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古代梳妆用具与习俗研究
8
海外文摘
新疆地区地域广大,其出土的梳妆用具器型差异也较大,要探讨新疆地区梳妆用具与中原地区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对出土的梳妆用具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梳理,或可得出其与中原地区文化习俗上的区别与影响。
1 铜镜
新疆地区发现的铜镜可分为素面带钮镜、带钮纹饰镜、侧钮镜、带柄镜四大类。其中新疆发现的纹饰镜与中原地区较为相似。而带柄镜与侧钮镜则不见于中原地区。刘一曼和孔祥星指出“世界铜镜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一个是圆板具钮镜系统,一个是圆板具柄镜系统。”并认为中原地区流传的为具钮镜系统,西亚和埃及希腊罗马等地流传的为具柄镜系统。可以看出,新疆地区的带钮纹饰镜,尤其是铭文镜受中原文化影响程度较大,或由中原地区传入。例如木垒县干沟墓地出土有中原唐代非常流行的的海兽葡萄镜。根据考古发现,具柄镜应起源于四千年前的西亚、埃及地区。后经逐渐东传,传入中亚乃至新疆地区。在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右岸的萨帕利特佩(Sapalli Tepe)遗址内,发现一面砷青铜带柄镜。柄圆柱形,两侧有耳,铸造精细。新疆地区出土的带柄镜应由西亚地区传入。有一定出土数量的侧钮镜是欧亚草原早期游牧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新疆地区的侧钮镜是受南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而出现的。2 梳篦
中原地区出土的木质文物非常少,所以与新疆地区无法形成广泛的对比。从1972——1974年发掘的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梳、篦来看,木梳背平直
或呈弧形,均为用一块木头加工而成,不见组合式木梳。而新疆地区出土的梳子则既有与内地相似的单一型梳子,也有大量以多块木片加工而成的复合式梳子。
另外,尼雅一号墓地出土一件双马头木梳,背部成双联马头形,马头向外,耳鼻刻画精致。与之相类似的在乌兹别克斯坦考科特佩(Kok Tepa)遗址,出土有双马头状的骨梳柄。还有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出土的绘有大角鹿纹样的木梳(96QZIM14:33),都具有强烈的草原游牧民族风格。
可以看出,新疆地区的梳篦类器物造型,即与中原地区有文化联系,又受到欧亚草原文化影响。而草原游牧文化特征在梳篦类文物上体现的尤其明显。3 胭脂与化妆棒
胭脂在古典文献中记载很多,《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太平御览》卷719引西河旧事:“祁连山,焉支山,宜畜养,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焉支山是祁连山余脉,俗称“胭脂山”以出产制作胭脂的原料红蓝花(又称燕支草)而得名。一种说法认为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而且带回了大量的异域文化和民族风物,其中就有胭脂。这种说法认为胭脂由西域传入,可能不甚严谨,但
新疆先民使用胭脂年代较早,新疆也适于种植红蓝花。古时的西域与中原地区使用的胭脂应非常相似甚至相同。
化妆棒也是面部化妆所用到的器物,在新疆地区遗址中广泛出土,但在中原地区则很少见到。化妆棒与中原文献中画眉使用的“黛”相似。中原地区使用的“黛”是一种黑矿石,使用时需将其碾成粉末,
新疆地区古代梳妆用具与习俗研究
郝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在满足了温饱之后就开始了对外表美的追求,其中梳发、化妆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历史文献中不乏对梳妆理容的记载,然而由于梳妆用具多为有机质文物,很难保存至今。故中原内地的梳妆用具出土量很少,实物资料的缺乏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新疆地区地处偏远,但因其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古代梳妆用具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本文从考古实物资料出发,结合文献记载,将新疆地区的梳妆用具与中原地区进行对比,并探讨了其在化妆习俗上的差异。关键词:新疆地区;梳妆用具;化妆习俗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5-0008-02
作者简介:郝妍(1994—),女,汉族,吉林吉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秦汉考古。文化  CULTURE
. All Rights Reserved.
