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互文的修辞手法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互文的修辞手法
作者:刘再鹏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7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时,常常会碰到一个让学生头疼的问题: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多数情况下,互见出现在上下两句之中。”①“在文言文中,尤其是在诗词或文学性较强的散文中,古人常常故意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放在两句或一句中的两个地方,意在避免词语的呆板和单调,增强语势,用比较经济的文字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翻译时只有前后互相拼合、互相补充,才能使意思完整。这种现象叫做互文见义。”②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它的基本意思是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上文里含有对镜,下文里含有当窗,两个词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补充,就构成了互文。用简明的话说,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
        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在理解它时,要把上下文
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综观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有几十处,概括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1.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朝晖夕阴。(同上)
        3.岸芷汀兰。(同上)
        1“去国怀乡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例2“朝晖夕阴联系下文气象万千来看,意思应是朝晖夕阴朝阴夕晖是互文。例3“岸芷汀兰,指岸边和小洲上的小草和小花,而不是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小花
        (二)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例如:
        4.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5.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4我们应理解为: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如将此句解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不符合逻辑,大错特错了;例5秦时明月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其中互文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这类用法非常普遍。例如: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8.西和诸戎,南抚夷越。(《隆中对》)
        9.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同上)
        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同上)
        1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1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6“千里万里互相呼应,彼此隐含,指千万里;应理解为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的景象。7“受任奉命互补,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互补,两句合起来是在打了败仗、正是国家处与危难之中的时候奉命接受了重任。8“西互补,互补,诸戎夷越互补,合起来应理解为团结、安抚好周围的少数民族。就是搞好。例9“宅里堂前相呼应,寻常见几度闻相呼应,应理解为(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家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里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前只闻歌而不见人。例10“将军壮士互相隐含,即战死的有将军也有壮士,归来的有气象万千的意思壮士也有将军。如果翻译成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逻辑上讲不通。应该翻译成将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例11两句相互包含,它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例12“扑朔迷离互文见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是难以区分雄雌的,以喻木兰已女扮男装,不易被认出是女性了。并非像教材注释上说的扑朔者为雄,迷离者为雌”③,如果那样,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将无法解释。例13“将军都护互文见义,自然无情,怎会偏偏只冻住将军的角弓,只让都护的盔甲冷得穿不上呢?显然,这句诗应
理解成天很冷,将士们的角弓都拉不开,盔甲也难以穿上。14“湖光山使鸟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15意思是不因﹝的好坏﹞和﹝的得失﹞而或悲或喜。例16 “谈笑往来构成了互文,应译成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不学无术之人
        (四)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
        1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这是四个相关的句。如果把文句割裂开来,就会误解为木兰每去一处只买一样东西,哪有这样机械呢?仔细一想,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正确的理解是(木兰)到处去买出征的器具,表现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作者把它分开来写,是为了诗句的整齐和音调的和谐。
        需要指出的是,互文作为一种古汉语的修辞手法,在今天不一定要求学生去运用,但是,因为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在现代汉语中互文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如神出鬼没、东奔西跑、莺歌燕舞、门当户对、摧枯拉朽、暴风骤雨等。因此,掌握好互文的修辞手法,对于学
习、研究古代汉语,甚至运用现代汉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锡龙,唐作蕃,何九盈,蒋绍愚.《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北京:商务印书馆,884
        [2]侯云龙:《文言文知识表解》.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5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