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江西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提琴的美感,一如夜晚的河流,无声无息地流tǎn),如时光和记忆一样qiāo)入人们的心灵。
B. 他是纯然一副chún)朴自然相,故无须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拌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
C. 它咆xiào),它奔藤,冲起的雪白浪头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
起浩浩荡荡,凶涌澎bài)。
D. 我蹑手蹑脚地从藏身的地方走出去,可就是在这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jiá)然而止,鸟和雏鸟全部都没了zōng)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淌”读作“tǎng
B.羁拌——羁绊;
C.“湃”读作“pài
故选D。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    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    、一道鸿沟两边是完
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    ,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A. 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
B. 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
C. 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
D. 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第一空是说两种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毫不相同,应该选“截然不同”,排除AB选项;
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
篱笆:是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木头,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
第二空是说两者之间有巨大的阻挡与不同,应选“屏障”,排除D选项;
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
第三空意在说明阅读的好处,应该用“草长莺飞”比较合适
寥: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
喧嚣:意思是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
第四空应与“荒凉”相映衬,选择“寂寥”更加恰当;
故选C。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 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 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始。
【答案】A
【解析】
【详解】B.成分残缺,应该在“中国教育”后面加上“的百年之路”;
C.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是因为”;
D.语序不当,应将“协同推进”放在“周密计划”后面。
故选A
4. 下列填人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____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A. 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花枝招展的意思
B. 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 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 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解此题,需揣摩前后文的意思,出应衔接的关系。本题上
文是谈尊称里面都含有“令”的现象,下文“原来……的意思”有解释或回答的意思。因此,“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一句,可承上文对现象提出疑问,又与下文的回答紧密连接。故选B
5. 某班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 甲:我认为交友要讲原则。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就体现了管宁的交友原则。
B. 乙:我认为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言行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C. 丙:我认为交友要真诚。诚信是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D. 丁:我认为交友应重志趣。伯牙与子期志趣相投,结为至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商之魂,为政之要”与交友无关,因而,偏离议题。故选C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 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 “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6. C    7. 诗人表面上写的是松树,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小松自小生长在草丛之中,直到长大以后才被人发觉,诗人是托物讽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出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没有体现活泼可爱的性格;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己超过蓬高(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等到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张吴兴八岁,齿亏,先达知其不常,故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③,自参上流。诸人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 仁祖曰: 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8.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年(    )        (2)戏(    )        (3)咸(    )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氏之庐也。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0. 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答案】8.    (1). 年龄    (2). 逗弄    (3). 全、都   
9. (1)这是何家的房子。
(2)就好像人的眼睛有瞳孔,如果没有它眼睛就不会明亮。   
10. 示例1:我最喜欢何晏。何晏从小就聪明,深受曹操喜爱,当他知道曹操想要收他为义子的时候,他聪明地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志向,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示例2:我喜欢谢仁祖。谢仁祖为人谦逊,面对众人的夸奖时,没有被冲昏了头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原句: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年:年龄;
(2)原句: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戏,逗弄;
(3)原句:大家都在赞扬他。咸:全,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重点词:庐:房子。
(2)句重点词:譬如:如同,好像;瞳子:瞳孔;明:明亮。
【10题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题型。任选一个并说明理由即可。
示:1:我最喜欢张玄之。因为张玄之比较聪明,而且幽默。别人拿他掉牙的事情开玩笑,说他嘴里开了狗洞,他机智地回答说这是为了让你们能够从这里出入。
示例2:我最喜欢徐孺子。徐孺子虽然年幼,但是却十分明白事理。别人问他月亮如果没有遮挡,会不会很明亮。但是他却机智地以人的瞳孔做比喻来阐述道理。
【点睛】译文:
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掉了牙,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说:“你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玄之应声回答:“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出入。”
谢仁祖(谢尚)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谢鲲)带着他送客。此时谢仁祖已经是聪明颖悟
、应答敏捷的上流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坐中的颜回呀。”谢仁祖答道:“坐上没有孔子,怎么能区别出颜回呢?” 
徐孺子九岁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三)默写(6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岳(岱宗夫如何》中表现杜甫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感叹时光消逝、花儿凋零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_____,_______”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身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