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会】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四十九)?
【读诗会】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四十九)?
五言绝句粥饭读
刘  川
导言:
因近期开始学写五言绝句,故茶余饭后,信手随缘读明清及更早的诗人作品,多涉猎五绝,随记几笔读后感受,且多有演绎发挥,呈与大家,闲读可也,不是赏析与学术研究。请批评指正,候教处:*****************。
——粥饭
杯 山
钱谦益(清)
山如一酒杯,湖水常灌注。
我好杯中物,还乘此杯渡。
【读后感】山头有凹(形状如一只酒杯),凹中积水成湖(湖水常灌注),如此奇特地貌成就此诗。作者以诙谐之笔打趣说,这湖水如同我的酒,我平素喜欢喝酒(杯中物),今天我就乘坐着这个山头做成的酒杯,渡过这段旅程。诗无大的意境与寄托,就是舒舒服服的一个即兴闲笔。诗人与生活的和谐融洽是难得的状态,善于发现、乐于表达、悠然自得的心态,就是最好的心态。诗意乃是如此——有诗味则好,不一定非得求多高的“意义”(主题)。
涧怎么读
北涧泛舟
孟浩然(唐)
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读后感】在北涧这样的地方随便泛舟即可,处处随流而转,也很有趣,何必去五湖漂泊呢。表面上这样读,就是误读。古诗词中的典故或附着了特殊文化意味的词汇很多,阅读中
要格外注意,本诗中的五湖并非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五个湖泊,而是有隐喻的。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后“五湖”多指隐遁之所。因此,本诗的阅读便有了清晰指向。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道家哲学与中国人生存适应术的完美结合。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超脱者而言,闲逸潇洒的生活未必要在林泉荒野,隐逸自在的生活更可以在都市或名利场中。东晋邓粲说:“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所以,此诗写的更多是孟浩然随缘随性的生活态度,能够于平常处“沿洄自有趣”,喧嚣处自有平静,他虽然对现实处境不满,但并不想真正出于世外、隐于“五湖”。
独钓寒江
徐渭(明)
大海有鲸鱼,五岳其鼻额。
任公钓不来,烦尔一丝雪。
【读后感】徐渭是一个具有“狂禅”、“魔癫”双重人格的人,他将山水画“大写意”风格进行了大胆开拓,将绘画、诗歌与个人精神紧密结合,是个少见的传奇人物。齐白石屡次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此诗是徐渭的某种“癫狂”状态,他不说古老的大中国,而说大海中有一头巨鲸,“五岳”仅仅是它的“鼻额”,任凭你把竿而钓,就是钓不上来,还是麻烦老天下一丝雪吧! 此诗题写在画上,画中一老翁小舟垂钓。想钓起大中国来,何等抱负!徐渭一生坎坷,此诗中他胸襟傲岸、宏大,自己经受的磨难,“寒江独钓”,落魄无寄,不算什么,“烦尔一丝雪”,表明他还要更多的历练与考验。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他要的一丝寒雪!读此等大人格诗,当拍案长啸而起,掷冠裂门而出。
送 兄
七岁女(唐)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读后感】相传武后召见,令七岁女童赋送兄诗,应声而就。云初起与叶正稀,都是兴笔,天上离雁排列成一行,整整齐齐地飞去,而人不如之,仅能看兄独自离去,却难相随。以雁写送别或思乡的作品比比皆是,令人生厌,而此诗天然灵秀,紧凑得法,即便诗坛老宿也须畏而止步。附带一句,唐代诗人韦承庆也有一首《南行别弟》:“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写作时间似乎早一些,不知七岁女是否读过并从中得到启发。
新嫁娘词
王建(唐)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读后感】新娘初嫁,来到夫家下厨做菜,不知道婆婆(姑)口味,先请教小姑子,因为她最了解婆婆。此诗中的新嫁娘聪明伶俐,也了解家庭世故。这是诗歌史里少有的写婆媳关系的诗,在传统伦理社会,这是一种微妙敏感的家庭政治,其实也是集权社会大状态的小缩影。因此本诗未必仅仅是“家庭”的诗,而更可能是一个隐喻:关于士子能否适应权力新雇主、能否适应新的社会秩序,是入境问俗、向“老司机”询问潜规则、老经验的诗。“新嫁娘”也就类似社会新手、官场新僚,刚入职的大学生。与这首“投石问路”诗类似的还有唐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不过换个询问对象,把小姑子换成了“夫婿”,但其实说的是一回事,都是虚心请教、向“雇主”努力示好。唐代的喻世说理诗,大多是以境、以象、以事,在喻体中说,不直接论述,与宋截然不同,于此略见一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