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杜甫七律《野望(金华山北)》读记
杜甫七律《野望(金华山北)》读记
(小河西)
野望(金华山北)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杜甫家暂居梓州。梓州南边即射洪县。杜甫瞻拜陈子昂故宅,游览陈子昂读书的金华山。在金华山上,当他看到读书台人去台空,远望涪水渺渺,近听饥乌鸣啼,加之时逢国运衰微,自己流离失所,于是伤情突发,写下本诗。
诗人在这一年初春在成都时,曾写过一首《野望》,就是那首“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那是在成都的《野望》,这是在金华山的《野望》。
首联: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金华山:唐时属梓州射洪。在涪江上游。前山为金华道观。后山是陈子昂少年时读书台。《舆地纪胜》:“金华山,在射洪县,有陈拾遗学堂。”
涪水:涪江。嘉陵江支流。
仲冬:指十一月。
风日:即风光。《咏画屏风》(南北朝-庾信):“今朝好风日,园苑足芳菲。”《春日京中有怀》(唐 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风倍还人。”
凄凄:悲伤凄凉。《风雨》(先秦-诗经):“风雨凄凄,鸡鸣喈(jiē)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道路忆山中》(南朝宋-谢灵运):“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大意:在金华山的北边,涪江西边(地点),仲冬时节(时间),凄凉萧瑟。
颔联:山连越巂(xī)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涪越巂:唐时郡名、县名。现在为越西县,位于四川西南部,隶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三蜀:秦灭蜀国置蜀郡,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又分置犍(qián)为郡,合称三蜀。唐朝大臣杜佑曾说过:益州之境有三蜀,就是成都、梓潼与广汉。
蟠:环绕,盘。《登三山诗》(南北朝-范云):“石藤多卷节,水树绕蟠枝。”《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杜甫):“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巴渝:重庆。
五溪:指沅水干支流的五条河流。其范围就是沅水中上游地区,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咏怀古迹》( 唐-杜甫):“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大意:金华山连着越巂又环绕着三蜀;涪江水散入巴渝又流入五溪。(对首句的铺陈。这是“野望”到的辽阔的远景,非目力所能及,需要想象力。)
颈联: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鹤:应指白鹭,射洪当地人把白鹭也叫白鹤。典“不舞之鹤”:不舞蹈的鹤。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世说新语-排调》(南朝宋-刘义庆):“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tóng-méng,羽毛松松垮垮的意思)而不肯舞。”
乌:乌鹊,乌鸦。典“乌雀”:《短歌行》(汉-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里乌鹊指人才。
大意:孤独的鹤,不知为何而舞?饥饿的乌鹊好像是要向人哭诉。这首先应该是“野望”的近景。渲染“风日凄凄”。此外,此联应有深意:独鹤、饥乌应有所指。例如:独鹤似是自指。我虽孤独,却并非不舞之鹤,只是不知道为何而舞。饥乌似也是自指。我生活艰难,心中苦衷能向谁诉说。联系当下严武已离蜀,蜀地也不平安的现实,就容易理解了。
尾联: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春酒:春季酿成的酒。《哭宣城善酿纪叟》(唐-李白):“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唐-韩翃):“薛公门下人,公子又相亲。玉佩迎初夜,金壶醉老春。”《山中别李处士》(隋唐-王绩):“为向东溪道,人来路渐赊。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家。”
酒绿:或许在唐代对酒而言,“绿”是对美酒的赞美。绿酒即美酒。《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魏晋-陶潜):“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碧玉歌》(南北朝-萧衍):“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碧玉奉金杯,绿酒助花。”《赠段七娘》(唐-李白):“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仍绿:唐代酿出的酒大多要在盛夏之前饮用完毕,过夏就会变质。而射洪春酒在春季酿成取酒,经历夏季、秋季,到冬天很冷的时候,酒依然清绿,酒质依然完好。射洪出产的春酒已做到近一年保质期。
携酒:《龙标野宴》(唐-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大意:虽是冬天,射洪春酒仍是美酒。野望所及令人伤神,谁能为我带来射洪春酒共饮?
此诗结构清晰。首联野望的时间地点。总的环境是“风日凄凄”。颔联写野望极目之远景。山高水远,舞台空旷。颈联写野望近景。独鹤在舞,饥乌在啼。暗喻有才不为所用。漂泊天涯,又逢战乱,生活艰难。尾联写野望的感想:令人神伤,唯有借酒浇愁!(本诗中“越巂”这个地名中的“巂”太僻。如改为“越西”就好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