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
一、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门科学的理论,其最突出的特点是 实践性 。
2.1848年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
3.权力从其存在和作用的领域来划分,可分为私人权力和 公共权力 。
4.马克思主义认为, 国家政权问题 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
5.一个国家公民的 政治参与 程度及其水平,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和政治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
6. 政治投票 不等于政治选举,前者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选举,还包括公民在罢免、复决等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7.在国家层次和范围内,政治权力表现为至高无上的和唯一的 国家主权 。
8.国家机构由 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
9.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公民大会 。
1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阶级性 。
11.以政党的 法律地位 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12.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 阿尔蒙德 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13.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由自然人变成 政治人 的过程。
14. 政治冷漠 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公民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15. 政治事件 可以说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它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16.政治革命的核心问题和政治特征是 政治权力 的变易。
17.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 社会革命 和政治革命。
18. 能力素质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是政治权力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1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历史上存在过的统治分为两大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与 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
20.剥削阶级国家的共和政体可以分为 贵族 共和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又可分为议会共和政体和 总统 共和政体。
21.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把它们分为执政党、 参政党 和反对党。
22.政党制度由 国体 决定,是政体的组成部分,同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府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23.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 民族性 。这是与一般文化显著不同的特质。
24.政治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暴力革命 。
25.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一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设立 国家特别行政区 ,实行“一国两制”。
26. 政治改革 是介于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之间的一种政治变革。
27.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法西斯 国家,另一种是 当代民族主义 国家。
28.资本主义民主主要包括民主原则、 民主制度 和 民主权利规定 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9.暴力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战争 。
30.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接触包括 个别接触 和 院外活动 两种主要形式。
3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8个民主党派是 参政 党。
32. 三权分立 主要指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独立与制衡。
33.近代社会的政治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自由权、 平等权 和参政权等。
34.政治改革以不损害 统治阶级 的根本利益和现存的基本制度为前提。
35.政治管理在内容上体现为把 权力制约关系 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
二、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伦理学彻底分家的人是 [B.马基雅维利]
2.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是 [A.博丹]
3.提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单独在几个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是 [B.列宁]
4.( D.强制性权力)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
5.政治权利的根本特性是[B.阶级特性]
6.( C.政治表达)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
7.国家契约说发源于思想家 [C.伊壁鸠鲁]
8.根据(A.阶级分类法),把历史上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9.把政体分为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的是 [C.洛克 ]
10.( A.英国)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11.首先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是 [A.美国学者 ]
12.根据(C.政治文化的历史演进),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
13.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从根本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14.革命是教育和锻炼人民众的大学校。因此,( C.列宁)指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15.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B.议会制 ]
16.主张“精英民主理论”的是 [A.熊彼特]
1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 [B.多党制 ]
18.政治参与的主体是 [B.普通公民 ]
19.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D.19世纪40年代末 ]
20.在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媒介是 [D.社会实践 ]
三、名词解释:
1.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指运用实证方法对个人或团体政治行为进行研究的西方政治思潮的总称。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达到鼎盛期。行为主义政治学没有统一的政治理论,各种学派林立,较有影响的有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西蒙的决策理论、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等。
2.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政体,它是指统治阶级以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统治。例如,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卡里斯马(Charisma)政治权力的一种类型,即人格型权力或影响力。卡里斯马(Charis
ma)原指古代的宗教先知、战争英雄,是马克斯·韦伯把它引人政治学的。在现代政治学中,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家都被称为卡里斯马型的政治家。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4.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主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5.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利益在内容上是人们对客观外部条件的反映,而形式上则是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因而任何利益都是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所以,利益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
6.政治参与又称参与政治,是指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国家政权行使的活动,尤其是影响政治决策,国家立法过程的政治行为。
7.国家契约说关于国家本质的一种学说。这种观点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鸠鲁,近代资
产阶级政治学家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人完善了这一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形成了国家。
8.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9.精英统治论起源于古代的能人治国思想。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精英统治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完成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的政治社会学家V.帕累托(1848—1923)和莫斯卡(1858-1941)。认为无论是在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在民主制中,其共同点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的。精英之所以获得统治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社会所推崇的才能和品质。
10.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1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模式,即体现国家纵向的权力划分关系和权利的协调制
约关系。具体说就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
12.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公民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政治冷漠是政治参与的突出问题。在西方国家,公民不参与政治,对政治冷漠的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四、简答题:
1.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答:(1)削弱政府权威;(2)加大执行成本;(3)导致执行偏差;(4)忽视弱势体。
2.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答: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表现在两者都是旨在维护既定的秩序,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其区别表现为,政治统治的对象仅是被统治阶级或阶层,而政治管理则不仅包括对被统治阶级或阶层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管理。此外,政治统治强调斗争和压迫,而政治管理则关心效率和统一。
里约在哪个国家3.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国家政体与国体是密不可分的。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指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统治阶级以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统治。任何一种国体都要采用一定的政体才能实现其阶级统治的任务,所以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适应国体、表现国体,为国体服务,并对国体起巩固作用。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与政体相比,国体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简述政治改革的作用。
答:(1)能够缓解或消除社会矛盾,促进和保持政局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2)能够完善和革新政治体系,巩固和加强现存的政治统治;(3)能够克服政治生活的弊端,促进政治生活正常健康地发展;(4)能够推动政治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5.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大量史料证明,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为了生存
和发展,只能实现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遇事共同协商解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也就开始分化,社会上也就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的奴隶和奴隶主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寻一种新的工具来使自己的统治固定化、合法化。这种新的控制社会的工具便是国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