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诗鉴赏(98)?王柱山?陈斐雯?南子?桂兴华?饶阶巴桑
汉语新诗鉴赏(98)?王柱山?陈斐雯?南子?桂兴华?饶阶巴桑
汉语新诗鉴赏之九+八
王柱山\陈斐雯\南子\桂兴华\饶阶巴桑
饶王柱山(1976~),河北清河人。著有诗集《星光中的微笑》。
黄昏中的油纸伞
撑一把油纸伞
在向晚的街道上漫步
雨没有下 洒落的是泣血的夕阳
油纸伞投下的黑影把我的灵魂摄住
油纸伞变成了一顶金灿灿的帽子
我在金光中踱着步
仿佛行走在大清的天空
夕阳被乌云收容
豆大的雨点打在油纸伞上
纸伞穿了孔、桐油污了洁白的衣袖
索性把伞弃掷街旁
畏缩的灵魂 污了的衣袖
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选自王柱山博客)
[赏析]
一曲黄昏,天空在邂逅什么。是忧郁的美,是美的忧伤,还是迷惘中的另一种期望?在诗句中逐渐塑造一种社会化和自我情绪化的双重内核要素,通过夕阳、黑影、金光、乌云等象征
意象,最终朦胧、伤感、怅惘的思绪开始进入诗人一种理想化的美感状态:“那一把油纸伞,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文/江浪)
陈斐雯(1963-),女。台湾诗人,出生于台中市。著有诗集《陈斐雯诗集》、《猫蚤札》等。
坏脾气
离开旋转盘后
所有的木马
都断了腿
我提供翅膀
煽动它们
向随便一个方向
飞去
也不为什么
只是不喜欢
它们若无其事地
在原地打转
(选自《蓝星诗刊》第三号)
[赏析]
陈斐雯被诗评家誉为“生命场中的莳花女”,她的作品中的美,不是那种传统女性的典婉秀美,而是一种任性,有点刁蛮,有时也夹杂着一些叛逆的味道,到目前为止,很难加以规范,不过,只要她不停笔,个人特殊风格绝对可以形成,而且是一种新的典型。
《坏脾气》运用“我”对于旋转木马的态度、举动,以说明“我”的“坏脾气”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以此来说明什么是“坏脾气”。由于脾气的好坏基本上是内在心理状态反射出来在行为上才完成的,所以要绝对不能直说,而需要用具体事件来譬喻,陈斐雯所选择的是很简单的一种
现象。而其实,诗人并非绝对的感性,她不喜欢旋转木马“若无其事地/在原地打转”,配合首段的“假设”,中段的我“愿意”陈斐雯显然有所寄意,像旋转木马一样,若无其事地在原地打转,是很糟糕的事,应该突破这种机械的、小框框的格局,向前迈进,或者寻一个方向去飞翔。 (李瑞腾/文)
南子(1945-),本名李元本,新加坡汉语诗人,祖籍福建永春。著有诗集《夜的断面》、《苹果定律》、《生物钟》。
飞来石
来自黝黯的宇宙
一粒微尘
经历千万光年之旅
穿越大气层
溅出灿烂的光尾
最后,在没有掌声的年代
安安稳稳,立在远离游客喧闹的
孤峰之顶
亿年之后
我是前来膜拜的香客
我来寻求的
是如何在众多的考验之后
仍不失自己的重心
在将坠与未坠之间
(选自新加坡《五月诗刊》2005午10月号)
[赏析]
《飞来石》这篇作品描绘了一颗在宇宙看来平凡的小微粒,在无掌声无功名课的的时代,没有鼓励没有观众,独自一个在茫茫黝黯的宇宙中穿越千万光年,远离了人声鼎沸浮躁的时代,安稳地立在孤立的山峰上。以至于亿年之后,前来观赏的香客看到了这颗曾经的小颗粒一生追求降于宇宙却不甘于陨落在人类的世俗的地面。这颗微粒处于欲坠而未坠之间的脱俗的人生态度而备受敬仰。
诗中暗喻着“人生总是一个人在孤独地旅行。”这种孤独感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始末,具有超越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而单独存在于个体的精神领域中向往的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坦荡。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这种孤独感在整一个茫茫宇宙中是永恒存在永不磨灭的。飞来石历经千万光年的孤独旅程这一旅程,享受着这种耳根清净的精神自由同时忍受着生命赋予的孤独感来成就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最终价值。
诗中也暗喻了“人生在于超脱于世俗的追求。”这种追求是没有任何的功利成分,只是潜意识的本我在呼唤自己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有句话说得好:“能够真正听清楚自己内心声音并赋予行动的人,要么成了疯子,要么成就了一段传奇。”在飞来石从黑暗没有生命痕迹的宇宙间坠落在山峰之间的这一旅程中,促使它成功达到彼岸的是平静而不浮躁的不懈追求。
最后,飞来石安安稳稳地立在将坠未坠的高峰之间,也意味着在可选择立足点的时候立在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脱离凡人间的滚滚红尘,高傲且孤立地活在世间,可观者只能远观而无法触摸到这种灵性的美。
(黄海勤[学生]/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