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 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是什么意思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7、屠惧,投以骨。 屠户很害怕,就把担中的骨头扔给狼。
8、贫者语于富者曰。 穷和尚向富和尚告诉了自己去南海的想法。
9、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0、易之以百金。 用百金来交换。
11、有时朝发(于)白帝。 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急不可待。
13、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楚王?
14、受地于先王。 从先王那儿接受继承了土地。
15、醒能述(之)以文者。 酒醒以后能够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
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岳阳楼的上面镌刻上唐代和当今名人的诗词歌赋。
四、定语后置。定语本应放在名词中心语的前面,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临时置后。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马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餅。 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
5、尝贻余核舟一(枚)。 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桃核雕刻的小船。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啊。
7、有地隐然而高。 有一块隐隐约约比较高的地。
8、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有一方洼陷下去的长方形的水池。
9、听其言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听他宏辩的言论,看他秀伟的容貌。
文言文被动句。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都很关爱士卒,士卒也都愿意被他命令。
8、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