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洲主要国家比较表
地理位置 | 领土组成 | 地形、地势特征 | |
日本 | 300~450N左右(温带),北临日本海,南临太平洋 | 北海道(最大)、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组成 | 崎岖多山,火山广布,地质灾害(火山地震频繁),最高峰—富士山 |
新加坡 | 赤道附近(热带),扼马六甲海峡东口 | 新加坡岛(与马来半岛有大堤相连) | 岛内地势平坦 |
印度尼西亚 | 赤道附近(热带)、跨南北半球,亚、大洋两洲 | 世界最大的岛国家,由1万多个岛屿组成(爪哇岛) | 地形多山,多火山地震,平原狭小。 |
印度 | 大致100N~300N之间,西面阿拉伯海,东面孟加拉湾 | 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半岛 | 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亚洲耕地面积最大) |
孟加拉国 | 北回归线上下、南临孟加拉湾 | 南亚次大陆东面的冲积平原上 |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流纵横,湖泊众多 |
巴基斯坦 | 300N上下,南亚西北部 | ||
哈萨克斯坦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500N上下) | 跨亚、欧两洲(即小部分领土在乌拉尔河以西) | 以丘陵为主(即哈萨克丘陵) |
埃及 | 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南临红海(北回归线穿越) | 跨非、亚两洲(即小部分领土在亚洲的西奈半岛) | |
英国 | 500~600N左右(温带),西临大西洋,东临北海,南靠英吉利海峡 | 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 | 西北部多山地,东南部为平原 |
法国 | 400~500N左右(温带),北靠英吉利海峡,西临比斯开湾 | 除本土外,还包括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和其它岛屿 | 地形以平原为主(巴黎盆地最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德国 | 480~540N左右(温带),80~140E(东二区) | 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有基尔运河沟通) | 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中欧平原,中部是中德山地,南部是巴伐利亚高原 |
意大利 | 阿尔卑斯山脉以南,大部分领土在400~450N,西面、南面靠地中海,东面是亚得里亚海 | 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北部波河平原,中部为亚平宁半岛上一亚平宁山脉,南部是岛屿(地中海上的西西里岛、撒丁岛) |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
俄罗斯 | 大部分领土在400~700N,跨经度最大的国家(300~1800E),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跨亚欧两洲(东欧平原大部分和亚洲的西伯利亚) | 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以平原为主,即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即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
乌克兰 | 位于欧洲东南部,南临黑海和亚速海 | 欧洲面积第二大国家 | 以平原为主 |
美国 | 大致300~49 0N,领土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三大洋,跨北美、大洋两洲,寒、温、热三带 | 面积居世界第四,本土48个州,另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 | 地势南北纵列,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
加拿大 | 大致490~70 0N,领土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三大洋, | 面积居世界第二,一半领土在高纬地区 | 地形向北敞开,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 |
巴西 | 跨南北半球,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东临大西洋 | 南美洲最大国家,世界面积第五 | 地形由两大部分组成: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
澳大利亚 |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回归线穿越 | 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 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
气象气候特征、成因 | 主要自然资源 | 主要自然灾害、原因 | |||
日本 | 气候海洋性强,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受东亚季风影响 | 1森林资源和水能、地热资源丰富;2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 | 地震、火山(位于太平洋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台风(位于大陆和大洋的交界面上P295) | ||
新加坡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资源缺乏 | |||
印度尼西亚 |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1森林资源、水资源、石油资源(位于两大产油带交汇处)丰富 | 地震、火山、台风、扼尔尼诺 | ||
印度 | 绝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但有明显干湿季;受南亚季风影响 | 1水分、热量资源、土地(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矿产资源(铁、锰)丰富 | 旱涝灾害频发 | ||
孟加拉国 | 绝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但有明显干湿季;受南亚季风影响 | 1耕地资源丰富占国土面积2/3 2水资源丰富 | 水灾严重(原因?) | ||
巴基斯坦 | 绝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控制,而且受南亚季风影响小 | 里约在哪个国家 | 干旱 | ||
哈萨克斯坦 |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 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丰富 | |||
埃及 |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控制 | 1石油资源(苏伊士湾及两岸) 2 旅游资源 | 干旱(因此主要为灌溉农业,农业分布在尼罗河基角洲及两岸) | ||
