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的小论文要不要目录
篇一:论文格式要求(不要求目录)
论文格式要求:
浙江数字电视机顶盒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说明
一、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强烈要求打印,不得手写。
1. 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主要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文经类)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2.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集中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论文标题不得已经超过25个汉字,一般不会设置副标题,不得所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词句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如:WTO等)。
3.摘要
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核心张桃芳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涵盖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取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解题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切割外延层次从大到小堆叠,并应出现在摘要中所。
5.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3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引论)一般作为专业技术类论文的第一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
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时事政治主要参考资料。
文法经管类科学论文部分的绪论即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本论是摘录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阐释,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生动活泼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
理工类各专业:1;1.1;1.1.1;1.;(1);①;
文法经管类:一、;(一);1.;(1);①。
6. 注释
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尾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研究成果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列为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定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二、打印装订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2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专著所附的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及计算机程序段清单等除外),并按论文抄写顺序要求如下:
(一)论文部分
1. 封面
见附录15
2. 目录
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格式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
3. 摘要
摘要标题按照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
理。摘要不单独设置笔顺。
4. 关键词
示例与摘要同处一页,位于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小四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小四楷体),词间空1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5. 正文
原文必须从摘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位于页脚居中,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
论文十三号标题为标准三号黄底,加粗,居中,单倍行间距;
论文二级子标题小写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左起空两个字,单倍行间距; 二级及以下子标题为标准小四号黑体字,左起空两个字,单倍行间距;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公式原则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应与正文左侧对齐,公式仍居中,公式前段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二章的第三个公式序列号
为“(2—3)”,第三个公式序号为“(②—3)”等;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不命名,图号置于绘本的正下方,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编号为“图2—3”,图号使用标准七号宋体字;
原文接球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正上方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6. 参考文献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格式如下:
专科专业目录 (1)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2)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3)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
(4)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教席论文级别.答辩年份
(6)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次数只列第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网址与出版地相同大会的省略“出版地”,会议上一年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