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范⽂800字(精选5篇)
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范⽂800字(精选5篇)
在⽣活、⼯作和学习中,⼤家都跟作⽂打过交道吧,作⽂可分为⼩学作⽂、中学作⽂、⼤学作⽂(论⽂)。相信许多⼈会觉得作⽂很难写吧,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范⽂800字(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800字1
2021年5⽉24⽇,注定是值得铭记的⽇⼦。
“杂交⽔稻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程院院⼠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明阳⼭殡仪馆举⾏。“我盼⾏⾄您的梦⾥,良⽥万⾥,⽲下乘凉”“知道他⾛了,⼀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的,对他有感情”……各地众⼿持鲜花赶来吊唁,其中不乏⼀张张年轻的⾯孔。他们脸上有泪,眼中有光。
⼈世间,“吃饭的事情”,袁隆平把⾃⼰的⼀⽣都奉献给了这件的事情。对中国⼈来说,“袁隆平”三个字,是嵌⼊百姓粥饭、天下粮仓的重要符号;对全球⽽⾔,他的“东⽅魔稻”“营造了⼀个粮⾷更为富⾜、粮⾷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虽然今后⽆法再看到这位⼀⽣为民谋稻粱的耕耘者,但他播在每个⼈⼼头的种⼦,化作千千万万个“他”,蕴含了⽣⽣不息的⼒量。
这种⼒量,有着爱国为民的情怀。“粮⾷是国计民⽣的头等⼤事,我是学农的,我应该在这⽅⾯尽我的努⼒!”在他⼼中,国家和⼈民的需求⾄⾼⽆上。
这种⼒量,有着信念坚定的分量。毕其⼀⽣,专注⽥畴,播撒智慧,收获富⾜,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他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粒种⼦,可以战胜饥饿。
这种⼒量,有着⽮志不渝的勇毅。“电脑⾥长不出⽔稻,书本⾥也长不出⽔稻,要种出好⽔稻必须得下⽥。”他更因此⽴下收徒“门规”———“你不下⽥我就不带”。
这种⼒量,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他的⼀⽣。
这种⼒量,有着朴实⽆华的品质。他留给⼈们的印象,总与⽔稻有关,是⼀位直到⼊院前还⼼⼼念念要下⽥看看、绝不愿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的中国“⽼农”。
先⽣之风,⼭⾼⽔长;斯⼈已逝,风范永存。他留下的“种⼦”,将在⽆数后来者和奋⽃者的代代传承中⽣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天的中国,⼀项项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成果凝聚着全球关注的⽬光,同时,在尖端科技领域也有不少“卡脖⼦”问题,还有⼀些体制机制障碍阻隔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对成绩与不⾜,以⾃⽴⾃强的精神在科技领域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科技⼯作者需要的正是这种⼒量,把论⽂写在祖国的⼤地上,把科技成果应⽤在实现现代化的伟⼤事业中,⼀切⼯作都要往实⾥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实践、厚积薄发,⽤“脚踏实地”的作风成就“顶天⽴地”的成果。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光芒闪耀。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我们定会坚守,定去拼搏,定将开拓出更加⼴阔的天地。
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800字2
悼念袁隆平的句子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程院院⼠、国家杂交⽔稻⼯程技术研究中⼼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22⽇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24⽇上午,袁隆平院⼠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殡仪馆举⾏,各地众⼿持鲜花吊唁,现场庄严肃穆。
