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表示一般重要,※※表示比较重要,※※※表示很重要) 第一章 绪论※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 1903 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 水平与规律; 研究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 即如何开展适 宜的教学, 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 幼儿是如何 学习与发展得,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学前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形成有中国 特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6、卢梭写的 《爱弥儿》 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的宣言”。※
7、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8、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强调“感官教育”。※
9、直接教学方案又叫贝 -英学前教育方案, 是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教学方案, 主
要针对处境不利的儿童。※
10、认知主义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一时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二是布鲁纳的发 现学习理论,三是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11、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包括凯米 -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和海伊斯科普幼儿教 育方案。※
12、凯米-德弗里斯幼儿教育方案的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原则、充实性原则、 结构化原则。
※
13 、对幼儿学习的特点的新发现 (1) 幼儿是主动邪恶学习者 (2) 游戏是幼儿学 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 3)幼儿出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 的里中, 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 。(4) 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 通过体验与 主动参与,学习效果最佳。 (5)学习的个体差异。※
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选择题
1、哪位学前教育学家建立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 ) A 卢梭 B 蒙台梭利 C 陈鹤琴 D 福禄贝尔
2、一下哪种教育方案是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
A 直接教学方案 B 凯米-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
C 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D 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第二章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 华生、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班
2、行为主义对学习的主张:一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决定论、控制性。※
3、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1)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 应答性反应是只由主体发出的、 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 操作性反应指 个体主动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2) 强化原理: 强调两个方
面: 一是认为强化并不一定都与令人愉快的刺激相联系。 二是强化的个体差异与 情境性。 (3) 强化原理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 。斯金纳设计了两种强化技术: 塑造 和消退。※※
4、正强化: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获得教师(家长或他人)的奖励性刺 激。※※
5、负强化: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他原先不喜欢的厌恶性刺激得到了解 除。※※
6、惩罚:剥夺幼儿获得奖励性刺激,或是当幼儿做出适宜行为时,取消厌恶性 刺激的方式。※※
7、塑造: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 的复杂动作。※※
8、消退:指通过有差别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
9、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二观察榜样行为的 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 三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 ※※
10、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 (1) 观察者可能通过观看榜 样行为而习得一种新的反应形式,这种行为反应是个体原先的行为库中没有的。
(2)观察榜眼行为的结果可以加强或消弱观察者对自己已有行为的抑制,这就 是抑制效应。
(3) 观察榜样行为还可能引发观察者行为库中已有的反应, 班杜拉 称为社会促进效应。※※※
11 、替代强化: 又称为替代强化, 个体的学习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而 实现,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以及随后受到的强化而习得。※※
12 、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学习的实践: 程序教学、 电脑辅助教学、掌握 学习和应用行为分析。
13 、程序教学的原则: (1) 小步递进原则 (2) 积极反应原则 (3) 及时强化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14、计算机辅助教学:指利用电脑多媒体展示程序教学内容。※※
15、掌握学习:完全学习、精熟学习,有布鲁姆提出。※※
16 、应用行为分析:通过操作条件来促进个体的学习, 常用于幼儿消极行为的干 预与矫正 。首先, 教师确定幼儿需要改进的行为 。其次, 确认这名幼儿表现出的 行为周期, 最后,
教师采取矫正措施, 也就是幼儿每次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时所接 收到的强化措施。※※※
1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一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儿童, 把每一个儿童都看做 是独特的, 他们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二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 有价值、 有能力的个体, 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三每个儿 童都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 引导儿童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
18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爱和从属的需要 (4) 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19、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与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 (1) 人类生来就有学习 的潜能 (2) 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 (3) 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学习最持 久、深刻(4)意义学习大多数是做中学。 (5)幼儿的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 ※※
20、幼儿的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 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 二学习应成为自我
发起的行为; 三学习是全方位的, 即学习能使儿童在行为、态度、情感, 乃至个 性等各方面发生变化, 而不只是单一方面的认知或行为的改变; 四学习应以儿童 的自我评价为主。※※
21、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 一教师效能感训练; 二吸引学业成 功;三价值澄清;四非指导性教学※※
22、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最主要的两派一信息加工学习论; 二认知结构学习 论。※※
23、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加工水平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 联接主义模型。 ※※
24、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幼儿三种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记忆。※※
25 、情景记忆: 有关个体经历的记忆, 是个体对看到、听到或经历事情的心理再 现。※※
26 、语义记忆: 陈述性记忆, 主要包括已知事实和概括性的信息, 包括概念、原 理及其如何应用的有一些规则,问题解决技能和学习策略。※※
27、程序记忆: 有关事情进行过程的记忆能力, 这在身体活动任务中为明显※※。
28、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条标准: 新知识必须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 经验发生非临时性的联系, 即实质性的联系; 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必须形成非随意 性的关系, 即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形成 联系。※※
29、意义学习: 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的 联系。※※※
30 、奥苏贝尔对教师讲解式教学的建议: 一师生之间有大量的互动; 二是大量运 用例证;三运用演绎方法;四逐步深化。※※
3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与幼儿的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发现 学习。 一强调幼儿的探索学习过程; 二强调直觉思维在发现学习中的价值; 三强 调学习的内在动机。※※※
心理学复习资料32、布鲁纳指出发现学习的主要作用: 一提高智力潜能; 二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 机转移;三帮助信息保持和检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