再以水调和用细毛笔蘸取来画眉。黛的实物发现很少,在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发现有黛黑一包。新疆出土化妆棒的使用方法应为以石质眉笔与相配套的石墨块摩擦产生粉末,之后用来画眉。山普拉墓地出土的木眉笔尖端沾有黑染料,使用方法应与中原地区比较相似。而石化妆棒的使用应该是新疆地区的独特习俗。
4 香身用具
新疆地区出土的香身用具多为随身佩戴的香囊,布制,内装香料丸。香料丸内成分不明,但应为随身携带,无需点燃。中原出土则多为金属制的香炉等熏香用具,使用的是燃烧的香料。如1968年发掘的河北满城1号汉墓出土的铜熏炉(M1:5003),作直口浅盘形,平底三蹄足,盘壁伸出一叶形长鋬。盘上有盖,盖面高隆作半球形,上镂空作菱形网格形,盖顶为一圆形孔,孔径5.2厘米,盖和盘用活钮相连,可以启合。炉内尚留有熏香残迹。随身佩戴的熏香用具代表性的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球。镂空银质,内有一个金质焚香盂,用来焚烧香料。香球十分小巧可以随身佩戴,内部双层机环使香料不会撒出来。同样性质的香球还见于法门寺地宫。熏香最早见于《周礼》的记载,直接点燃芳
香类植物用来驱除害虫。战国时代出现点燃香料用的熏炉。到了汉代,中原贵族普遍流行在室内熏香,以达到除湿除秽增加香气的目的。
在中原地区的文献中有很多佩戴香囊的记载,据《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郑玄注:“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就是说年青人去见长辈时需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这种“衿缨”应该是最早形态的香囊。在后代的历史文献以及文学作品中对香囊的描述层出不穷。香囊不仅内装各种香药而且外用彩绢布缝制,表面还有精美的刺绣等,是中原贵族喜爱的装饰品。然而由于绢布质的香囊不易保存,故现今中原地区古代遗物中仅见焚香用具而无布质香囊。
新疆地区没有发现专门的焚香用具,其香身用具多为随身佩戴的毛布质香囊。而中原地区的香囊之中多数装有香草或朱砂、雄黄等矿物。而新疆出土的香囊通常装有白球状的香料丸,香料丸的成分有待进一步分析。故新疆地区在用香习俗上,受与中原地区的影响不大。新疆出土的香囊有其独特的地方特。
5 收纳梳妆用具的器物
在汉代以后,新疆梳妆用具多成组出现,例如1995年发掘的民丰尼雅遗址一号墓地M8出土虎斑纹奁袋(M8:52),内装铜镜一件、胭脂粉包、线团、绢团、皮顶针、彩线轴、针等女红用具。M8:55蓝地瑞
古代女子最早是用什么画眉的
兽纹栉袋内装木梳、木篦各一件。M8:39栉袋,一边囊内装木篦一件,另一装香囊、各绢片(条)、皮革条。
1999年发掘的苏贝希一号墓地M11中出土一件皮囊,皮囊内装筋线、梳、眉石、石(红、黑、白)和方形木块。苏贝希三号墓地出土石化妆棒一件,与黑、白、红矿物一起装在一小皮袋内。
新疆出土的梳妆用具组合大多收纳在皮制或布制的袋中。而长江流域出土的梳妆用具组合多盛装在漆奁内,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九子奁1972年发掘的江苏铜山小龟山汉墓出漆奁一件,出自棺内北端,出土时已朽烂,触手即毁。内盛方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等小漆盒,盛铜镜、铜刷、铜梳、木梳等物。长江流域的汉墓之中发现漆奁较多,为专门盛装化妆用品的组合式化妆盒。古代西域的化妆包多为“因地制宜”便于随身携带,毛布制和皮制化妆包具有游牧文化特。内地的贵族则多使用漆奁盛装化妆用具。漆器经久不腐,便于保存,但制作工艺要求很高,使用者少。
6 结语
从古至今,人类追求美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过,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新疆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大量有机质文物得以保留,为梳妆用具的研究提供了更具体全面的实物资料。
新疆古代的梳妆习俗具有地方特,中原地区使用的胭脂可能是由新疆传入的。新疆先民对眉妆比较重
视,偏爱浓密的黑眉毛,与现代新疆维吾尔族的风俗比较相似。古代新疆的发式也以编发为主,可能会使用到假发辫作为装饰。
从战国时期开始,就陆续有商队、僧人等来往于西亚与中原之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丝绸之路使新疆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枢纽。新疆地区出土的各种类型的梳妆用具以及梳妆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大文化交界地带,不同文化碰撞所产生出的异彩纷呈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等.塔
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考古调查[J].文物,2014,(7):54-67.
[3]马健.公元前8-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早起铁器时
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J].欧亚学刊(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
京:文物出版社,1988:75-9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
墓发掘报告(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48.
[6] 成建正.陕西古代文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7]闫妍.古代香囊的形制及其文化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2006,(2):119-122.
[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95MNⅠ号墓
地M8发掘简报[J].新疆文物,2006,(1):21-35.
[9]南京博物院.铜山小龟山西汉崖洞墓[J].文物,1973,(4):21-
35.
. All Rights Reserved.
9
海外文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