送别,终有⼀别;悲拗,久久难息。袁隆平院⼠的传奇⼀⽣,⾃此画上句点。传奇落幕,⽽荣耀永恒。毕其⼀⽣,把论⽂写在祖国⼤地上的袁隆平,早就与⽥野融为⼀体。作为杂交⽔稻之⽗,他如此之深地改变了现代农业,改变了我们⽣活的状态,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形态。袁隆平的巨⼤贡献,超越时空,亘古不灭。
科学家永远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奔跑逐梦,⽽袁隆平院⼠则将他的杂交⽔稻科研征途,跑成了⼀场终⽣的马拉松。⼀路⾛来,留下⽆数的惊喜与奇迹。⾃从在1974年培育出第⼀代秧苗,在40年间,袁隆平已培育了数代“超级杂交⽔稻”,⽐常规稻增产20%,年种植⾯积超过2.4亿亩,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产⼒,袁隆平的才华与勤奋,专注与坚守,收成满满,功德⽆量。
⽮志不渝,⽆⽐简单⽆⽐纯粹,始终将⽔稻“⾼产更⾼产”作为⼀⽣奋⽃的⽬标。作为学者的袁隆平,与作为耕耘者的袁隆平,在“⽔稻”这⼀古⽼的物种上重叠跃升,最终迸发出了惊⼈的⼒量。这种“⼒量”,⾜可撼动经典科学理论的桎梏,⾜可让中国⼈端牢饭碗,⾜可让全球消除饥饿见到希望。“⽲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稻济世,仁⼠仁⼼。⼤师巨擘,成就斐然。站在巨⼈的肩膀上,让同样追逐梦想的⼈们,有了更⼤的可能性。
我们都受惠于袁隆平的成果,我们都感念于袁隆平的品格。现实的相关性,情感的接近性,让⽆数⼈从四处赶去送袁⽼最后⼀程。常怀感恩之⼼,长记稻中真义,这注定是⼀场漫长的送别。⼀粥⼀饭当思来之不易,须知饭碗⾥的粮⾷,都其来有⾃。国⼠⽆双,先⽣千古!再送⼀程,愿直抵星⾠,愿照耀前路。
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800字3
他出⾝贫寒,⾐着朴素,整整六⼗⼀年如⼀⽇,如农民⼀般⾟勤地耕作于⽥间地头,奔波于实验室与
⼟地间。在他的精⼼培育下,⽔稻亩产年年刷新世界纪录。⽽他也从⿊发到⽩头。他是谁?他便是中国⼯程院院⼠——袁隆平。
他被称为“杂交⽔稻之⽗”,当之⽆愧,因为他解决了⼀项世界性的难题——⽔稻⽆法杂交。
要知道⽔稻的花是雄蕊、雌蕊并开的,⼀旦开花,雄蕊与雌蕊便会⾃⾏繁殖后代。如果要杂交⽔稻,便要到“雄蕊不育株”。看似容易,却难倒了美国、⽇本、菲律宾等众多国家科学家,他们只能停⽌对杂交⽔稻的研究。
但⼗⼏年后的六⼗年代初,饱受了⾃然灾害和⼈为灾害的袁隆平爷爷⽬睹了因缺粮⽽导致部分贫困⼈活活饿死的惨景,他想到:若不解决了吃饭问题,中国就永远富强不了。⼼怀⼤志的他,便放弃了教书的职业,⼀⼼投⼊杂交⽔稻的研究⼯作中去。虽然他明⽩此⾏之艰难,但他依然“明知⼭有虎,偏向虎⼭⾏”。
为了到雄蕊不育株,他踏遍⼤江南北,对各地⽔稻进⾏深⼊研究。终于,在海南三亚的.寻过程中,发现了⽣长在⼭脚下的⼏株野稻,正是他此⽣⼀直寻的“雄蕊不育株”。他如获⾄宝,许久,激动的⼀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么多年的寻没有⽩费!随即,就将这⼏株⽔稻带回了实验室研究、培育。 经过他的精⼼培育,九年后,终于培育成功世界上第⼀批杂交⽔稻,当报道出来后,⼈们是怎样地欣喜若狂!袁隆平爷爷脸上的愁容消失了,代之的是⾃信与对未来的憧憬。
从此,⽔稻亩产随年狂增,从原先的每亩500⽄,飙升⾄每亩1100⽄,相当于起初的2倍还要多。国家嘉奖袁隆平爷爷作出的贡献,将他晋升为“中国⼯程院院⼠”,以及“国家功勋”。
有⼈说,袁隆平到“雄蕊不育株”,是上天赐给他的机遇。是的,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袁隆平爷爷不但抓住了机遇,⽽且将成功的果实奉献给全⼈类。如今,袁隆平爷爷研发的杂交⽔稻已经遍布各地,从空⽓稀薄的⾼原,到⼴阔的盐湖、盐碱地,都可以见到杂交⽔稻的⾝影。
拉回现实,许多年轻⼈过于浮躁,沉不下⼼来,却坚持做⼀件事情,袁隆平爷爷呼吁年轻⼈,要为⼈民利益奋⽃终⽣,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尽⼈意,⼈民也迟早会报答你。我们看到如今⾐⾷⽆忧的景象,背后正是有像袁隆平爷爷这样的⼈⽤时间甚⾄是⽣命换来的。袁爷爷以⾃⼰毕⽣的精⼒为⼈类的粮⾷问题作出了巨⼤的贡献。他的⼀⽣也启迪着我们,要学会坚持。
然⽽,这样⼀位举世瞩⽬的“英雄”,竟于2021年5⽉22⽇下午1时七分永远地与我们永别了,离开了他⼀直关注的世界。巨星陨落,草⽊含悲,江河呜咽,举国悲痛。
由于袁爷爷对世界粮⾷安全的巨⼤贡献。他逝世后,联合国组织也破天荒地发⽂悼念:为推进粮⾷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国⼠⽆双!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英雄”,将他的精神品质永存我们⼼中!
