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无止境,但读书要有境界。境界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爱学习的或读书者要经过读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读书的第一重境界。进入这重境界,就能在读书时静下心来,守着心灵的宁静,耐得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文化多元、思想多变、环境多样,如何保持清醒头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非常重要。有的领导者,在人生的起步阶段,默默无闻、资历尚浅,常常能够耐得住寂寞、认真读书。及至学有所成,应酬渐多,读书时间渐少,开始以工作忙、没时间等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想再专门的读书时间、安静的读书地方、良好的读书氛围,使自己真正的静下来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必须把握好一个“静”字,即需要具备“三静”。一是静地。即到安静的地方读书。如关门谢客读书,或到图书馆、资料室去读书等等。钱钟书曾经说过:读书做学问如果老想着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文化多元、思想多变、环境多样,如何保持清醒头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非常重要。有的领导者,在人生的起步阶段,默默无闻、资历尚浅,常常能够耐得住寂寞、认真读书。及至学有所成,应酬渐多,读书时间渐少,开始以工作忙、没时间等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想再专门的读书时间、安静的读书地方、良好的读书氛围,使自己真正的静下来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必须把握好一个“静”字,即需要具备“三静”。一是静地。即到安静的地方读书。如关门谢客读书,或到图书馆、资料室去读书等等。钱钟书曾经说过:读书做学问如果老想着
身处闹市,什么都想去凑热闹是不可能静下心来的。孙犁也曾经说:“文人宜散不宜聚。山居静处,方能出成果。”他们讲的都是潜心读书需要安静之地的道理。二是静时。即到安静的时间读书。如利用夜深人静或早晨别人未起床时读书等等。这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因而读书的最佳时间也有所不同。如国画大师范增先生习惯于早晨五点钟起来读书,几十年如一日,因为每到这个时间,他的思维就习惯于进入读书的境界。胡适先生则习惯于夜间读书。在他看来,关起门来夜读别有一番情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赏心悦目!秉烛夜读、红袖添香的雅致更是为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静夜读书让人沉静、深刻,夜间时间充裕,可以静心读长篇巨著,这是许多读书人的切身体会。三是静心。即要具有宁静而平和的心态。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骚动的心,无论幽居深山,隐于古刹,还是夜深人静之时都无法平静。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是静心读书的大敌。有不少领导者沉湎于名利之争,希望在短时间内功成名就,难免心浮气躁。对这种人而言,书籍只能是装潢门面的工具而不是追求个人境界的阶梯。而心态平和之人才能在世界的喧嚣中独守心灵的宁静,才能真正把寂寞当作人生最美的境界,并通过读书磨练自己的心性。养成平和的心态才能宠辱不惊,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静心读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以平和之心静心读书的事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建国以
后,因为是名人的关系,季羡林先生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每天有许多人来,弄得心烦意乱,啼笑皆非,想安心用整块的时间读书做学问是不可能的。期间,他成了“不可接触者”,除了蹲牛棚外,在家里也是门可罗雀,正好静心读书治学,《罗摩衍那》译文八巨册就是那个时候的成果。以后,家里又是门庭若市,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终日马不停蹄。怎么办?他就挖空心思的利用好时间的“边角废料”。在会前、会后,甚至在会中,梳理读书后的观点,构思或动笔写文章。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在自行车上,特别是在步行的时候,脑子里更是思考不停。因此,只有像季先生那样保持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告别浮躁,拒绝诱惑,远离尘嚣,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才能静心读书。同时,静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又有助于平和的心态养成。古人说“开卷随处净土”、“静心莫如读书”、“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便是慧了”。正因为如此,明代诗人于谦曾有“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诗句。这些讲的都是读书能够静心,静心才能读书的道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二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读书的第二重境界。进入这重境界,读书不仅能坐下来,
还能读进去,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读书到了这一境界,就能以苦为乐,欲罢不能。列宁读书时,专心致志,对周围的一切都理会不到。有一次,他的几个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在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无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个小时之后,他读完预定要读的一章,才抬起头来,三角塔轰然倒塌。要达到列宁那种凝神静气、聚精会神、旁若无人的读书境界,从主观上讲,一要入景。这里所指的入景,其一是要进入书中的世界,就是要进入书籍所写的时代背景。读书要走入书中描写的情景之中,认真地体味书中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站在书中人物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二,是要把读书当作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读书人就是风景的自然组成部分。辛弃疾曾有“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诸多的诱惑、诸多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醉心读书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的背后,隐含着对于知识、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二要入情。即要对书籍产生欲罢不能、难以割舍的感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结识一位品格高尚的新朋友,常常怀有心心相印,相见恨晚之感。于谦曾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诗句。林语堂曾经说过:“到思想相近的作家,犹如到
