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考试复习整理
基础心理学考试复习整理
第一篇 导论
1.在1979年,德国哲理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2.名词解释: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
心理研究的对象p6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
心理动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智、信念、世界观
心理特征系统:气质、性格、能力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检、自我控制
4。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
(2)相关研究法:是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的方法
(3)实验法:只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心理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测验工具(问卷或量表)度量个体间对某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
(5)调查法:是指就某种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
(6)其他研究方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
            2.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实践意义:1。有助于搞好教学
            2.有助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4。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方法、学习策略
            5。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第二章1.科学心理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动物这一有生命的物质的生物反映情况
2.科学心理观的含义(判断题):(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4)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3.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结构一样,功能不同
4.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无条件反射
5.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个体生活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
6.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 经典性条件反射试验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纳金 操作性条件反射
第三章1。注意的概念(名词解释):注意是之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他有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和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在某个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有意识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或忽略其他对象;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2.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解与监督功能
3.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
新异性(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对比
                                2。人本身的状态:(1)需要和兴趣(2)情绪情感状态
(3)期待的事物(4)有机体状态
              (二)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第四章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认知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3.感觉现象:感觉适应(一)视觉适应1。暗适应(从光到暗)2。明适应(从暗到光)(二)其他感觉适应:嗅觉、肤觉、听觉。。.
4.简答题  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需要和兴趣,有目的的把刺激信息或刺激
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的知觉.
                    2.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等整合为整体加工的知觉。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根据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直觉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像的知觉
5.错觉的概念: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五章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即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环节:(1)识记(2)保持(3)回忆或再认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进行实验研究.遗忘曲线
4.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5.感觉记忆: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为1秒,声像记忆一般超过一秒;短时记忆:最长不超过一分钟,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土2个项目。长时记忆:时间长久
6.记忆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二)记忆的持久性(三)记忆的准确性(四)记忆的储备性
第六章1。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思维过程:(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归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体系化与具体化
4.什么是问题解决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是指有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是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知识表征方式(二)刺激模式(三)迁移作用(四)原型启发(五)定势(六)功能固着(七)动机(八)情绪(九)个性特征
6.创造性思维概念:是指以新颖独特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7.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二)创设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氛围(三)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四)陶冶创造性人格
第七章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项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心理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2.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如梦
  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3.幻想:幻想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4.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3)想象力训练
(4)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第九章一.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组织功能3。信息功能(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二.了解 情绪种类:1。心境(微弱、平静、持续、稳定、弥散性)
          2。激情(强烈、短暂、爆发式)
          3。应激(对紧张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情感种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三.情绪得我调解与控制(怎么调节不良情绪?)
(一)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二)转移注意力
(三)合理的发泄情绪(1。在适当的场合哭泣2.向他人倾诉3.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4。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四)主动用言语调控调节情绪
三.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学校的情绪智力教育
(二)家庭的情绪智力教育
第十章一。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苦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双趋冲动.双避冲动、趋避冲动、多重趋避冲动)
                    2.确定行动目的
                    3.选择行动的方式及方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