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君散文《唐明皇游金堂三学山考》
孙成君散文《唐明皇游金堂三学山考》
在整理金堂旧志工作时,打开尘封的金堂历史卷帙,我们发现一件令金堂人惊喜的史事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创造了中国辉煌历史的大唐皇帝唐明皇登临了金堂县三学山,并写下了缭绕着帝王大气而豪气干天的瑰丽诗章。
一、唐明皇登三学山并题诗
乾隆十六年《金堂县志》的艺文志这样记载:“唐明皇幸蜀游三学山题于盘托石上——拔地峰峦秀,排空殿阁斜。云供数州雨,树现九天花。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长松拂星汉,壹壹是仙搓。”
遗憾的是,乾隆十六年《金堂县志》为手抄本,时代久远,其中不免错讹。笔者认为上面的记述就有几处错讹的地方。其一,“盘托石”,当为“盘陀石”。“盘陀”是书面文言词语,“形容石头不平的样子”(《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嘉庆本《金堂县志》写三学山该石,就是用的“盘陀”二字。其二,“壹壹”当为“壹”,“壹壹”没有意义,第二个“壹”字,为“”字之讹,属于形近错讹。“壹”读作“yīn yūn”,意思是“气混沌不外泄貌。朱俊声通讯定声:…壹,作氤氲,气凝聚充塞之状‟”(《汉语大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易》中亦有“天地壹,万物化醇”的说法,《说文>>中也说“也,从凶,从壶,不得泄。易曰…天地壹‟”。其三,“搓”,当为“槎”,意思是“竹筏、木筏。如北周庾信《杨柳歌》'六槎一去上天池,织女支机当见随'”(同上)。与唐明皇同朝代的著名诗人韦庄亦有诗曰:“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见《
全唐诗& #8226;698卷》)。久居成都的宋朝大诗人陆游也写下了“断崖幽洞白云深,缥渺仙槎无古今”的优美诗句(见《陆游诗全集》)。
通过以上校注,我们很容易读懂唐明皇的这首五律。稍微难懂的末句,是写三学山上的长松如仙人的竹筏一般在烟雾蒙蒙、云涛渺渺的祥瑞之气中穿行。整首诗描述了三学山的挺拔与俊秀,山上庙宇的巍峨与灵气。
二、唐明皇登三学山有机会
唐玄宗天宝年间,社会繁荣,文学鼎盛,国力强大,四方来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时代。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掀起了动摇李唐王朝的轩然大波。“渔阳鼙鼓动地来”,官军大败,众多城池失守,沉浸于的京城长安岌岌可危。唐明皇于天宝十五年五月“乙未(十三日)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见《旧唐书& #8226;玄宗下》),从此,大唐天子玄宗皇帝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史书美其曰“幸蜀”。“丙辰(六月初四),次(驻扎)马嵬驿,……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命力士赐贵妃自尽”(见《旧唐书&
#8226;玄宗下》)。
一路上风尘仆仆,历尽艰辛,终于于七月“庚辰(二十八日),车驾至蜀郡,扈从官吏军士到者一千三百人,宫女二十四人而已”(见《旧唐书& #8226;玄宗下》)。到达成都半个月后,唐玄宗才知道太子李亨在北方的武灵已经称帝。于是自己心安理得的当上了太上皇。
到第二年“九月,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丁卯(二十三日),上皇发蜀郡”(见《旧唐书& #8226;玄宗下》)。
从上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入蜀”,到次年的十月二十三日“发蜀郡”,唐明皇在成都安安稳稳的住了一年零八十五天。这段时间,虽然北方战事频仍,但是捷报频传,而处于大后方的四川,百姓安家,商贾乐业,仍然是一片莺歌燕舞的天府之国的繁荣景象。而作为“无官一身轻”的太上皇可以不必为国事拘役,完
全有了机会逍逍遥遥地寻胜览景了。
就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当作于秋天。而唐明皇在成都停留的时间里,有两个秋天,一个是当年入蜀的秋天,一个是第二年即将“天旋地转回龙驭”的秋天。而从诗歌里流露的情绪来看,不应该是逃之夭夭时,爱妃新去后的作品。当是第二年秋天,看到了唐王朝再续的曙光之时,写下的这寄情山水的篇章。
三、三学山会吸引唐明皇来游
唐明皇时候的金堂县,“县治驻今龙威乡新生村”(1994年本《金堂县志》),从“唐咸丰二年(671年)
建制金堂县”时,到唐明皇幸蜀,金堂县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属百年古县了。
成都到三学山道路通达。成都到三学山山麓,属一马平川的川西平原,路无险隘。离三学山脚仅十余里,就是汉代即有的著名古渡韩滩古渡。“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刺史罗尚弃城(成都)顺沱江经金堂峡而逃。东晋朱龄石分军讨伐成都谯纵,经由此水路”。(1994年本《金堂县志》)到唐时已是水陆交通要冲,成都至金堂早有闻名的“小川北大道”。况且成都到金堂依旧道,亦不足百里。
