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
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得到,而且不止一个。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
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土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个土一个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类社会中,地缘基于血缘,并与血缘密不可分。“生死于斯”的地域固定了人和地的因缘。
B.以血缘关系构建的体,人口到一定程度,就不能集居,因为养活体的土地需要不断扩大。
C.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由此可见,我们的籍贯和姓来自我们的父亲,这就是“血缘”。
D.离乡漂泊的人只能费尽心思插进其他已经存在的社,而一般不能独立自主地成长为新的社。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血缘上的亲疏表现为地域上的靠近,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可见“地”的关联派生了社会关系。
B.土地报酬递减律限制了人口繁殖引起的向内的精耕,并进而逼迫社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耕地。
C.乡土社会中地缘缺乏独立性,无法自主构建形成合力的社。基于血缘的地缘构成现象在乡土社会非常显著。
D.乡土社会中地缘脱离血缘、从而形成两者分离的情况相当少见。在乡土社会,居住年限并不十分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分封制时期的诸侯国是基于血缘的稳定社会,血缘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而当时的地缘则是血缘关系的投影,且两者密不可分。
B.当代中国的特乡村中,新时代农民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诗意田园生活,农民工开始返乡安居,达到了血缘和地缘的合一。
C.加拿大有很多地名与欧洲有关联,可见人们在离开欧洲来到北美后,仍然保持与原来乡村的血缘的联系,从而否定空间的分离。
D.自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因当时中国乡土社会血缘关系的强大,无法有效融入,从而形成了繁衍至今的客家人。
 
 
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D(A原文为“在稳定的社会中”B原文为“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C因果倒置)
2. (3分)A(A原文为:“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前后关系颠倒。)
3. (3分)B(血缘与地缘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当代中国的特乡村不是原始状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