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苍龙街道下坝村距仁怀市城区10公里,距苍龙街道办事处5公里,仁习公路穿境而过。平均海拨1112米,年平均气温15.3℃,年均降雨量1012.5毫米,年均无霜期336天,森林覆盖率46%。全村有8个村民组739户3217人(男1694人,女1523人);有劳动力1813人(男劳动力1018人,女劳动力795人);少数民族18户72人( 男39人,女33人)。其中:贫困户131户320人;党支部1个,党员27名;村级组织1个,组织成员7人;有村完小一间,在校学生240人。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73亩(田2182亩、土6391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1152吨,人均产粮358公斤;2008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辖区有非煤矿山沙石厂3间,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养业和零散外出务工。
下坝村区位优势明显,临近仁怀中心城区,交通便捷。境内水资源丰富,仁怀城区供水依靠该村内的板桥水库、流沙岩水库和茅坝沟水库,总库容量1000万立方米。土地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但农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2008年3月,苍龙街道分设以后,街道确定了“四区一强”(城市发展区、新型工业区、农业示范区、水源保护区、“党建强街”工程)的发展战略,把下坝村作为农业示范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众
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2008至2009年该村前进、磨刀溪、水联3村民组连片种植脱毒马铃薯1000亩,2009年在前进、小沟、田坝实施玉米高产示范工程1000亩,2009年在磨刀溪、牛心山、中街3村民组连片水改旱种植有机高粱1200亩,秋后将在磨刀溪、牛心山、中街3村民组实施有机蔬菜种植1000亩。
附表1.下坝村基本情况统计表;2.下坝村2008年农民收入情况统计表;3.下坝村贫困人口2008年收入情况统计表。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蔬菜产业为主要抓手,抓住遵义市领导挂帮和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实施科技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全面推进下坝村扶贫攻坚,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实现下坝村整体脱贫致富,确保众整体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三、任务目标
——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以上,达到人均8000元;
——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翻两番,达到5000元以上;
——支柱产业培育形成,成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基础设施显著增强,整村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
四、规划内容及投资概算
(一)产业布局
围绕培育蔬菜(脱毒马铃薯)、高粱、经果林三大产业进行产业规划布局。
1、蔬菜产业8000亩。
(1)脱毒马铃薯6000亩,建立1000亩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一个(附表4.下坝村2009-2011年
脱毒马铃薯发展目标图)。
(2)精品蔬菜2000亩,建立500亩精品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一个(附表5.下坝村2009-2011年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目标图)。
2.有机高粱6000亩,建立1000亩有机高粱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个(附表6.下坝村2009-2011年高粱产业发展目标图)。
3.经果林1000亩,建立500亩经果林种植示范基地一个(附表7.下坝村2009新型致富项目-2011年经果林发展目标图)。
(二)基础设施布局
1.道路交通规划。
建立八圈一环的道路体系。建设通村公路17公里,机耕道63.3公里,耕作便道3.1公里。
(1)围绕每个村民组按照机耕道和耕作便道的标准形成一个耕作便道圈(附表8.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投资测算表<机耕道1>;9.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投资测算表<机耕道2>;10.基础设
施建设工程及投资测算表<机耕道3>;1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投资测算表<耕作便道>);
(2)围绕流沙岩水库一周按照通村公路标准建立一个通村公路环(附表12.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投资测算表<通组公路>)。
2.水利设施规划。
(1)建设整村安全供水工程,实现组组通自来水(附表13.水利建设项目及投资测算表<人畜饮水1>;14.水利建设项目及投资测算表<人畜饮水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