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九位功勋卓著的赵姓名人
历史上九位功勋卓著的赵姓名⼈
“”
投稿
在宋朝时期,有⼀本中国古代幼⼉的启蒙读物叫《百家姓》,它起源于吴越地区。由于当时的宋朝皇帝姓赵,所以就
以“赵”姓开头,以四⾔诗句的⽅式,将我国的姓⽒逐⼀排列出来。由于它句句押韵,因此诵读起来是朗朗上⼝,也因为如此,才流传⾄今。
今天,赵⽒宗亲主编赵英雄就来给⼤家说⼀说历史上的赵姓九⼤名⼈。在2019年的⼈⼝普查中,赵姓⼈⼝在当今中国的姓⽒中,排⾏第7名,约占全国汉族⼈⼝的3%。
湖南旅游景点推荐
据史料记载,赵姓的来源是这样的:
舜帝将“嬴”姓赐予伯益(颛顼帝孙)后,⼜把⾃⼰的姚姓的⼥⼉嫁给了他。伯益有个叫“造⽗”的后代,为周穆王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下了⼤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西洪洞)赐给他,从此,造⽗⼀族就称为赵⽒,造⽗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
赵姓在北⽅地区是常见的姓⽒之⼀。在历史上,赵姓名⼈也⾮常多。
⼀、千古⼀帝秦始皇:赵政。
共青团之歌歌词⼀、千古⼀帝秦始皇:赵政。
他是秦朝的建⽴者及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运筹帷幄,歼灭六国统⼀四海。虽然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但不得不承认他统⼀中国后的诸多贡献:
1,结束战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统⼀⽂字,⽅便各地通过⽂字进⾏交流,奠定了中国的⽂化基础;
3,统⼀了度量衡及货币,在全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有利商业的发展。
enemy什么意思4,统⼀了驿道,规范了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流通和⽂化交流。要是就造句
5,进⾏先进的⾏政划分,完全避免了藩国之间征战不休的弊端。
⼆、东⽅六国⼋名将:赵奢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流程虽然他是赵武灵王的⼉⼦,但他成⼈之后的⾝份,只是⼀个征收⽥租的⼩官吏。他为⼈公正不阿,得罪了很多达官贵⼈。因此,他深得民⼼。后来,他加⼊军队后,最著名的功绩就是击败了军事⼒量强⼤的秦国。当时,秦国的国⼒最为强盛,赵奢却能以⼩击⼤,为国家⽴下了赫赫奇功。
三、“纸上谈兵”:赵括
在⼤将廉颇被秦国⼤将⽩起打败后,当世名将乐毅的⼤⼒推荐下,赵王也开始重⽤他了。只是,⽩起的实⼒太强,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将赵国的军队包围起来了。这次战役使赵国损伤惨重,有40万⼈被杀。从此,实⼒被严重摧毁的赵国就⼀蹶不振了。⽽这⼀战的赵国指挥官正是赵括。当时,国⼈计算机软件系统
都埋怨他“纸上谈兵”⽽打了败仗。其实,这是冤枉他了。
在“长平⼤战”之前,赵括多次去考察过实际地形。并且,在他和部下被秦军包围、切断粮草之后,他们还能坚守46天,这也说明了赵括并⾮是夸夸其谈之辈。但是,当时的赵国根本不敢和秦军长期对峙,朝野上下都想速战速决,所以廉颇第⼀次战败之后,赵王就⽴即换掉了他。⽽赵括虽然已经被秦军围住,也只能主动出击去寻战机了。
在实⼒悬殊太⼤的情况下向敌军出击,⽆疑是以卵击⽯,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但赵括⼜不能违背赵王
的旨意,所以就只有背上⼀⼝⼤⿊锅。
四、南越国创建者:赵佗
赵佗是秦朝恒⼭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也是南越国第⼀代王和皇帝,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赵佗奉命挥师南下,⼀举平定和统⼀了岭南。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他苦⼼经营着南越⼤地,创建了地⽅政权——南越国,使南越⼤地的百姓安居乐业。南越国的历史⼀共有93年,他在任的时间就长达近70年之久。他在任时,积极发展岭南的社会经济,拓展对外贸易,并开辟了海外交通的航线,使南越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三国完美⼈物:赵云
三国常⼭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字⼦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赵云先后救出陷⼊敌阵的简雍、糜竺、⽢夫⼈、刘禅等⼈。刘备得益州后,赵云以霍去病的故事,曾⼒劝刘备将所得的⽥宅归还百姓,以此来拉拢⼈⼼。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以众寡不敌,退回了汉中。他曾以数⼗骑拒曹操⼤军,被刘备誉为“⼀⾝都是胆”。补充阅读:北宋开国功⾂赵普家族世系
赵云的能⼒对刘备和蜀汉政权的意义是不⾔⽽喻的,因此,在刘备临终前郑重嘱咐了赵云:
“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勿负朕⾔。”
这些话的表⾯意思,是让赵云照顾刘禅,实际上,是刘备在暗⽰赵云:他⽇若是刘禅被奸佞之⾂威胁,赵云便可以凭此
这些话的表⾯意思,是让赵云照顾刘禅,实际上,是刘备在暗⽰赵云:他⽇若是刘禅被奸佞之⾂威胁,赵云便可以凭此遗诏⾃主决断采取措施。这⽆疑是给了赵云极⼤的权⼒。
六、⼤宋王朝创建者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河北涿州,⽣于洛阳夹马营。948年,投奔到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幕下,屡次⽴下战功。郭威称帝后建⽴了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到周世宗时,赵匡胤官⾄殿前都点检。960年,赵匡胤以“镇定⼆州”的名义,谎称契丹联合北汉⼤举南侵,继⽽领兵出征发动了“陈桥兵变”。最后,他黄袍加⾝,代周称帝,建⽴了宋王朝,定都在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赵匡胤提倡⽂⼈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位英明睿智的皇帝,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位佼佼者。
七、《⾦⽯录》作者:赵明诚。
字德甫,密州诸城(今⼭东诸城龙都街道)⼈,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著名⾦⽯学家、⽂物收藏鉴赏⼤家及古⽂字研究家,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娶回著名⼥词⼈李清照。夫妻⼆⼈同⼼协⼒,致⼒于⾦⽯研究与收藏。崇宁四年(1105年)⼗⽉授鸿胪少卿。⼤观元年(1107年)三⽉,赵挺之去世,遭到奸相蔡京的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因此受到株连。赵明诚和李清照从此屏居青州乡⾥⼗⼏年。本⽂转载⾃赵⽒宗亲,作者赵英雄。
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宗建炎元年(1127年)起知江宁府。宋⾼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知湖州时,不幸病逝于途中的建康。
⼋、赵匡胤⼗⼀世孙书法家:赵孟頫
赵孟頫,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字⼦昂,号松雪道⼈。南宋末⾄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
⾄元⼆⼗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历任集贤直学⼠、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等职。累官翰林学⼠承旨、荣禄⼤夫。但风⾻依然的赵孟頫并没有借机攀爬,反⽽抓住机会申请外补,远离⼤都。去世后,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敏",故称"赵⽂敏"。著有《松雪斋⽂集》等作品。
赵孟頫博学多才,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在绘画上,他开创了元代时期的新画风,被称为"元⼈冠冕";亦善篆、⾪、真、⾏、草书,尤以楷、⾏书著称于世。赵孟頫的书风柔媚飘逸,笔法圆熟,被称为“赵体书”,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家"。因此,他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书圣当之⽆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