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客观题)
概念:
(1)狭义的亲子关系——依恋
(2)广义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1.依恋关系与依恋行为:
•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2.婴儿依恋行为的三种类型: (客观题,小重点)人物、实验、依恋类型、最有利是哪个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根据陌生情境下婴儿与母亲分离与重聚,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回避型(无依恋型或焦虑--回避型)、安全型(最有利)、反抗型(焦虑--反抗型)。
3.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①民主型:尊重幼儿的意见和观点(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②专制型:往往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守有关规则
③放任型:置之不理、过渡溺爱
(二)幼儿同伴关系发展 (客观题)
1.同伴关系的性质 同伴提名法(庞丽娟) 同伴评定:对每一个小朋友评
同伴交往的类型:
• 受欢迎型:积极主动表现友好,被同伴接纳、喜欢;正提名分很高,负提名(最不喜欢的)分很低。
• 被拒斥型:交往活跃,不友好,同伴不喜欢、拒绝;正提名分很低,负提名分很高。
• 被忽略型:不喜欢交往,交往中退缩、害羞,经常被冷落;正、负提名分都很低。
• 一般/中间型:既不主动友好也不消极敌对;正、负提名分都有一定的得分,两者都处于居中的水平。
• 矛盾型:能力较强,性格较活跃,能领导大家进行游戏,有时会压制同伴,行为有时会具有破坏性;正提名和负提名均较多。
2.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客观题)
3岁后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3岁后儿童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
• 3岁左右,独自游戏(玩的玩具、材料不同)或平行游戏(材料相似,不过没有交集)为主。各玩各的(小班)
• 4岁左右,联合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有交流。没有合作(中班)
• 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 有主题,有分工。有合作(大班)
3.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简单看下)
记忆口诀:亲自动手
• 幼儿自身的特征 长得好看的孩子
•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例子:好的家庭环境
•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例子:我不喜欢你但是有因素不得不合作
(三)师生关系 (主观题:材料分析)幼师考编时间
1.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 记忆口诀:真信了你的邪
• 真诚;
• 接纳与信任;
• 深切的了解。
2.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 记忆口诀:举重员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角行为的发展(客观题)
(一)性别角的含义
• 性别同一性: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2岁)
• 性别稳定性:对人的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3-4岁)
• 性别恒常性:对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6-7岁)
(三)幼儿性别角的认识阶段 (选择题)
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知识。
3~4岁: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比如:她是女孩子,可以扎辫子。但不管另一个人是不是男女生,认为他也可以扎辫子)
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男生怎么能扮演妈妈呢)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常考点,主客观都有涉及)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客观题)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
让、援助。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二)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必背题
记忆口诀:亲影社日移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电视媒介(大环境)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小环境)
3.移情 (可考)
(1)移情是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2)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
(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