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化妆文化
古代女子的化妆文化
  化妆的历史由来已久。秦汉的质朴清纯,魏晋的雅逸秀美,唐代的奢靡夸张,宋代的清新淡雅,女性妆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习惯、审美文化的变迁。那么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呢?唐朝诗人元稹在诗作《恨妆成》中,将古代女子化妆的过程大致概括为7个步骤:敷粉、抹胭脂、画黛眉、点额黄、画面靥、描斜红、点口脂。无论是步骤之繁复还是道具之奢华,都令现代女性望尘莫及。
  第一步:敷粉
  古代女子化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粉,作用与现在打粉底类似,都是为了凸显女性的肤白貌美,毕竟一白遮百丑
  四川博物院有一件宋影青印花瓷粉盒,白瓷胎,馒头形,盒盖印有牡丹花卉,是宋代女子化妆用的粉盒。《说文解字》中记载,粉,敷面者也,从米声分。由此推测,古代女子最早是用米粉敷面。那时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通人家能有足够的米用来果腹就很不错了,能用米粉敷面的女子都是有钱人。《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米粉的制作方法:将梁米或粟米磨成细粉沉
于凉水中发酵,然后洗去酸气,再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最后放于日头下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敷面。
  继米粉之后,人们又发明了铅粉。《神农百草经》中就提到过女性用铅丹和粉锡化妆。铅是炼丹的附属品,白铅经醋化后就像米粉一样细腻,洗净铅华中的其实就是铅粉。铅是重金属,涂在脸上能起到美白效果,但是长期使用的话会产生副作用。它会导致皮肤发青、发黄,使妙龄少女最后变成了黄脸婆,不过这依然吓不跑爱美的女性。古人还会在铅粉中添加辅料调和使用,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制成迎蝶粉;宋人将益母草、蚌粉等调制成玉女桃花粉;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制成玉簪粉
  第二步:抹胭脂
  胭脂,又名焉支,是外来语。胭脂是红蓝花的提取物,出自西域的焉支山下,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将胭脂带到了中原。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女性会在敷粉后用腮红饰面,材料为朱砂。但只有舞姬与宫人才会用,腮红在当时并不流行。汉人在胭脂中加入牛骨髓制成粘稠的红脂膏,并将成品装入金
玉陶瓷等器皿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胭脂的制作工艺已经趋向于成熟,当时不仅有小而薄的金花胭脂,还有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的棉胭脂,类似于现在的腮红液。
  唐代Q胭脂为红粉,用胭脂化妆风靡一时。《事物纪原》中写道,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可以看出秦朝女子打破了面妆彩单一的桎梏,开启了彩丰富、造型各异的妆容潮流。王建在《宫词》中描写过这样一个宫女,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红泥,宫女洗个脸就把整盆水染成了红泥浆,这是在脸上抹了很多的胭脂吧。孟浩然在《春情》中写道,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敦煌曲子词竹枝子》中写道,恨小郎游荡经年,不施红粉镜台前,只是焚香祷祝天古代女子最早是用什么画眉的。由此可见,女子开心的时候会化妆,忧愁的时候才懒得化妆。
  第三步:画黛眉
  古人将眉毛称作七情之虹,因为眉毛能传神,还能使面部更加立体。在古代,眉妆的地位远高于眼妆,诗词中多以远山黛青”“翠螺玉舒等华丽的辞藻来描写女子的双眉。
  战国时期,画眉毛没有特定的材料,女子一般会用烧焦的柳枝涂在眉毛上。屈原在《楚辞
大招》中记载粉白黛黑,施芳泽只是一种用于画眉的青黑颜料,那时还没有眉笔,女子一般用青的柳枝蘸稀释后的颜料画眉。秦朝流行蛾眉,汉代崇尚八字眉。在唐代,最为推崇的是柳眉月眉,女子一般会刮掉自己原始的眉毛,然后用黛勾勒眉形。
  第四步:点额黄
  点额黄又称为贴花钿,女子用丝绸、彩纸、金箔或云母片剪成各种样式的装饰物,然后贴在前额、眉心、两颊或嘴角。形状有圆形,菱形,月形,桃形,花、鸟、鱼、蝴蝶、鸳鸯等动物形状。颜主要是红、绿、黄三种颜。
  贴花钿始于南北朝,女子在额头贴上梅花的花瓣,使自己显得更加娇俏。在唐朝,爱美的女子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花瓣,开始用金箔,银箔,甚至是昆虫的翅膀、鸟类的羽毛等剪出花样贴在额头。《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指的就是贴花钿。
  第五步:画面靥
  靥是指酒窝,画面靥是指女子用丹青、朱红等颜料在面颊两旁点缀出各种形状。面靥的形状有很多,圆点状最为常见。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
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在晚唐五代时,画面靥更加盛行。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录了如何制作面靥,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乾,以代面靥。可以看出鹤子草的花瓣是制作面靥的原材料之一。
  相传面靥妆始于宫廷,最初画面靥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标记。在后妃来例假时,就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红点,表示自己不方便侍寝。后来,面靥逐渐成为了一种装饰,还流传到了民间。
  第六步:描斜红
  斜红始于南北朝,描斜红是指女子在眼角旁画出一条红的月牙形。在唐代的宫廷中,描斜红颇受欢迎。从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女俑,妆容泽浓艳,造型古怪,有的面部还有月牙状的斜红,有的甚至是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疤。
  相传,斜红的来历和伤疤有关。《妆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宫中新添了一名叫薛夜来的宫女,魏文帝对她宠爱有加。一天夜里,魏文帝正在灯下读
书,四周围着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不小心撞上了屏风,头部顿时血流如注,伤处犹如朝霞将散。由于担心自己毁容后会失宠,薛夜来整日忧心忡忡。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不但没有失宠,反而得到了魏文帝加倍的怜爱。原来薛夜来虽然脸上留下了两道疤痕,但是面容却显得更加楚楚可怜。其他宫女见此情状,就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血痕,模仿薛夜来受伤后的样子,取名晓霞妆,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
  第七步:点口脂
  古人十分钟爱口红。从《唐书百官志》中可见一斑,书中写道,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古人用雕花象牙筒来盛装口脂,可见口脂在化妆品中的地位非常之高。从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口脂,尽管过了2000多年,颜依然鲜艳夺目。在唐代,人们以蜂蜡替代动物脂膏,又掺以朱砂、紫草,调试出红、粉红、红褐等不同号的口脂,仅供制作口红的植物就多达二三十种。
  唐朝的眉形丰富多彩,唇妆的种类也异常繁多。仅晚唐30多年时间里,唇式就出现了17种之多,其中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古人崇尚樱桃小口一点点,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女子先用白打底以覆盖唇,然后用口脂在嘴唇正中回出唇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