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精选15篇)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精选15篇)
一、 读一读,做一做。
小鹿的玫瑰花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
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 ‘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1.选择正确条案。
白的意思有: A.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B. 清楚 C.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①这玫瑰你白栽了。(______)
②这次考试他交了白卷。(________)
③老师的问题他没有听明白。(_______)
2.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小鹿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改成“几个月过去了,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概括(谚语、俗语、格言都可以)。
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墩怎么读
《孤独的小螃蟹》节选
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场音乐会,松鼠要到台上去表演唱歌。
小松鼠想:“上台表演,一定要打扮的很美才行呀,我怎么打扮才好呢?”
小松鼠来到了花园里,她看到了绿绿的小草。小松鼠想:“我用小草编顶帽子,戴在头上一定
很美。”
小松鼠刚要去摘小草,小草说:“ ________
1.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有___句话。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音乐会      一(_____)帽子    一(____)花园
3.用“    ”画出小松鼠想摘小草的原因。
4.文中的小草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
B.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C.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人交朋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短文中的狐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同步阅读。
祖国的宝岛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台湾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的美称。它的山岭上,林木茂盛,四季常青,地下有几十种矿藏。台湾还有着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1.台湾岛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它在祖国大陆的________。
2.下面的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
A.米的世界    B.煤炭之乡    C.水果之乡    D.东方糖库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台湾真是祖国的宝岛”?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外阅读。
揠(y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这个人想到的帮禾苗长得快些的办法是什么?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2.这个人“揠苗助长”的原因是(  )
A.禾苗长得太快,这个人想让禾苗长得慢一些。
B.禾苗长得太慢,这个人想让禾苗长得快一些。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会事与愿违。
B.做事不用遵循任何规律,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六、 阅读理解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第2小自然段有(____)句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