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800字4
他们到底跋涉过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负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深深地陷⼊稻⽥⾥,让清晰的脚印指向遥远的未来,迈向我们美好的新时代!
⾃古以来,⼈民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以⾷为天”、“⾷以稻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学家莫过于“杂交⽔稻之⽗”——袁隆平。在我的脑海⾥,袁隆平的形象总是定格为⼀位⾝穿⽩⾊衬衫,站在⼀望⽆际的稻⽥⾥⾟苦劳作的⽼者。常年的躬⾝在⽥间地头,他⽪肤黝⿊,与其说是⼀位科学家,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个普通农民。
“⽲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这是两个多么宏⼤的设想,杂交⽔稻⼤⾯积亩产900公⽄⼜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世界上迄今尚⽆⼈登临的⼀个⾼峰,也是“杂交⽔稻之⽗”袁隆平带领着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问题的⼀个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这条道路虽然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点,出了产量更⾼的新品种,全中国、全世界⼈民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他⼼⾥⾼兴,吃点苦没关系。 袁隆平在讲话时会有中英交杂的习惯,就像是吃多了杂交⽔稻,讲中⽂后会⾃动翻译,⼈们称这是“袁⽒幽默”,他还会讲俄语,爱好体育,爱好⾳乐,考过空军,像这样⼀个多才多艺的“宝藏男孩”怎能不让⼈敬佩!
2019年,阳光炽热,⼟地温暖。90岁⾼龄的袁隆平依旧在埋头苦⼲,他希望⾃⼰再奋⽃⼗年,让全世界⼀半的稻⽥种上我们的杂交⽔稻。
这是每⼀位有良知的科学家⾝上所具备的品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致⼒于科学研究,或许他们没有千亿的⾝家,却⽢愿把技术⽆偿的贡献给全⼈类,造福全⼈类。他们夜以继⽇的⼯作,谁有功夫闲看云隐;他们精确地估量着⽣命的意义,谁有私⼼去计较⽣命的长短;他们在模糊的泥⼟上捡拾细⼩的沙粒,是这些美妙的晶莹绽放开来,给了我们⽅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何时才能发芽,茁壮成长,成为绿荫,去感恩那些为我们⽆⾔付出的科学家。因为,我坚信⾃⼰可以不断地向未来迈进,致敬新的时代!
最美奋⽃者袁隆平爷爷作⽂800字5
袁隆平同志是中国⼯程院院⼠,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代科技⼯作者,⽴志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五⼗多年如⼀⽇,全⼼致⼒于杂交⽔稻科学研究,提出了⽔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给难题,也为世界粮⾷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的楷模。他献⾝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突破和巨⼤成就不断造福⼈类。他品德⾼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党派代表⼈⼠,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为统⼀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的、为中国⼈民、世界⼈民创造了⽆限财富的袁隆平院⼠,有⼈评价他的⾝价何只千亿,可他每⽉的收⼊连⼯资加补贴也只有⼏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对⼏千元的⼯资,他乐呵呵地说:“要⽣活和⽣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定要正。钱是拿来⽤的,有钱不⽤等于没有钱。但是⽤钱,第⼀不要奢侈浪费,第⼆不要⼩⽓,该⽤的就⽤,不该⽤的就不⽤。所以,我穿⾐服朴素⼤⽅,这是⼀个原则。穿那么好⼲什么,表⾯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这就是袁隆平院⼠的⾦钱观,朴实直⽩,寓意深刻,发⼈深思。有⼈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头顶蓝天,勇攀科技⾼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民。他⼏⼗年如⼀⽇,刻苦钻研,锲⽽不舍;淡泊名利,⽆私奉献,服务⼈类社会;胸怀祖国,⼼忧天下,造福世界⼈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不仅贡献巨⼤,更是⼀位精神可贵、品德⾼尚的⼈。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度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处教育战线的⼴⼤知识分⼦树⽴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利战线的⼀员,我发⾃内⼼地赞扬袁隆平院⼠,我觉得我们⼤家都应该认真努⼒地学习袁隆平院⼠的⾼尚情操,在⾃⼰的⼯作岗位上,为祖国、为⾃⼰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淡泊名利,⽆私奉献的⼈⽣观、世界观和⾦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
华民族和中国⼈民的志⽓外,更应该让⼤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他做⼈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要学习袁隆平院⼠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名具有⾼级职称的党员,⾝处教学科研第⼀线,我应该把个⼈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标统⼀起来,把⾃⼰的⼈⽣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远⼤理想和永远跟党⾛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着眼⼀步⼀个脚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