英国 | 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控制 | 1 煤(奔宁山地)、铁、石油资源(北海油田) | |||
法国 |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控制 | 1常规能源缺乏,石油几乎全靠进口 | |||
德国 | 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 1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 |||
意大利 | 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北部逐渐过渡到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旱;受副高(夏)和西风带(冬)交替控制 | 1自然资源缺乏(除水能和地热能外)2 原、燃料大多依赖进口 | 地震、火山 | ||
俄罗斯 | 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促 | 1耕地、森林、水资源丰富2铁矿(库尔斯克)、煤矿(库兹巴斯)、石油(秋明) | 低温冷害 | ||
乌克兰 |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1黑土资源、水能资源、煤炭、铁矿、石油资源丰富 | |||
美国 | 西部沿岸从北到南为温带海洋、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和东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 | 1耕地、草地、森林、水资源丰富 2煤矿(阿巴拉契亚山地)、铁矿(苏必利尔湖西南)、石油、有金属 | 1寒潮、霜冻、严寒(冬季)贯穿南北,原因:平原贯穿南北; 2 台风、飓风(冬季) | ||
加拿大 | 西部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 | 1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矿产(镍、锌、铀、石油、天然气、煤) | 寒潮、寒冷(原因:1地形向北敞开,冷空气便于南下;2东海岸有寒流经过;3西海岸高大山脉) | ||
巴西 | 北部亚马孙为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南部巴西高原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季) | 1森林、水、水能、矿产(铁、锰)资源丰富 | 热带雨林遭破坏,对全球将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即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 ||
澳大利亚 | 以热带沙漠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为主,西南和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北部有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 1热带草场(第一)2煤(东南沿海)、铁矿石(西部)、铝土矿资源丰富 | |||
人口和民族 | 语言和宗教 | 主要城市及其相关问题 | |||
日本 | 人口1.23亿(属东亚人口密集区);单一民族(大和) | 日语;佛教 |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首都东京,大阪全国第二大工商城市,在太平洋沿岸形成巨大的城市(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北九州)最大港口:神户、横滨 | ||
新加坡 | 人口290万(华人占3/4,华人比例最高) | 汉语、英语;佛教 | 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 | ||
印度尼西亚 | 人口1.94亿(世界第四,华人人数最多的国家) | 佛教 | 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 | ||
印度 | 人口9亿(世界第二;且每年净增人口最多)多民族,以印度斯坦族为主 | 印地语、英语;印度教 | 第一、二大城市、港口和工业中心分别是:孟买(棉)、加尔各答(麻);南部第三大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新兴工业);首都:新德里(政治职能) | ||
孟加拉国 | 人口1.2亿 | 伊斯兰教 | 首都:达卡(全国最大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最大港口:吉大港 | ||
巴基斯坦 | 人口1.37亿 | 伊斯兰教 | 首都:伊斯兰堡(政治职能);最大港口和城市:卡拉奇 | ||
哈萨克斯坦 | 首都:阿斯塔纳;最大工业中心:阿拉木图,世界最大内陆国 | ||||
埃及 | 人口6000多万,阿拉伯民族 | 伊斯兰教 | 首都:开罗(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最大港口:亚历山大(地中海)另塞得港(地中海)、苏伊士(红海) | ||
英国 | 人口5700多万, | 英语;基督教 | 首都:伦敦(泰晤士河两岸),英国最大港口;伯明翰(第二大城市,英国中部传统工业区中心,邻近奔宁山脉煤铁产地);阿伯丁(石油工业中心)。 | ||
法国 | 人口5600多万 | 法语;基督教 | 首都:巴黎(第一大城市,塞纳河两岸,经济高度集中);马赛(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地中海沿岸);其它大港:福斯、敦刻尔克。 | ||
德国 | 人口7800多万(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日尔曼民族 | 德语;基督教 | 首都:柏林,第一大城市;汉堡(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慕尼黑(世界闻名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航空航天工业基地) | ||
意大利 | 人口5700多万 | 意大利语;基督教 | 首都:罗马,第一大城市;米兰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和金融中心;都灵是汽车工业中心;热那亚是最大港口;塔拉托:临海型钢铁工业 | ||
俄罗斯 | 人口1.48亿;多民族(以俄罗斯族为主) 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 俄语;基督教 | 首都:莫斯科,第一大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第二和第三大港分别为:摩尔曼斯克和海参崴; | ||
乌克兰 | 人口5170万;乌克兰族 | 首都:基辅;最大港口:敖德萨 | |||
美国 | 人口2.5亿(世界第三);居民:典型移民国家 | 英语;基督教 | 首都:华盛顿,政治职能;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最大港口,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证券交易中心(大西洋沿岸);洛杉矶:第二大城市,飞机制造业(太平洋沿岸);芝加哥:第三大城市,最大铁路枢纽,最大钢铁肉类加工基地(五大湖沿岸);旧金山:电子工业,美国西部最大港口;底特律:汽车工业;匹兹堡:钢铁工业;休斯敦:美国最大的石油、宇航工业中心。 | ||
