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侵蚀沟)施工方法
工程内容包括:综合治理侵蚀沟3条,治理措施包括石笼谷坊17座,石笼护岸1832m,秸秆填沟503.8m²,柳编护沟1866m²,整地工程3.68hm²,过水涵洞1处及植物措施。
第一节沟道治理工程
1土方工程
(1)施工测量
进场后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施工区范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进行边线及高程放样。
(2)施工清理
对测量出的清理范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围内的全部有碍物,范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
(3)土方开挖
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4)开挖阶段及顺序
a)沟道的开挖,应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岸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b)在开挖工程开始前,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在开挖边坡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理工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果的疏导和保护措施。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c)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必要时,按监理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d)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开挖前,应会同监理进行以下各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2石笼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施工工艺
a)坡脚的定线:由测量组根据中间弃渣场用地资料或者公路用地资料测量用地边线,在允许用地范围内根据防护施工图并结合现场实际测设出防护边坡坡脚线。为确保边坡防护工程美观,坡脚线应尽量顺直。
b)基底开挖:钢筋石笼防护工程坡脚应臵于稳固地基上,因此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清理坡脚处植被、虚渣,开挖基底平台并整平夯实,使基底大致平整稳定,大块的孤石应予以清除。一个土一个于
c)钢筋石笼的制作:在需防护的边坡附近挑选较平整的场地加工钢筋笼。单个钢筋笼尺寸为200×150×100cm,钢筋采用Φ12的Ⅱ级钢。网格间距为10×10cm,交叉点采用焊接连接。
d)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制作完毕,经检查合格后用卷杨机配合人工安放就位。为了确保石笼
防护工程安全、稳定,底层需水平设臵两排钢筋笼,厚度2米。钢筋笼分层从一端往另一端放臵,或者是从最低处开始放臵。相邻钢筋笼须连接稳固后方可向笼内填石,且不影响后续钢筋笼的安臵和连接、填石。相邻钢筋笼间的连接采用φ10Ⅰ级钢筋焊接。
e)钢筋材质要求:钢筋笼采用Φ12的Ⅱ级钢,钢筋笼间的连接采用φ10Ⅰ级钢筋,所使用钢筋须有厂家的材质合格证明资料,且进场后工地试验室应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f)填石:填石应尽量选用块径较大的石块,特别是靠近石笼边部的石块,其块径应大于网孔孔径。施工时石料应有选择性的分层填筑,每层靠近石笼边部人工选择块径较大石块码砌,再回填内部石块,必须分层填筑密实。
g)石块质量要求:要求石质坚硬,不易破碎或水解。不允许使用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片石和风化石、泥岩等石料。
3无纺布铺设
(1)无纺布的铺设方法
a)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恰当留有变形余量。
b)长丝或短丝无纺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缝合和焊接几种方法。缝合和焊接的宽度一般为0.1m以上,搭接宽度一般为0.2M以上。可能长期外露的无纺布,则应焊接或缝合。
c)无纺布的缝合
一切的缝合必须要继续举行(比方,点缝是不允许的)。在堆叠之前,无纺布必须堆叠起码150mm。最小缝针距离织边(资料暴露的边缘)至少是25mm。
d)热风焊接是首先的长丝无纺布的连接方法,即用热风对两片布的连接瞬间高温加热,使其部分达到融熔状态,并立即使用一定的外力使其牢牢地粘合在一起。在潮湿(雨雪天)天气不能进行热粘连接的情况下,无纺布应采取另一方法一缝合连接法,即用专用缝纫机进行双线缝合连接,且采用防化学紫外线的缝合线。缝合时最小宽度10cm,自然搭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热风焊接时最小宽度为20cm。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