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文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文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学
2018年是一个全新的一年,高考文科考生除了要做好备考之外,不妨了解一下一些大学的信息哦。那么,福建省文科生考了550分能上什么大学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福建文科550分能上的大学,仅供考生参考。
福建文科550分能上的大学
高校名称
所在地
录取批次
高校平均分
中国农业大学985211研
北京
本科一批
550
北京林业大学211研
北京
本科一批
550
北京中医药大学211
北京
本科一批
55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本科一批
545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本科提前批
554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11
北京
本科一批
552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本科一批
549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本科一批
555
东北师范大学211研
吉林
本科提前批
545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本科一批
55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
本科一批
554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
本科提前批
547
南京理工大学211研
江苏
本科一批
552
江南大学211
江苏
本科一批
553
南京农业大学211研
江苏
本科一批
545
中国药科大学211
985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江苏
本科一批
554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本科一批
549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本科一批
547
安徽大学211
安徽
本科一批
552
福州大学211
福建
本科一批
553
南昌大学211
江西
本科一批
551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本科一批
549
郑州大学211
河南
本科一批
54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1研
湖北
本科一批
545
武汉理工大学211
湖北
本科一批
555
华中农业大学211
湖北
本科一批
548
湖南师范大学211
湖南
本科一批
549
湖南师范大学211
湖南
本科提前批
553
汕头大学
广东
本科一批
548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与农业部、水利部和北京市共
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中国农业大学。经过百年发展和积累,中国农业大学形成了特鲜明、优势互补的生命科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在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
师资力量
据学校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61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70人、副教授 (含副研究员)806人。研究生导师119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47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 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6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 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人。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位列国家“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再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8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包括教授238人、副教授525人;有博士生导师229人,硕士生导师6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__”人选1人,有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