加拿大 | 人口2600万(地广人稀)东南部;居民典型移民(英裔和法裔) | 英语和法语;基督教 | 首都:渥太华(五大湖沿岸);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是第一、二大城市(都在五大湖沿岸);最大港口:温哥华(太平洋沿岸) | ||
巴西 | 人口1.5亿(世界第五)种族成分最复杂 | 葡萄牙语; | 首都:巴西利亚(政治职能);圣保罗是全国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 | ||
澳大利亚 | 人口1700万(地广人稀)东南沿海;居民典型移民 | 英语;基督教 | 首都:堪培拉(政治职能);悉尼是全国最大城市,最大港口,最大工业中心。 | ||
农业发展特征 | 工业(经济)发展特征 | |
日本 | 1总体特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高,单产较高,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 2条件:人均耕地少,经营规模小,平原狭小 3主要农产品:水稻、茶、桑、果树、渔业(北海道) | 1主要工业部门:钢铁(福山、水岛)、汽车(丰田)、造船(长崎)、电子(北九州)、石化工业 2日本工业所需铁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石油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煤来自中国 3工业最大特点:原料、燃料、市场严重依赖国外的加工贸易型工业;工业临海型布局(太平洋沿岸) 4由于环境污染和用地紧张原因,日本工业开始向国土的南北两端迁移。 |
新加坡 | 1主要工业部门:炼油、造船、电子工业 2第三产业主要是:金融业和旅游业 | |
印度尼西亚 | 农产品:稻谷、玉米、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棕油、咖啡、胡椒、奎宁) | |
印度 | 1总体特征:世界第三大产粮国,以种植业为主。 2条件:水热条件优越;耕地面积广大(亚洲第一);肥沃的黑棉土。 3主要农产品:水稻(东北部平原)、小麦(西北部平原)、棉花(德干高原)、黄麻(东北部平原)、茶叶(东北部丘陵地区) | 1主要工业部门:机械、化学、纺织(麻:加尔各答;棉:孟买)、电子和航空航天工业(班加罗尔) 2拥有独立而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
孟加拉国 | 1发展有利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垦殖指数高;气候湿热多雨 2主要农产品:水稻、黄麻 | 1主要工业部门:麻纺织即黄麻工业 |
巴基斯坦 | 1主要农产品:小麦、稻谷、棉花 | 1主要工业部门:棉纺织工业 |
哈萨克斯坦 | 灌溉农业和牧区畜牧业为主 | |
埃及 | 1农业分布地区:尼罗河三角洲及两岸(灌溉水源) 2主要农产品:长绒棉、小麦 | 1主要工业部门:石油工业 2第三产业:旅游业 |
英国 | 1总体特征: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但不占重要地位, 牧草畜牧业、园艺业为主。2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养牛、渔业(北海) | 1主要工业部门:电子工业(苏格兰中部)、石油工业(阿伯丁)、机器制造和冶金工业(伯明翰)、纺织工业(曼彻斯特) 2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绝对优势 3工业由南部向北部扩散 |
法国 | 1总体特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高,是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以畜牧业为主。2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葡萄、养牛 | 1主要工业部门:宇航(巴黎)、汽车(巴黎)、核电工业、钢铁工业(福斯、敦刻尔克)、 |
德国 | 1总体特征: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但不占重要地位,以畜牧业为主。 2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养牛养猪 | 1主要工业部门:机械(杜伊斯堡)、化学、电子(慕尼黑)和汽车工业 2新技术革命后工业逐渐由北部向南部慕尼黑等地迁移 |
意大利 | 1总体特征: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但不占重要地位,以地中海型农业为主。 2主要农产品:小麦、油橄榄、葡萄、柑橘。 | 1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塔兰托—临海型)、汽车工业(都灵) |
俄罗斯 | 1总体特征: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农业相对落后。 2发展条件:耕地面积广,但气候严寒,光热资源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南部。 3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亚麻、向日葵等。 | 1主要工业部门:重工业、军事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现工业逐步向东部推进。 2主要有四大工业区:中央工业区(最大,以莫斯科为中心,综合型);西北工业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加工型);乌拉尔工业区(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叶卡捷琳堡为中心);西西伯利亚工业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
美国 | 1总体特征: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实现了地域专门化和作业专门化,现代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2主要农产品及地位: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产量世界第一的有:玉米、大豆。畜牧业以养牛为主。 3学生应认真掌握美国的所有农业带及分布、原因(课本P170) | 1主要工业部门:航空航天、电子、核工业等新兴工业;汽车、钢铁、建筑业等老工业。 具体附后:略 |
加拿大 | 1总体特征: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现代化、机械化、商品化程度高,人均耕地、水资源多。 2主要农产品:小麦、渔业(纽芬兰)。 | 1主要工业部门:水电工业、木材加工工业、造纸工业、汽车、电子工业 2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沿岸。 |
巴西 | 1主要农产品:咖啡、可可、大豆、甘蔗(热带经济作物) | 1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水电工业 2工业部门比较齐全,工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
澳大利亚 | 1总体特征:以畜牧业为主,但种植业地位也很重要。 2主要农产品:小麦(墨累河-达令河流域和西南沿海)、羊毛(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 | 1主要工业部门: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