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常⽤中药⽅剂歌诀中医医院急诊科常⽤中药⽅剂⽬录
1.⼀贯煎(《续名医类案》)
⼀贯煎中⽣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阴虚胁痛此⽅良。
2.⼆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
⼆陈汤⽤半夏陈,苓草梅姜⼀并存;利⽓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珍。
3.⼆妙散(《丹溪⼼法》)
⼆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膝添;痿痹⾜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蠲。
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九味羌活⽤防风,细⾟苍芷与川芎;黄芩⽣地加⽢草,发汗祛风⼒量雄。
5.三⼦养亲汤(《韩⽒医通》)
三⼦养亲祛痰⽅,芥苏莱菔共煎汤;⼤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姜。
6.三仁汤(《温病条辨》)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叶存;加⼊滑⽯渗湿热,⾝重胸闷属湿温。
7.三物备急丸(《⾦匮要略》)
三物备急巴⾖研,⼲姜⼤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急救先。
8.⼤青龙汤(《伤寒论》)
⼤青龙⽤桂⿇黄,杏草⽯膏姜枣藏;太阳⽆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9.⼤建中汤(《⾦匮要略》)
⼤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姜参饴糖;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痛强。
10.⼤承⽓汤(《伤寒论》)
⼤承⽓汤⽤硝黄,配以枳朴泻⼒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
11.⼤柴胡汤(《⾦匮要略》)
⼤柴胡汤⽤⼤黄,枳芩夏芍枣⽣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理效⽆双。
12.⼤黄牡丹汤(《⾦匮要略》)
⾦匮⼤黄牡丹桃,冬⽠仁⼜加芒硝;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13.⼩青龙汤(《伤寒论》)
⼩青龙汤桂芍⿇,⼲姜⾟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14.⼩建中汤(《伤寒论》)
⼩建中汤芍药多,桂枝⽢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虚劳腹痛服之瘥。
15.⼩陷胸汤(《伤寒论》)
⼩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苔黄腻脉浮滑。
16.⼩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汤和解功,半夏⼈参⽢草从;更加黄芩⽣姜枣,少阳为病此⽅宗。
17.⼩蓟饮⼦(《济⽣⽅》)
⼩蓟饮⼦藕蒲黄,⽊通滑⽯⽣地襄;归草⿊栀淡⽵叶,⾎淋热结服之康。
18.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天台乌药楝茴⾹,良姜巴⾖与槟榔;青⽪⽊⾹共研末,寒滞疝痛酒调尝。
19.天⿇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天⿇钩藤⽯决明,栀杜寄⽣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鸣。
20.五苓散(《伤寒论》)
五苓散治太阳腑,⽩朮泽泻猪苓茯;桂枝化⽓兼解表,⼩便通利⽔饮逐。
21
.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
五淋散治⾎热淋,归草栀芍⾚茯苓;脐腹急痛⼩便涩,研末煎服⽔道清。
忡
22.⽌嗽散(《医学⼼悟》)
⽌嗽散桔草⽩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23.升⿇葛根汤(《阎⽒⼩⼉⽅论》)
阎⽒升⿇葛根汤,芍药⽢草合成⽅;⿇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良。
24.贝母⽠蒌散(《医学⼼悟》)
贝母⽠蒌花粉研,陈⽪桔梗茯苓添;呛咳咽⼲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25.丹参饮(《时⽅歌括》)
⼼腹诸痛有妙⽅,丹参砂仁加檀⾹;⽓滞⾎瘀两相结,瘀散⽓顺保安康。
26.乌梅汤(《伤寒论》)
乌梅丸⽤细⾟桂,黄连黄柏及当归,⼈参附⼦川椒姜,温脏泄热⼜安蛔。
27.六君⼦汤(《太平惠民和剂局⽅》)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理⽓。
28.六味地黄丸(《⼩⼉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益肝肾,⼭药丹泽萸苓掺。
29.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茴⾹;⽞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兼尝。30.⽟⼥煎(《景岳全书》)
⽟⼥煎⽤熟地黄,膏知⽜膝麦冬襄;肾虚胃⽕相为病,⽛痛齿衄宜煎尝。31.⽟屏风散(《医⽅类聚》)
⽟屏组合少⽽精,耆朮防风⿍⾜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32.⽟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液汤中耆葛根,鸡⾦知味药花粉;饮⼀溲⼀消渴证,益⽓⽣津显效能。33.⽢草泻⼼汤(《伤寒论》)
半夏泻⼼配连芩,⼲姜枣草⼈参⾏;⾟苦⽢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半夏泻⼼加重草,主治⽓痞腹中鸣。
34.左⾦丸(《丹溪⼼法》)
左⾦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35.龙胆泻肝汤(《医⽅集解》)
