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他那故弄玄虚的手法使人们对他的信任感与日俱增 , 但是小李对他仍然抱有戒心。
B. 《魅力中国城》节目嘉宾强聒不舍 , 对参选城市进行精彩点评,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C. “送温暖”的钱物必须真正送到贫困者手中,李代桃僵的冒领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D. 在校园的教师宿舍楼上,人们发现有一马蜂鸠占鹊巢 , 将蜂窝做在了教职工家门口。
【答案】 A
【解析】【分析】A.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运用正确。
B.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这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C.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望文生义。
夙愿是什么意思D.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A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的有效制约。
B. 孩子向家长倾诉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亲情沟通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C. 无数的镜头在追逐、在捕捉,最吸引观众的却是那些浮光掠影般闯入视线的画面。
D. 九九重阳登高时,极目远眺沧海桑田壮丽景,爱国之情不由地在我心中激荡。
【答案】 A
【解析】【分析】A.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符合语境,正确。
B.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C.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不符合语境,错误。
D.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也形容变化久远。人不可能看到这种变化,不符合语境,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成语的感情彩;③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成语;⑥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3.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 , 有漓江神韵。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 , 底蕴丰厚。
A. 奇险灵秀 B. 水天一 C. 凝重典雅 D. 气宇轩昂
【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奇险灵秀”指山势险峻,景秀丽,运用正确。
B项,“水天一”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运用正确。
C项,“凝重典雅”形容端庄;庄重。运用正确。
D项,“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这里形容建筑物,用错对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 终不愿意。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荡然无存了。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望洋兴叹。
D.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冠冕堂皇 , 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答案】 A
【解析】【分析】A:使用正确。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B:使用有误。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用于此处不恰当;
C:使用有误。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用在此处不和语境;
D:使用有误。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用在此处不恰当。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人李白文采斐然,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传诵。
B. 最近,阿成迷上了炒股,在同事的指点下倒也挣了不少钱,可谓获益匪浅。
C. 桂林摩崖造像雕工细腻,有岭南“小家碧玉”的地方风格,区别于北方造像的宏大。
D. 她为人冷淡,对于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漠不关心 , 所以常常给人留下“自私”的印象。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用来形容赚钱不恰当,用错了对象;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欧阳自远说:“月球背面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是接收低频辐射的一个
完美的场所。”
B. 他为照顾患病卧床的弟弟,辞掉县城工作回村种地,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不离不弃的手足深情。
C. 河北平山出土的中山王方壶、大鼎、圆壶等所谓“中山三器”,再配上用中山篆字体镌刻的长篇铭文,真是相得益彰。
D. 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之河。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正确;
D 有误,“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该成语用错对象,它形容描写或模仿,不能用来形容感情。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你心情烦闷时,可以通过听音乐、写日记、野外散步等方式进行排解。
B. 一滴水,带着夙愿 ,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徘徊,终于来到丽江。
C. 九十岁高龄的歌唱家郭兰英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姿态,为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马革裹尸。
D. 对上级的指令、单位的规定阳奉阴违 , 这样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
【答案】 C
【解析】【分析】A.排解:在句中指排遣。使用正确;
B.夙愿:指一向怀着的愿望。使用正确;
C.马革裹尸:多指军人战死沙场。语境中形容歌唱家为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对象不对,可用“鞠躬尽瘁”;
D.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使用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8.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
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 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 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 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 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答案】 A
【解析】【分析】焦躁: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焦虑: 焦愁忧虑。根据“ 平息下来了 ”的语境,应选用“焦躁”。豁然开朗: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根据“百思不得其解” 的语境,这里应选用豁然开朗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所措。疑惑:迷惑,不理解。根据语境应选用“困惑” 。蕴藏: 积存。蕴含:包含在内。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9年东台条子泥征文大赛,各地作家前仆后继 , 纷纷参赛,竞争十分激烈。
B. 四合院是传承百年的中国建筑智慧,更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雕梁画栋之间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
C. 上午第一节课,李老师精神焕发,他孜孜不倦地走到讲台前,开始讲课
D. 他做事雷厉风行、不言而喻 , 效率很高,深受员工喜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