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和飓风、风级及划分标准
台风和飓风、风级及划分标准

风级及划分标准
一、 风的概况和性质
风是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而形成的,空气流动的原因是地表上各点大气压力不同,存在压力差和压力梯度,空气就从气压大的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而气流遇到结构五的阻塞就会形成压力气幕,也就是风压。一般情况下风速越大,风对结构物产生的风压也就越大。
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风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效果。夏天我们期待凉风习习,但又惧怕台风;冬天出门谁也不希望碰到凛冽的北风;放飞风筝时需要有和风。我们在天气预报中又常常听到诸如“东北风3到4级”、“台风中心附近风力12级”、“强热带风暴紧急预报”等说法。风的等级一般是根据风速来划分的,分别用2分钟的平均情况表示的平均风速和瞬间情况代表的瞬时风速。
二、 风力等级的划分标准
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些规律性的现象编成歌谣,来帮助记忆和分析。风的等级也不例外,通俗地理解,风的等级可以归纳为以下的“风级歌”: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
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
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
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
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
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
当然这只是从感性方面对风的等级进行划分。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划分标准是《蒲福氏风级表》(“the Beaufort Scale”)。
这个表的产生最开始用于海面上的,是为了有效的估计和记录风速,1806年由英国的海军弗朗西斯·蒲福Admiral, Sir Francis Beaufort)编制的,并命名为《蒲福氏风级表》(“the Beaufort Scale”)。而蒲福氏风级表最初只能适用于海上,它是观察航行的船只状态及海浪而编制。后来也适用在陆上,而它是观察烟、树叶及树枝或旗帜的摇动而编制。以下就是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的划分表:
风的等级划分标准
风力等级
名称
风速
风压W0=V2/16(kg/m2),10N/m2
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海岸渔船征象
海面状态
km/h
(m/s)
0
无风
<1
0-0.2
0-0.0025
1
软风
1-5
0.3-1.5
0.0056-0.014
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动
寻常渔船略觉摇动
微波
2
轻风
6-11
1.6-3.3
0.016-0.68
人面感觉有风,风向标转动
渔船张帆时可随风移行2-3km/s
小波
3
微风
12-19
3.4-5.4
0.72-1.82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渔船渐觉簸动,随风移行5-6km/s
小波
4
和风
20-28
5.5-7.9
1.89-3.9
能吹起地面纸张与灰尘
渔船满帆时倾于一方
轻浪
5
清风
29-38
8.0-10.7
4-7.16
有叶的小树摇摆
渔船缩帆
中浪
6
强风
39-49
10.8-13.8
7.29-11.9
小树枝摇动,电线呼呼响
渔船加倍缩帆,捕鱼须注意风险
大浪
7
疾风
50-61
13.9-17.1
12.08-18.28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不便
渔船停港中,在海上下锚
巨浪
8
大风
62-74
17.2-20.7
18.49-26.7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阻力甚大
近港渔船皆停留不出
狂浪
9
台风等级划分几个等级
烈风
75-88
20.8-24.4
27.04-37.21
建筑物有小损
汽船航行困难
狂涛
10
狂风
89-102
24.5-28.4
37.52-50.41
可拔起树来,损坏建筑物
汽船航行颇危险
狂涛
11
暴风
103-117
28.5-32.6
50.77-66.42
陆上少见,有则必有广泛破坏
汽船遇到极危险
狂涛
12
飓风
>117
32.7-36.9
66.42-85.1
陆上极少见,摧毁力极大
破坏力极大
海浪滔天
通过一下在海面上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对不同等级的风产生的效果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0级:水平如镜                      1级:微波               
      2级:水波                          3级:水波
      4级:轻波                        5级:中浪
      6级:大浪                          7级:巨浪 
      8级:猛浪                          9级:狂浪
    10级:狂浪                    11、12级:非常见现象
后人在蒲福氏风级表的基础上又加上了13-17级风,划分的依据也是风速,分别是:13级:v=37.0-41.4m/s;14级:v=41.5-46.1m/s;15级:v=46.2-50.9m/s;16级:v=51.0-56.0m/s;17级:v=56.1-61.2m/s。
三、 台风和飓风
台风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是在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低压气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每年都会遭到台风的袭击。台风也给人们的生命财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飓风与台风一样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其生成的区域与台风不同。台风专指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
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飓风专指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飓风依据它对建筑、树木以及室外设施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而被划分为5个等级。1级:风速每小时118~152千米;2级:风速每小时153~176千米3级:风速每小时177~207千米;4级:风速每小时208~248千米;5级:风速每小时大于248千米。2006年8月29日登陆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就是五级飓风。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名称
属性
超强台风(Super 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 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 级
台风(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
强热带风暴(STS)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米/秒,也即风力10-11 级
热带风暴(TS)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 米/秒,也即风力8-9 级
热带低压(TD)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米/秒,也即风力为6-7 级
热带气旋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2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 3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 4热带存在低层扰动,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四、其他性质的风
1、干热风:亦称“干旱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出现在温暖季节导致小麦乳熟期受害秕粒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干热风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一般说,对于高温低湿型:轻干热风为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29—34, 14时风速大于等于2—3米/秒。重干热风为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2—36,14时相对湿度小于等于20—30%,14时风速大于等于2—4米 /秒
2、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小尺度天气系统,它一般是由于强烈的大气对流使空气抬升到某一高度后,其内部水气凝结放出潜热,使气层进入强烈不稳定状态而产生的强烈天气现象。在地面上,龙卷风的直径一般约几米到几百米,最大为1公里左右,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公里,
最大达10公里。出现在陆地上称为陆龙卷,出现在水面上称水龙卷。龙卷风能吸起尘土、砂石等物件以及水,并常伴有雷电和冰雹,风速极大,最大可达100~200米/秒,破坏力极强。一般移动距离为几百米到几公里,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