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文化并为他写一份自我介绍
中元节一共几天福建的传统民俗有:客家山歌、中秋博饼、唱歌仔戏、“拜天公”、拗九节、元宵游灯会、端午龙舟赛、中元普度祭祖、尾牙、妈祖庙会等。
1、唱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
2、中秋博饼
每逢中秋佳节,闽南地区特别是厦门的百姓,围桌博饼,其乐融融。关于中秋博饼民俗,实则流传已数百年,至今发展为博饼节,成为厦门特有的文化景观。
3、唱歌仔戏
歌仔戏在闽南地区一般称为芗剧,是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4、“拜天公”
在正月初九,“拜天公”,是闽南人最重视的节日,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闽南人聚集地。
5、拗九节
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数字“九”是极好的。节日当天,各家各户都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桂圆、红枣、荸荠、芝麻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6、元宵游灯会
元宵,在福建又称“灯节”,始于汉代。每届灯节,几乎家家户户点灯挂彩,尤以福州、泉州、厦门为盛,一般还会举行颇具规模的游灯会。福州花灯,历史上亦素享盛名,有“灯品至多,苏、福为冠”之说。
7、端午龙舟赛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福建多地普遍流行的特。甜粽肉粽总相宜,龙舟竞技多风情。
厦门集美区的龙舟比赛,如今已成为区域性、国际性的重要品牌赛事,来自各国的参赛队伍,届时展开热烈追逐,场面十分火爆。
8、中元普度
中元节,也称“鬼节”,是福建及台湾的重要民俗节日。中元节当天,家家户户一般会精心准备酒肉、糖饼、水果等物品举办祭祀活动,目的是向先人默默祷告,并提醒自己谨言慎行,祈求家庭平安幸福。
9、尾牙
尾牙是闽南地区的隆重节日。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10、妈祖庙会
妈祖文化以“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海内外大约有两亿多妈祖信众。庙会上备受欢迎的内容有开幡挂灯、莆仙戏、木偶戏、武术杂耍、歌舞表演以及隆重的妈祖神驾巡游等。
自我介绍
姓名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省坐拥台、侨、海等多重优势,联结闽三角、辐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圈。初步核算,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5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住址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身高体重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丘陵面积达到80%以上,为全国之最。福建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家庭成员
2018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39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
自我介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福建人民充分发挥敢拼实干精神,使福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迈入先进行列,从交通闭塞之地变成通达世界的便捷之地,从海防前线变为改革开放前沿,从当年的贫困之地成为如今的小康富裕之省,从生态底好提升到绿发展强,走上了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大跨越
近年来,福建实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GDP从1952年的12.73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35804亿元,增长2812倍,占全国比重由1.9%提升到4.0%,经济总量从全国后几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0位。人均GDP从1952年的102元提高到2018年的91197元,增长893倍,位居全国第6位。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省财政总收入从1952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045.43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经济以农业为主,195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9∶19.0∶15.1,到197
8年,调整为36.0∶42.5∶21.5。改革开放后,福建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6.7∶48.1∶45.2,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日臻完善。工业结构向中高端化调整转换步伐加快,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纺织、食品、石材、水暖等传统行业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新兴产业集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信息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蓬勃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