入音乐专业的教育中,打造出富有地方特、民族特的特专业。把优秀的河南戏曲音乐曲谱编成教材,把经典的河南戏曲唱段带进课堂,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音乐的板式、特点,在音乐欣赏、歌曲写作、曲式分析等课堂上引进河南戏曲音乐的元素,使学生充分熟悉和了解民间音乐的音调、旋律、节奏等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使学生对地方音乐资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今后创作和演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
传承和发展河南地方戏曲音乐,首先就要了解河南戏曲。河南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在地方戏曲中影响巨大,它那充满韵味的唱腔,唱、念、做、打体现着演员扎实的功底,一招一式都来自于台下数十年的苦练,表演形式多样,舞台服饰和化妆多姿多彩,这些都有着神奇的魅力。把名家名段引入课堂,让学生欣赏和学习那些久唱不衰的唱段,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选段。弘扬民族艺术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间音乐,热爱民间戏曲,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戏曲和民间音乐的热情。
了解河南戏曲历史是戏曲走进课堂的第一步。河南是中国戏曲产生与形成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深厚的历史积淀铸就了中州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丰富多彩的戏剧种类在河南艺苑争奇斗妍,因之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据记载,仅从明万历之后的400余年间,先后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戏剧品种近80个。2006年,第一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豫剧、曲剧、越调、太平调等10个,其中,曲剧、越调与豫剧一起统称“河南三大剧种”。
河南戏曲的学习与传承具体在音乐教学中,就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河南戏曲的种类、板式、唱腔及欣赏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等。而通过名家名段、经典音乐伴奏的欣赏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河南戏曲音乐的魅力。例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花木兰》中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把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的勇敢和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常香玉的演唱可谓委婉细腻,结尾收音干净利落、铿锵有力,申凤梅的《收姜维》里的唱腔、豫剧中节奏
104美学2019/01
欢快的《抬花轿》的伴奏音乐……这些名家名段和经典音乐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河南戏曲的韵律美和唱腔美,充分感受到河南戏曲音乐的魅力。
二、从音乐旋律中学习
并掌握河南戏曲音乐的特点
戏的灵魂是曲,曲的灵魂是音乐,音乐的灵魂是旋律。音乐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河南因其地处中原,河南戏曲音乐也具有包容性强的特点,其旋律中除了将原来的豫东调和豫西调合为一体外,还包含了河南坠子、河北梆子、京韵大鼓、越调等音乐成份,形成了其兼容并收的特点。
例如豫剧《李双双》孙喜旺唱腔中真腔与假腔的优化组合,在旋律、音域、音的空间拓展中就表现出了传统韵味。对于男腔,改变传统的平直、单调、粗野的惯性,完全用假声的演唱方法融入女声的演唱旋律,于明亮悠扬中蕴含古典韵致和阳柔之美,借以增强了抒情力、表现力。作曲家善于把豫剧、曲剧剧种不同唱腔杂交,优化组合互补,豫中有曲,曲中有豫。让真假声、豫曲声,在一个理想的坐标上得
到了完善。比如豫剧《断桥》是常派的经典剧目,用曲剧唱大师的戏,必须有新的韵味和情趣。现代作曲家把常派戏的“刚中见柔,以刚为主”与曲剧的“柔中见刚,以柔为主”相得益彰。曲剧“书韵”本来就是很优美的曲情曲牌,但为了表现白素贞柔肠百转的爱,在“小青妹且慢举那青龙宝剑”和“我爱你神情惓惓风度翩翩……”一段中,作曲家把本已抒情的板式加以扩展,增强了旋律的密度,揉进窃窃的“轻声”和柔滑的“闪版”,行腔更细腻,摆字更通俗、口语化,千回百转表现出白娘子如痴如醉的柔情。“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你害得俺无亲无故哪里奔投……”是一段曲剧“小汉江”,其旋律的诵韵性被进一步修饰强化,仇情与柔情被掰开揉碎,哀情和怨情被扩展延伸,如歌如泣的旋律与观众的感情同频共振,演唱者、欣赏者与剧情感情共鸣,广阔的情感海洋中储蓄着充实与满足。
这些旋律中充分体现出了河南戏曲音乐的特,老师应该在对这些音乐唱段的赏析中,着重让学生去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让学生充分熟悉和了解河南戏曲音乐的音调、旋律、节奏等特点,从中吸取精华。只有掌握了河南戏曲音乐的旋律特点,才能真正地把这些富有本土特点的音乐元素运用到今后的音乐创作与演出中。
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对比传统唱段和现代唱段,体会河南戏曲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些戏曲音乐有着固定的程式,其板式和唱腔结构、节奏及与舞蹈及演唱的配合、伴奏的引奏和过门等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有其灵活性。戏曲音乐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随着观众的欣赏喜好而有所改变,这些变化对学生在音乐创作中都将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三、感受戏曲中的
音乐创作与戏曲主题的完美融合
在戏曲中伴奏音乐的创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戏曲剧本的主题。音乐节奏的快慢松紧、音乐旋律的低沉欢快,都需要服从戏曲主题。音乐创作首先得从宏观把握作品走向,确立主题要旨。
