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七年级 | 备课人 | ||
课题 | 青春有格 | 审核人 | ||
使用人 | 使用时间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数 | ||
教 学 目 标 |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荣辱观,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2.能力目标: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和做法。 | |||
教学重点 | 重点:怎样做到“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 | |||
教学难点 | 难点:理解“止于至善”和“行己有耻”的内涵 | |||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教学方法 | 分组合作 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 | |||
教学准备 | 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搜索相关视频音频素材,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 |||
教学过程 | 讨论修改 | |||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格”字解密 1.看到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这些语句中的“格”是什么意思? 点拨:格:规矩、规则 学生观察图片或教材P27页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第一目:行己有耻 活动1:名言展示:孔子曰:“行己有耻”思考;什么是“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曰:“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点拨:意思是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所以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活动2:阅读卢梭材料分析 思考:卢梭后来的行为做的对么?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 点拨:卢梭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为自己不敢负责的行为感到羞耻。他后来对自我的拷问的行为是正确的。“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是人之为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 活动:名言赏析: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什么意思? 点拨:“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怎样做的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解,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2)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 活动:材料分析 【案例】小刚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小学时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小刚去网吧表哥,看到表哥在玩网络游戏,在游戏里表哥无所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不痛快!于是在表哥的鼓动下,小刚也开始去网吧玩游戏,后来发展到一玩就是一整天。在网吧里,小刚还学会了抽烟。现在,他上课时满脑子都是游戏情节,下课就想抽烟,成绩也直线下降。 思考:怎样不犯小刚的错误? 点拨:首先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其次,我们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许多人抵制不住不良诱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意志力。 3)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活动:名言赏析:“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点拨: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是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第一目: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 “至善”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活动:出示材料微尘分析 思考:为什么奉献爱心要留名“微尘”? 点拨: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思考:面对“微尘”的行为,青岛市民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点拨:1.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寻身边的“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2.见贤思齐,在生活中寻“贤”,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思考:“微尘”这个榜样对青岛产生了什么影响? 点拨;榜样的作用:1.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善于寻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阅读材料分析 思考:这位太太为什么会闹笑话?此事例启示我们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活动:出示杨震材料分析 思考:做到“止于至善”是否要依赖别人的监督? 点拨: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课堂检测: | ||||
教学反思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