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南向通”业务展望及银行机遇
中h;丨外i l:
MAR 15, 2021
债券通“南向通”业务展望及银行机遇
开通债券通“南向通”后,境内商业银行可根据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按照风险
评估机制选择的高收益债券,定制一定规模的定向理财计划,进而扩大其全球
理财投资范围。
文/陈志坚吴著煜编辑/韩英彤
债券通,作为一种债券市场双向开放
的政策性制度,它的启动对促进债券跨境投
融资互联互通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为了稳
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债券通业务于2017
年7月首先推出“北向通”试点。从推出至
今,随着参与度的逐步提高,北向资金 流入量稳步増长,债券成交量及托管余额持 续增多。基于“北向通”业务取得的显著成 效,再考虑到当前资本市场开放体系更趋完 善、内地对中国香港地区债券投资的空间仍 较大等因素,推出债券通“南向通”正当其 时。1500
注:投资者主要涉及到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企业等。图1愦券“北向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债券通主页、Wind数据整理
开放愦券通“南向通”的时机相对成熟其一,债券通“北向通”业务已取得 显著成效。一是参与债券通“北向通”的机构投资者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12 月,“北向通”业务机构投资者数量已 达2352家。其中,全球前100家资产管理公 司中有75家参与了“北向通”业务,服务 范围覆盖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二是交易 量显著增长,持仓量不断增高。2020 年11月,“北向通”单月交易量创下历史 新高,达到4850亿元;全年累计交易量 4.81万亿元人民币,月均交易量达到4010 亿元,同比2019年大幅增长了 82.74%,是开通首月14.8亿元的271倍(见图1、图2)。
其二,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2020 年,银行累计结售汇顺差1587亿美元,银 行代客累计涉外收付汇顺差1169亿美元。2020年年底,外汇储备余额32165亿美元,
12752
201901 201902 2019Q3 201904 202001 2020Q2 202003 202004
图2 201&-2020年“北向通”每季交易矍
数据来源根据债券通主页、Wind数据整理
同比增1086亿美元,连续8个月保持在3.1万亿至3.2万亿美元之 间,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对于 推动跨境资本均衡流动,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将会起到积极 作用。
其三,资本市场开放体系更趋完善。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 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稳步开放证券投资,先后推出了 QFII (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FI1 (人民币合格机构投资者)、RQD1I (人民币合格境内机
57
金融实务F勵NCIAL PRACTICE
图3近年Q D丨丨额度变化情况
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整理
构投资者)、基金互认等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国家外汇管理 局于2019年取消了QFII、RQFI1投资额度及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2020年9月,又启动了新一 轮QD1I额度发放,且累计增加了 127亿美元的额度(见图3),同时将分别扩大上海、北京、深圳 合格境内有限合伙(QDLP) /投 资企业(QDIE)的试点规模,以更全面、更有效地满足境内投资 人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
其四,内地对中国香港地区 债券投资的空间仍较大。根据人 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 国际化报告》,“证券投资业务 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在促进 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p中国香港是我国对 外债券投资第二大目的地,截至 2020年6月末,我国对中国香港 地区债券投资62.6亿美元,相比 2019年增加了 18亿美元。但是,中国香港地区占我国对外债券投资的比重相比2019年和2015 年却分别下降了 0.7和1.8个百分点,对中国香港地区债券投资也
仅占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总量的
0.29%。因此,债券“南向通”
的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内地
和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联系。
其五,我国对宏观审慎调节
参数进行了相应调整。自2020年
12月起,我国将金融机构跨境融
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调降
至1,将境内企业放款的宏观
审慎调节系数由0.3调升至0.5,
将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
数由1.25调降至1,向市场发出了
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信号,这也
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市场对人民币
汇率的预期。
债券通“南向通”对锒行的机遇
及相关对策建议
政策前瞻
资本市场对外投资政策。
债券通“南向通”指的是境内投
资者投资于中国香港银行间债券
市场。债券通“南向通”旨在构
建便捷可控的“走出去”制度框
架和通道,允许境内投资者自主
选择多种交易结算安排,通过内
地与中国香港的债券市场基础设
施或商业银行等多种渠道,投资
到债券市场。目前,中国资
本市场对外投资政策已有QDII、
RQDII、QDLP等,债券对外投资
仍采用额度和审批管理。债券通
“南向通”在管理上是否会突破
上述业务实行的额度管理,值得
期待。
南向通交易规则。笔者预
计,债券通“南向通”可能会结
合“北向通”的机制和结算规
则,以及QDII业务的额度管理
规则,通过香港金管局C M U、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所/上海清算
