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和石崇《金谷诗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_百度文 ...
王羲之《兰亭集序》和石崇《金谷诗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之兰亭,修禊事也。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余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节选自西晋石崇《金谷诗序》)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列坐                           后之好事者,览之哉
B.足以极视听之                    其为目欢心之物备矣
C.犹不能不之兴怀             元康六年
D.情随事                           涧怎么读其坐
2.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B.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C.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D.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是干支纪年,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两两相配纪年。
B.阴,古代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华阴、江阴、淮阴、汤阴等。
C.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D.太仆卿,官名,始置于春秋,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车马和马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所记叙的都是人贤、物备、景幽、事雅的聚会,但两次聚会的缘由并不相同。
B.作为诗序和诗集序,两篇文章都未提及对诗歌的具体评价,而是以记录聚会环境和聚会过程为重点。
C.两篇文章都有两晋之人生命观的体现,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D.从文章风格上看,《兰亭集序》在措辞与文笔上更胜一筹,写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盛都颇具清雅之风。
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答案】
1.D
2.C
3.A
4.C
5.(1)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2)(金谷涧)距离城中十里地,(地势)有的高峻、有的低下,有清澈的泉流和茂密的树林,各种果树、竹子、松柏、草药之类,没有不齐备的。
(3)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之人,不曾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您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4)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能到达那里。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不同。“列坐其次”翻译为:排列坐在曲水旁边。“其”为代词,它的;“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翻译为:后世的爱好诗文的人,大概会览阅吧。“其”为副词,大概。                           
B项,不同。“足以极视听之娱”翻译为: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娱”为名词,欢乐;“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翻译为:那些用来赏心悦目的东西也都具备了。“娱”为动词,使……欢乐。                 
C项,不同。“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翻译为: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以”,为介词,因为;“余以元康六年”翻译为:我在元康六年。“以”为介词,在。             
D项,相同。“情随事迁”翻译为: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动词,变更、变易;“屡迁其坐”翻译为:多次变更宴坐之地。“迁”,动词,变更、变易。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句中“作”为动词,而“住”为名词,中间不能用“及”来连接,“及”在这里解释为等到,故在“作”后断开,排除B、D;“叙”为动词,翻译为表达,它的宾语为“中怀”所以在“怀”后断开,排除A。’翻译为:当时把琴、瑟、笙、筑一
起载于车中,众人在路上同时演奏。等到了住地,让他们与鼓吹轮流顺次演奏。于是众贤士都饮酒赋诗来抒发心中感怀,有作诗不成的人,就罚酒三斗。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两两相配纪年”表述错误,应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表述错误,《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等语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但《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零之无期”只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故选C。
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虽”,即使,纵然;“所以”,……的原因;“致”,思想情趣。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去”,距离;“或”,有的;“毕备”,齐备。第三句话的得分点为:“鄙人”,粗鄙之人;“振慑”,害怕;“假借”,宽容;“毕使”,完成使命;使毕使于前,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第四句话的得分点为:“非常”,不平凡;“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点睛】
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