读书到了这一境界,就能以苦为乐,欲罢不能。列宁读书时,专心致志,对周围的一切都理会不到。有一次,他的几个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在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无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个小时之后,他读完预定要读的一章,才抬起头来,三角塔轰然倒塌。要达到列宁那种凝神静气、聚精会神、旁若无人的读书境界,从主观上讲,一要入景。这里所指的入景,其一是要进入书中的世界,就是要进入书籍所写的时代背景。读书要走入书中描写的情景之中,认真地体味书中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站在书中人物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二,是要把读书当作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读书人就是风景的自然组成部分。辛弃疾曾有“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诸多的诱惑、诸多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醉心读书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的背后,隐含着对于知识、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二要入情。即要对书籍产生欲罢不能、难以割舍的感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结识一位品格高尚的新朋友,常常怀有心心相印,相见恨晚之感。于谦曾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诗句。林语堂曾经说过:“到思想相近的作家,犹如到
文学上之情人,心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蛹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又说:“若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侵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便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正因为如此,苏东坡读庄子,犹如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情不自禁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这与“一见倾心”的爱情是同一个道理。三要入理。即要深刻理解、细细体味书中蕴含或揭示的道理。读书最根本的目的是悟出道理,自己是否同意这些道理,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在该书或此类书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从客观上讲,读书要真正读得进去,首先要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好的书,如果读者不感兴趣也很难读得进去。一个人不喜欢读书,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一个真正想读书的人,就一定能够到自己感兴趣的书,也一定会想办法培养对某类书的兴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讲的是读书需要勤与苦。事实上,天下读书成名的人都是以读书为乐,并不感觉读书的苦,甚至沉湎其中以为至乐。这是因为,真正对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才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以苦为乐。张元济有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天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快乐的体验。梁启超读书最讲趣味,他在1922年所作的演讲《学问之趣味》中指出:“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
种元素名为‘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因此,他主张读书做学问要符合兴趣,以趣味始,以趣味终。其次要合需求。即读书要契合读者的需求。人之所以能专注于读书,正是因为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每个人对读书的需求各不相同。周恩来总理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很高的精神境界,而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改变生存的环境、人生的命运;有的人是为了孤独寂寞时的消遣;有的人是为了高谈阔论时的装饰;有的人是为了在处世行事时增长才干;有的人把读书当成塑造气质、养生的途径;有的人把读书当成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的老师等等。天生就爱读书的人毕竟是少数,对读书现实的需求才是许多人读书的原动力,也是长期坚持读书,逐渐养成习惯,使读书成为个人生活方式的持久动力。再次要合氛围。即读书需要一定的氛围,“孟母三迁,择邻而学”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环境影响人、氛围感染人的道理。在一个鼓励读书、肯定读书、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的氛围里,更有利于领导者潜心读书。在这种情况下,读书不再是关起门来自己读,除了与作者进行神交外,还有利于把读到的知识梳理、概括为自己的观点与人交流,通过交流把一个人的读书扩展为大家的读书。英国作家肖伯纳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那么彼此交换后,每个人至少有两
种思想。”这种互动式的集体读书不仅是领导者个人读书成果的有效展示,有利于激发领导者个人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别人分享读书成果,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信息,迅速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同时,集体读书学习本身也会给领导者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或推动领导者潜心读书。
应当强调的是,读书一旦读到这重境界,就能读出兴趣、读出情感、读出道理、读出习惯,就能不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读书。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商、图书馆、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顾千里在暑气难耐的夏天也坚持读书。胡适专门将上厕所和电车里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读书。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记载,有人赠其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因为该书尺寸较小,能够放入衣袋中,平时不读,只在上厕所和乘电车时阅读,他将这本书一个月时间读完。
应当强调的是,读书一旦读到这重境界,就能读出兴趣、读出情感、读出道理、读出习惯,就能不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读书。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商、图书馆、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顾千里在暑气难耐的夏天也坚持读书。胡适专门将上厕所和电车里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读书。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记载,有人赠其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因为该书尺寸较小,能够放入衣袋中,平时不读,只在上厕所和乘电车时阅读,他将这本书一个月时间读完。
第三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读书的第三重境界,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进入这重境界,虽然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绝,当领导者读到一定的高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度。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境界。