在河南戏曲中,伴奏音乐与戏曲主题的融合非常完美,通过音乐旋律、节奏、调性、调式、音、速度、力度等,凝聚情感浪潮,追逐时代流向,把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心路历程诠释得淋漓尽致。比如《香魂女》中的香嫂与环环、《新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与小青、《风流才子》中的唐伯虎与秋香、《苏武牧羊》中的苏武等鲜明形象,都有骨有肉,栩栩如生,新颖多姿,蓬勃着生命的激情,澎湃着生命的活力,凝聚着美的音符。
从传统的板式、曲牌出发,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由作曲家演绎成符合不同舞台人物性格、演奏出不同的人物情绪,这种戏曲音乐作曲的方法,没有形成专门的教材,但专业性却很强,也很有本土特点,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和开发。
四、戏曲元素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在音乐演出中,民族元素、民间元素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历史上,
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依靠家族传承、
105
审美与音乐贾湖骨笛出土于贾湖遗址。贾湖遗址距今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而且是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作为传统文化大省,有着上古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几千年来随着万物的演变也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河南博物院是八个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里面有许多代表着中原文化起源的历史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华夏历史文明。贾湖遗址地处淮河流域,是现存的最为古老的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保存完整,并且覆盖面积较为广阔,贾湖遗址是淮河中游至淮河下游之间的新石器文化的连接点,使得八九千年前淮河上游的文化盛况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交相辉映。
贾湖骨笛的艺术特与文化内涵
文/李思茹 马东明
摘 要:贾湖骨笛是贾湖遗址出土的最早的乐器实物,也是全球范围内所知道的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贾湖骨笛的出土,让中国人更好地体验了古老的贾湖文明和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同时,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进步的一大里程碑,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键词:贾湖骨笛;艺术特;文化内涵
师徒传承和民俗传承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和传播的。现在我们的音乐专业的教育中需要突出特,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千人一面,除了学习国外的经典名曲外,还需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地域的音乐,了解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那就需要我们把有代表性的唱段、曲谱搬进课堂,让学生掌握河南戏曲的剧种特点和地域特,研究其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对各剧种的唱法及乐器组合也有进一步的了解。
只有把这些知识融入到音乐教育中,才能使学生们有能力在对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承基础上,能够广泛吸收新的音乐元素、新的旋律词汇,作曲技法等,把民族的、地域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一些传统戏曲唱段可能已经不符合我们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但是河南戏曲音乐的精华和有着乡土气息的音乐元素依然有着众多的观众和喜爱者,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听众和观众艺术审美的、又保留有民族、地域特的作品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河南戏曲艺术,热爱河南戏曲音乐。
笔者认为,积极探索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音乐融合,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不仅能大大丰富我们现代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作能力,更能够为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保存、延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康康.简述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特点与发展现状[J].戏剧之家,2015(17):19-20.
[2]郑嘉.观现代豫剧《香魂女》有感[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9):166.
[3]艺生.艺豫剧传统剧目汇释[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余璐,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一、贾湖骨笛的历史文化背景
贾湖骨笛最早出土于1984年,到2001年为止已经相继出土了30多支骨笛,现存于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乐器实物中最为古老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乐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是我们无比熟悉的一首诗,可对于大多数汉唐之后的中国人来说,“笛”是“羌笛”“胡笛”,是胡人之物而并非华夏民族所创造。贾湖骨笛的出土,无疑在中国掀起了巨浪,在世界音乐史上掀起了巨浪。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前,人们都认为美索不达
编辑:刘贵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