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漳州市2020-2021学年(下)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一个土一个于
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存在于形象中,但不容易察觉,因为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B.“木”字具有木头、木料等潜在的形象,使人们容易联想到树干和与之相关的叶子。
C.“树”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以比“木”更能体现夏日树木枝叶繁茂的特点。
D.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是因为“树”与“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
2.下列各项中的分析,不属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中的“素月”是诗人高洁形象的写照。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是孤高品格的象征。
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可以“以动衬静”。
D.“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常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圈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这地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如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疤,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节选自鲁迅《祝福》)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打皱的脸”“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以细节描写来写柳妈的外貌,生动传神又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情感。
B.许多人对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这说明了大家对祥林嫂很关心,对她的不幸遭遇也非常同情。
C.祥林嫂听信柳妈的话,把自己辛苦做工挣得的工钱十二元鹰洋拿去捐了门槛,说明封建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影响之深。
D.“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神态描写表现祥林嫂捐门槛后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5.柳妈这一人物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6~8题。
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
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家,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选,便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黛玉把花具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带一顿饭功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
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注]《会真记》:指《西厢记》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宝玉深知《会真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他还是偷偷阅读,表明了宝玉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B.宝黛两人都喜欢《会真记》,一个称赞“真真这是好书”,一个“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说明他俩有着共同的审美情趣。
C.黛玉为落花建花冢,把落花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体现她了对落花的怜惜,也从侧面表现她对生命高洁纯净的追求。
D.本文综合于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既生动地刻画了宝黛两人的性格,又巧妙展现了他们的情感世界。
7.本文开头对景物的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8.本文中宝玉与黛玉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文学作品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