所、电子交易平台、交易中
心本币交易系统等主体来进行,
并通过外汇交易中心来实现额度
管控,结算的路径或与“北向
通”相反。
银行的发展机遇
一是可丰富投资品种,拓展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债券“南
向通”的开通,将会拓宽境内商
业银行的投资渠道,形成更为丰
富、多元的投资。一方面,境内
商业银行可更好地满足自有资金
的期限错配需求和流动性管理需
求,进一步优化收益结构并增强
资产流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丰
富银行公、私理财投资的大类品
种配置,吸引公、私投资者通过
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业
务。以往,境内居民想投资
债券只能通过QDII、收益互换等
方式,因需要交纳一定的业务费
用,最终会降低投资者的综合投
资收益。而“南向通”开通后,
投资者可直接通过商业银行投资
债券。境内商业银行则可根
58
中W外i l: MAR 15, 2021
据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按照 一定的风险评估机制,选择 的高收益债券,定制一定规模的 定向理财计划。这将有效扩大境 内商业银行的全球理财投资范 围,使其能通过调配境内外的投 资市场,为投资者寻求更高的理 财投资价值。
二是支持境内企业到发行离岸债券。目前商业银行会 用自营资金去投资境内企业在境 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公开或 定向债券,一来变相为存量客户 提供授信,二来提高商业银行发 行承销的成功率。随着这几年境 内企业不断拓宽直融渠道,以及 离在岸债券市场的利率错配.不 少境内企业会选择在利率市 场好的情况下去发行离岸债券。而发行债券成功是否,需要 依赖承销机构的销售能力。随着 债券通“南向通”的开通,不少 境内的商业银行、投资机构有渠 道去购买债券,从而可大大 提高境内企业在发债的成功 率。这也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债券 市场的发行、承销、托管等业务 机会。
三是自贸区银行可借助FT 账户体系参与该部分的资金结算,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体系化服 务。境内投资者的投资货币一般 是本币,而债券市场目前发 行大多为外币。2015年以来,人 民银行试点自由贸易账户(即FT 账户),2019年年末,又将该政 策复制到广东地区。在该账户体 系下,境内商业银行可
以参与境 外汇率市场的汇兑结算。广东毗 邻港、澳地区,试点资格银行可 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抓住汇兑的机会,为境内投资者投
资提供结算、汇兑全流程服务。
对策与建议
一是抓住业务发展机遇。债
券“南向通”有利于境内证券、
基金、理财、资产管理等类型企
业“走出去”,通过参与跨境投
资做大做强。境内商业银行应抓
住业务机遇,从业务源头切入,
为企业提供包括外汇政策咨询、
账户开立、资金清算、利率和汇
率风险管理等综合服务方案,从
而实现综合效益的捉升。鉴于债
券“南向通”相比QD1I对时效性
的要求更高,境内商业银行需要
加大科技系统投入,实现银行内
部系统与交易中心系统的有效对
接,满足精细化和量化配置管理
要求。
二是要加强境内商业银行部
门间的协同。在债券“南向通”
业务开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
境内商业银行内部资源调配、业
务协同、服务联动和信息共享。
境内商业银行的金融同业部、资
产托管部、国际业务部、金融市
场部、投资银行部、科技等部门
都要加强协同,在客户获取、联
动营销、方案制定、项目审批等
方面形成合力,围绕客户的综合
需求,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同
时,要建立完善的债券投资
风险管理体系,前、中、后台要
紧密协同、明确分工,做好包括
调查、评估、准入、存续、风险
预警、风险处置在内的全流程管
理,以便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
债券发行人以及交易对手出现风
险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管理流
程进行紧急处置。
三是要加强境内外的联动。
境内商业银行要提高债券投资的风险管控和价
值识别能力。对在中国香港有布局的境内四大行及
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言,更要发挥其境、内外
联动的优势,通过其驻港机构协助其境内机构识别
有价值的标的,并根据风险模型评估出投资系数,
再由境内机构揭示投资标的情况、风险,进而为境
内有投资需求的高净值客户定制理财计划,综合利
用境内外债券市场,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对于在中
国香港没有机构的境内商业银行,则要加强银行同
业合作,丰富代理行渠道,通过代理行在债券配
置、市场法规、资金清算等方面提供的支持,
提升自身的债券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四是研究离岸金融衍生品创新业务,解决境
内投资者风险规避的需求。债券通“南向通”开通
后,投资者面临着离/在岸汇兑差异的汇率风险,
客观上需要通过在离岸市场开展衍生品业务来规避
风险。境内银行可加强与境内投资者的沟通,借助
F T账户参与离岸市场的衍生品交易,满足客户的
避险需求。商业银行需加强联动境内外机构,研究
衍生产品创新,更好地帮助境内投资者规避汇率风
险;同时,要形成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梯队并建立良
好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
五是加强内地监管机构与港、澳地区监管机
构的沟通,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备忘录。随着粵港澳
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建设的推进,建议中国香港、中
国澳门监管机构将人民银行推行的F T账户纳入托
管账户准入体系,以便于两地银行开展离/在岸资
本账户托管的合作。现阶段,港、澳地区对于当地
发行的债券、股票募集资金均要求托管账户必须开
立在当地,这带来两个问题:其一,当地的开户审
核较繁琐,其二,不少投资者存在在岸管理离岸资
金的需求。随着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深化发展,
港澳地区与境内的账户也存在一体化的需求,但离
在岸市场又客观存在不同的汇率、利率;而借助自
贸区自由账户来隔离与内地的资金,可适度避免对
国内造成太大的冲击。圏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国际业务部
5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