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风俗的对比分析
摘要: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各国的节日风俗是约定俗成的,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相互间又彼此融合,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的春节与圣诞节,清明节与万圣节,七夕节与情人节,三组重大节日的对比研究,体现了风俗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中西方,节日,对比研究
古人云:“入国而问风俗”,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节日风俗又是这个迷人世界中的奇葩,它以独特的风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了一座彩缤纷的大花园和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民族之光于眼前,寓社会人生于瞬间,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对比中西方节日文化,领略其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是饶有兴趣的。
一、中国的春节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
春节: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
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圣诞节: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彌撒”的缩写。彌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來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与春节一样圣诞节也表示新的一年即将到来。12月25日这一天,各教会都会分别举行崇拜仪式。天主教与东正教举行圣诞弥撤,新教举行圣诞礼拜。有些教会的庆祝活动从午夜零点就开始。除崇拜仪式外,还演出圣诞剧,表演耶稣降生的故事。如圣诞聚会: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种歌样PARTY。一种友情,亲情,爱情聚会的好时光。戴着圣诞帽,唱着圣诞歌,
说说大家的圣诞愿望。圣诞大餐:圣诞节作为一个隆重庆祝节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圣诞节火鸡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当然还有姜饼、糖果等等了。圣诞卡: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的祝愿的话。报佳音:圣诞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圣诞树: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圣诞老人:当然是圣诞节的主角了。据说他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
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如今,圣诞老人已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仅是过圣诞节时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欢庆新年时不可缺少的人物。
二、中国的鬼节与西方国家的万圣节:
鬼节: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又称鬼节,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
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
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盆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寒衣节十月初一,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西方国家的万圣节:
万圣节: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为“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据说,早在公元前,住在英伦三岛、爱尔兰、法国一带的凯尔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为残废和黑暗之神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晚上,他们预备了许多美味佳肴,让善良的鬼来吃,还有旷野的山丘上燃起篝火,让明亮的火焰招来善鬼,驱走恶魔。这可能是鬼节的最早形式了。后来,“鬼节”又与基督教相结合,成为圣徒们的一个传统节日,并改称为“万圣节”,时间定于每年的11月1日。以后,这一节日逐渐从欧洲传入北美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这一天不论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尽其所能的作怪,而不会招致异样的眼光。大部份的家庭会在院子里摆上几棵南瓜或是和真人一般高的稻草人,并且在窗户上装饰小小的南瓜灯或是挂上一副骷髅;有些人也会在前门上方挂些蜘蛛网。爱热闹或是有年轻人在家的家庭则会举办化妆舞会,或是将家里装饰成鬼屋!当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的衣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他们有的披上漆黑的长衫,骑着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单装鬼;有的戴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不少孩子手中还提有一盏南瓜做成的灯在月光照耀下,他们来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Trick or Treat"恶作剧还是请客,如果有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有时就把人家门上的拉手涂上东西,或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都非常乐於款待这些天真浪漫的小客人。所以当夜消逝时,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回到家里。
三、中国的“七夕”与西方国家的情人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了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如: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有的地区还组织“七会”,各地区的“七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被共认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有一个极富有浪漫彩、最受情侣们欢迎的节日,这就是每年2
月14日举行的情人节。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那时恺撒已经死去百年了,暴君Claudius当政。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于是整个罗马便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就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再一次显示了残暴面目——将修士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敢于与暴君斗争的人,渐渐地使得2月14日成为一个节日---情人节
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情侣烛光晚餐这是情人节中情侣们较固定的节目,也是商家们招揽生意的卖点之一,有的西餐厅更会以烛光助兴,增加节日的浪漫气氛。有的情侣也会两人在家中亲之下橱为心爱的人做一顿饭,两个人在餐桌上点着蜡烛感受浪漫气氛,女的做饭,男的洗碗更是幸福一幕。在情人节这天互送礼物必定也是固定节目。情侣们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很多情人都会以这一天收到情人的礼物为荣,有的女生更会收到很多的礼物,因为作为一位大众情人,拥有较多的追求者是她们最满足和值得骄傲的一天。许多年轻人在这一天更多的会选择巧克力配鲜花,这是最甜蜜的搭配,在外国更有细心的女生会用香皂为心爱的人调刻精细的礼品,她们也会亲自制作甜味的浓情朱古力。一些年龄大点的情侣,他们就显得较为实在,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礼物再配鲜花。如送一些女人喜欢的香水、手袋、项链,甚至于在这一天送名贵的钻石戒指和名贵小车也有。
当然还有如我国傣族的泼水节与巴西的狂欢节,美国的感恩节与我国的重阳节等一些节日存在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当然中西方国家的节日各有千秋也有着相融相通,我们应该以吸收西方节日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眼光去看待中西方的节日,去对待它所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融,也不断的碰撞,互相渗透,这是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