那么,怎么才算是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呢?一是要把握精髓,运用自如。蒙恬曾经说过:“我这人博览书,但是阅后即忘。”他从来不死记硬背书中的死知识,而是善于把握书中的精髓,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曾经有这样一段描述:大敌当前,张三丰临阵交给张无忌一套拳法,教完一遍,问:具体的套路还记得多少?回答:还记得一半。于是,又教了一遍,问:还记得多少?回答:还记得十之有三。教完第三遍,问:还记得多少?回答:全忘了!于是临阵对敌,运用自如,所向无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生搬硬套,灵活运用才是根本。读书更是如此,不能为读书而读书,关键是要从读书中把握精髓、学到方法、得到启示。因此,读书的价值在于启迪智慧,开拓思维,使人学会思考,让知识成为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只有从书中掌握的不再是死知识,而是悟出了天地间的道理,掌握观察事物、改造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径,才算是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众所周知,主席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但他酷爱读书,古今中外的书籍给予了他许多军事方面的启示,正是通过读书悟到了天地间的道理,才使他指挥了千军万马,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长达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是最爱读的书之一,《资治通鉴》他读了十七遍。读书万卷,博古通今,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他于1938年初开始,夜以继日地撰写《论持
久战》,当时的陕北春寒料峭,警卫员为了让安心写作,弄了一盆炭火,放到脚边。过了一会儿,警卫员忽然闻到一股烟味,赶忙跑到屋里,发现的两只棉鞋正在冒烟,赶忙跑过去脱掉棉鞋,弄灭火星。棉鞋已烧焦一大片,却全然不知。二是要融会贯通,自成体系。即在长期的阅读中逐渐形成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对某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知识有了系统掌握,成了某一个方面的专家,而不是无所不知的杂家。苏轼曾经说过:“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深处书海之中,更需要具有选择的智慧。读书要想有所成就,最忌讳不成体系的乱读一气。因而,读书需要选准方向,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许多读书有大成者都是终生喜欢阅读同一类或几类书,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拓展知识面,从“精”而“博”,“精”和“博”结合,相得益彰,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既不急于求用,也不急于求成,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像郭沫若、季羡林这些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也莫不如此。而大多数领导者读书,因为工作或研究的需要,往往集中一段时间,钻研一个问题,待时过境迁,就对此类书籍不再关注,甚至逐渐遗忘了。真正学有所成爱读书的领导者则这方面的毛病比较少,如同志终生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并从中悟到许多道理,形成了对历史事实的独到见解,得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益启
示。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学大师,更是与其具有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的品质密切相关。1947年季先生曾写过一篇论文,用汉文和英文发表。但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和相关书籍有限,文中有几个问题自己并不满意,耿耿于怀四十多年。一直到1989年,有了新的资料,又写了一篇,解决了论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心中十分欣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要选好一个或若干相关专业的书籍作为努力方向,锲而不舍,终生以之,必能达到常人所难以达到的境界。三是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书籍之所以能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因为通过对古今中外书籍的阅读,可以了解大量的信息,使读者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开阔,做起事来想得周全、方法得当。也就是说,读书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意味着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开阔。眼界开阔,就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眼光、历史眼光,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从全局、长远认识和把握问题,善于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比较借鉴中开拓创新。“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的眼界,他看到的是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永远只是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孩子”,这是牛顿的眼界,他的视线无边界,而自己只是一个发现科学点滴的孩子。思路开阔,就是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书籍,了解不同的作者对同一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从各种各样的方法中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路就在读书之中,没有对大量书籍知识的阅读就不可能有
丰富的思路。胸襟开阔,就是有海纳百川、宽宏包容的气度。因为读书多,掌握信息量大见多而识广,站得高看得远,胸襟自然开阔。同时,由于在读书的过程也是与不同的作者交流思想的过程,其中不乏对立和冲突,使领导者逐渐变得越来越有涵养,自然能够容人容物。四是要超凡脱俗、气定神闲。读书读到这重境界,读书人由于书籍的长期浸润身上所体现出的渊博知识,高雅气质,不凡谈吐,才思敏捷,做事专注,解决问题得体,就会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仰慕、欣赏、敬佩、亲近、向学之情。喜欢读书的领导者身上所自然洋溢的高雅脱俗、温文而雅、雍容华贵的气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读书是世界上最好的营养品、美容品。同时,读书追求心态平和,潜心钻研,这也契合了中国传统医学倡导的养生之道,即心平而气和,心态平衡则身心协调,自然延长了生命的周期。这也是许多大学问家能够长寿的重要原因。而生命周期的延长,人生阅历则更加丰富,阅读的书籍更多,逐渐变得世事洞明,做事从容不迫、气定神闲。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长期坚守,但更要实现读书养心与读书养身有机结合。
读书要达到这三重境界,需要结合个人兴趣和需求,选准读书方向,采取正确读书方法,读思结合,读写相补,读行合一,注重交流,不求功利,长期坚持,必有所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