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备考
                    《心理学复习大纲》
一、 填空
1、 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个性心理中最活跃的成分是个性倾向性
3、 1879,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属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实验法在心理学中应用,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 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
5、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核心是思维
6、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7、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8、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应
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10、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11、正上着课,突然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扭头去看他,此时产生的注意属无意注意
12、注意的广度体现在范围方面的特征,注意稳定性表现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1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4、同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等现象
15、吃糖后再吃水果觉得很酸,这是感觉的继时对比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适应现象
16、红、橙、黄等类似太阳和烈火的颜,能给人温暖之感,这种现象属于联觉
17、在心理学上,人的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的。
18、知觉的四种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9、记忆的内容主要以表象语词的表现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
20、学习后,过两天测得的记忆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保持量更高,更全面现象,叫记忆的恢复或回涨
21、提取信息的基本方式是再认和重现
22、在心理学史上最早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遗忘进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记忆可按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
23、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准,它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
24、老师一时叫不出某个同学的名字,却能迅速从名册中到,就其提取方式来说,属记忆过程中的再认。
25、根据想象是否有预定的目的,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工程师设计建筑物是有意想象中的创造想象。
26、 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想,它可分为理想和空想
27、分析与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其不同的运用又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
体化
28、发散性思维在行为方面的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29、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好坏的指标有深刻性和广阔性 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0、根据情绪状态,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
  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三种
31、“前怕狼后怕虎”是意志品质果断性差的表现
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1)自觉性  与之相反的是盲目性(人云亦云)和独断性(刚愎自用)
2)果断性  ……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和草率从事(鲁莽行事,不顾后果)
3)自制性  …….任性(随心所欲)和懦弱(畏缩不前)
4)坚持性  …… 顽固性(一意孤行)和动摇性(半途而废,见异思迁)
32、“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比喻人的个性具有独特性
3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4、动机、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
35、根据巴甫洛夫分类,强而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相当于气质的胆汁型
36、某人的神经系统偏重于强、平衡而不灵活,心理特征表现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语言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韧,执拗,冷漠,此人的气质属于粘液型
37、性格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
38、心理现象又被称为心理活动。
39、心理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研究中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
40、“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意志使人的情感服从于理性认识的作用。
41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观点
42、“谈虎变”属于条件反射
43、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指向的范围缩小
44、刺激物的强度是影响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这里强度是指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45、“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注意广度
46、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年人,因为其分配能力有了较好发展。
47、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属于知觉
48、教师用彩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49、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50、由于弱光的持续作用,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心理学复习资料暗适应
51、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叫记忆
52、瞬时记忆最明显的例证是视觉后象
53、上课做笔记主要靠短时记忆来完成,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容易,一般是通过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量来完成的。从记忆角度讲,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属无意识记,填图题主要通过再认来完成的。
54、学习后立刻睡觉,其保持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的保持效果好,这是由于无倒摄抑制影响的缘故。
55、“张冠李戴”主要是记忆的准确性太差造成的。
    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瞬时记忆;对电话号码的记忆为短时记忆
56、在创造小说时,作家们常常从众多人物事例中提炼出人物形象,这一过程属创造想象。
  吴承恩构思“猪八戒”的过程就是创造想象。
57、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其主要差异是独创新颖。
58、开着的汽车突然停了火,司机要出原因,首先还是靠直观动作思维。
59、动机与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动机过分强烈时,解决问题的效果会下降。
60、教师讲课时,从教学原理出发,采用“一题多解”法向学生讲授,这种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
61、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做应激
    “灯是照明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
62、在人类感觉系统中,视觉具有主导地位
63不同气质的人可形成相同的性格,同一气质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性格
  个性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
64、“度日如年”“一日三秋”表现的心理特征是时间错觉。
65、思维属于认识过程;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映;
生物与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 ,即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 
概括性是区别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主要指标。
6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双趋冲突——既想考北大又想考清华”
品学兼差的学生既怕学习,又怕学不好挨批,为双避冲突
遇见歹徒时的矛盾心理为趋避冲突
二、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
1感觉适应:指同一感受器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品德:又叫道德品质,是道德的个体化,它是指道德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它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与道德规范在人脑中的反映。
3记忆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地再现的现象。
5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6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7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也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8、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9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
10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等动态特征的综合。
1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13、需要: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欠缺而产生的不平衡,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个体内部或外部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14、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当前任务的要求,有目的、有意识、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15、心理年龄特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7、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具有首创性和新颖性。
18、情绪与情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一种主
观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
四、判断 T—    F—错】
1、再认和重现的关系,犹如识记和保持的关系一样,属于记忆过程中两个完全不同的基本过程或基本环节。F       
2、既然超额学习的量与保持是成正相关,所以,最佳记忆效益与超额学习的量成正比。F
3、天生的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F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与艾宾浩斯曲线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曲线。T
5、不同性质的材料具有不同遗忘曲线,艾曲线只是很多曲线中的一条T
6、衡量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必须综合考察一个人的各项品质。T
7、个体保存经验最简便,最经济的形式是语言逻辑记忆。T
8、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处理并不是长时记忆内容的唯一来源,确是最主要来源T
  对段时间记忆内容的决定因素,不是信息的绝对项目数,而是其组块数。T
9、梦是一种消极的无意想象F
10、“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是激情状态的表现。F
11、“鲸不是鱼”是思维推理的表现。F
12、“知之深,爱之切”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T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