三学山是久负盛名的,早在唐明皇出生前50多年编修的《隋书》里便有了这样的记载,“金泉,西魏置县厖,有昌利山厖”,昌利山,即三学山。在唐明皇幸蜀250年后成书的《太平寰宇记》里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述:“栖贤山(三学山)在县东北一十三里阴引道。李八百昔游此山,遂有栖贤之号。山侧有一洞,莫知所去。又有石庵一所,内有牡丹存焉厖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可见三学山在唐宋已是名山了。
山是名山,佛道文化同样闻名。尤其是道教历史最为久远。道教创始人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分设二十四治,其中就有昌利山治,在唐明皇时代叫昌利观,同时还有鸿都观。嘉庆《金堂县志》有这样记载:“鸿都观,在栖贤山厖观唐宋人题壁则由来久矣,旧迹当在八百年前。”照此推算,即是唐明皇时候则有题壁存在。而佛寺也不晚,宋《舆地记胜》说:“唐智炫法师始创”,前人对此有充足理由证明“唐智炫”是“隋智炫”之误,说明三学山在隋朝就有了佛寺。嘉庆《金堂县志》也说“自隋唐以来已有之”。
名山、名观、名寺,自然吸引游人,达官显贵、真人高僧、文人墨客来游甚众。隋朝高僧智炫就题有十八句五言古诗《游三学山》,唐朝著名诗人初唐四杰王勃也曾来三学山,写下了《游梵宇三学寺》。与唐明皇同时代的高僧鉴源大师来三学山讲经时“号为胜集,日供千人粥食”(见《宋高僧传》),当时盛况可见一斑。稍后于唐明皇的前蜀后主王衍也曾携太后、太妃游三学山,《资治通鉴》载“同光三年(925年)九月,蜀后主与太后、太妃游厖汉州(金堂时属汉州)三学山而还”。
这样一个引人胜地,对于唐明皇来说,应该是极有吸引力的了。
四、唐明皇秉性尚道、好诗、乐游
李唐皇族追宗溯祖,以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为先祖,自建国以来则极力推崇道教,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就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到唐玄宗时代对道教的推崇尤甚。开元十年(722年)正月,“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到开元十九年(731年)五月,又下诏令五岳各置老君庙一所。此后还多次下诏要求州郡修建老君庙。更为突出的是,对道家学说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唐玄宗把道教推到国教地位,纳入科举体系,以“道举”选取官吏;同时把《老》、《庄》、《文》、《列》颁行天下,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掀
起学习道家学说的热潮。同时,唐玄宗也极其尊重修道之人,《全唐诗》收录了他65首诗歌,其中有六首为送道人诗。
唐明皇好作诗,刘毓盘《词史》中说:“玄宗皇帝好诗歌,精音律,多御制曲”。《全唐诗》收录的帝王诗歌,唐明皇名排榜首,名排第二的武则天也比他少十八首,而其他则寥寥。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而唐玄宗的开元、天宝,又是唐诗的鼎盛时期。当然,这跟把诗歌与科举联姻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也不无道理,正是唐玄宗对诗歌的爱好,才使唐诗发展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极致地步。
唐玄宗极好游乐,时常率宫妃大臣外出游乐,游乐时常以诗记游,《全唐诗》中就收录了李隆基的宴游诗二十八首,占了所收录的百分之四十三,几近一半。与唐玄宗同时代的大诗人有许多与他同游的应制诗,更是一个很强的佐证。
尚道、好诗、乐游的唐明皇到有着很深道教文化渊源的三学山游乐且题诗,当是情理中事了。
五、唐明皇在蜀中四处游乐
唐明皇在蜀中四处游乐的史事在正史中确实鲜见,但是,在其他文献中却有较多记载。
明《蜀州名胜记》说“唐明皇登青城山,于长生宫住辇,故《志》谓长生宫为玄宗别殿。”
本书还记载:(新津县)“南一里,有修觉山,神秀禅师庐于此,唐明皇驻跸,为题'修觉山'三字。”
宋《舆地纪胜》云:“玉真公主入蜀,居天仓山,其后羽化,葬于山侧。明皇幸蜀,开冢视之,仅存冠履。”
清乾隆《增修崇庆州志》介绍本县的“忙城”中说:“明皇入蜀,往青城山,跸于此。”
由此推见,乾隆十六年《金堂县志》的“唐明皇幸蜀游三学山题于盘托石上”并非空穴来风。
六、关于“盘陀石”
“在三学山上寺后,园净穹窿,不假椎凿,唐人曾刻诗其上,明蜀藩建无量塔,以石为址,字迹遂湮”。(见嘉庆《金堂县志》)
明朝所建“释尊无量宝塔毁于明末兵燹,断塔残石,纵横满地”。(1994年版《金堂县志》)
2004年在原释尊无量宝塔旧址(即盘陀石上)复原明“释尊无量宝塔”,盘陀石已没入地基以下。
以史为据,探究既往,拭去历史的尘埃,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金堂将更加熠熠生辉。一马平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