龙胆泻肝栀芩柴,⽣地车前泽泻偕;⽊通⽢草当归同,肝经湿热⼒能排。36.四妙勇安汤(《验⽅新编》)
四妙勇安⽤当归,⽞参银花⽢草随;清热解毒兼活⾎,脉管炎证此⽅魁。37.四君⼦汤(《太平惠民和剂局⽅》)
四君⼦汤中和义,参朮茯苓⽢草⽐。
38.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可回阳。39.四磨汤(《济⽣⽅》)
四磨汤治七情侵,参领乌及⿊沉;磨汁微煎调逆⽓,虚中实症此⽅寻40.归脾汤(《济⽣⽅》)
归脾汤⽤参朮耆,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龙眼⾁,煎加姜枣益⼼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
能医。
41
.⽣脉散(《医学启源》)
⽣脉麦味与⼈参,保肺⽣津⼜提神;⽓少汗多兼⼝渴,病危脉绝急煎斟。42.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瘀少腹时作痛,祛瘀⽌痛效⾮常。43.⽩头翁汤(《伤寒论》)
⽩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秦⽪备。
44.⽩虎汤(《伤寒论》)
⽩虎汤清⽓分热,⽯膏知母草⽶协。
45.⽠蒌薤⽩半夏汤(《⾦匮要略》)
⽠蒌薤⽩加⽩酒,胸痛彻背厥疾疗。再加半夏化痰结,功⼒⼜更胜⼀筹。46.半夏⽩术天⿇汤(《医学⼼悟》)
半夏⽩术天⿇汤,苓草橘红枣⽣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47.半夏泻⼼汤《伤寒论》
半夏泻⼼配连芩,⼲姜枣草⼈参⾏;⾟苦⽢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48.半夏厚朴汤(《⾦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姜共煎服;痰凝⽓聚成梅核,降逆开郁⽓⾃舒。49.地黄饮⼦(《黄帝素问宣明论⽅》)
地黄饮⼦⼭茱斛,麦味苍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薄荷姜枣服;喑厥风痱能治之,⽕归⽔中⽔⽣⽊。
50.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地黄;倍⽤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51、当归补⾎汤《内外伤辨惑论》
当归补⾎重黄耆,⽢温除热法颇奇;耆取⼗份归⼆份,阳⽣阴长理奥妙。
52、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回阳救急⽤六君,桂附⼲姜五味并;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53、⽵叶⽯膏汤《伤寒论》
⽵叶⽯膏汤⼈参,麦冬半夏⽢草承;再加粳⽶同煎服,清热益⽓津⾃⽣。
54、⾎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府当归⽣地桃,红花⾚芍枳壳草;柴胡芎桔⽜膝等,⾎化下⾏不作痨。
55、阳和汤《外科证治全⽣集》
阳和汤擅治阴疽,⿅⾓胶和熟地依;⽢草⿇黄姜桂芥,煎时杯酒勿忘记。
56、导⾚散《⼩⼉药证直诀》
导⾚⽣地与⽊通,草梢⽵叶四味同;⼝糜淋痛⼩肠⽕,引热渗⼊⼩便中。
57、麦门冬汤《⾦匮要略》
麦门冬汤⽤⼈参,枣草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益胃⽣津宜煎烹。
58、苇茎汤《备急千⾦要⽅》
苇茎汤⽅千⾦存,桃仁薏苡冬⽠仁;瘀热在肺成痈毒,热泻脓除新⾃⽣。
59、杏苏散《温病条辨》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痰化病⾃痊。
60、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
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61、⾝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膝红花没药草,通络⽌痛⼒量雄。
62、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沙参麦冬扁⾖桑,⽟⽵花粉⽢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咳最堪尝。
63、补中益⽓汤《脾胃论》
补中参草朮归陈,耆得升柴⽤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虚下陷亦堪珍。
64、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耆归芎,桃红⾚芍加地龙;半⾝不遂中风证,益⽓活⾎经络通。
65、良附丸《良⽅集腋》
良姜⾹附等分研,⽶汤姜汁加⾷盐;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并蠲。
66、阿胶鸡⼦黄汤《通俗伤寒论》
阿胶鸡⼦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决明茯神络⽯藤,阴虚风动此⽅保。
67、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阴来仔细看;夜热旱凉⽆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68、苓桂术⽢汤《⾦匮要略》
苓桂术⽢化饮剂,健脾⼜温膀胱⽓;饮邪上逆⽓冲胸,⽔饮下⾏眩晕去。
69、⾦铃⼦散《素问病机⽓宜保命集》
⾦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煎;⼼腹诸痛由热郁,降热开郁痛⾃蠲。
70、炙⽢草汤《伤寒论》
炙⽢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仁襄;⼼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71、参附汤《正体类要》
⼜有参附合为剂,回阳救脱挽危亡。
72、参苓⽩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
参苓⽩术扁⾖陈,⼭药⽢莲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73、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姜薄荷煎汤服,消散疮毒肿有功。
74、济川煎《景岳全书》
济川归膝⾁苁蓉,泽泻升⿇枳壳从;阴虚⾎弱肠中燥,滋阴补⾎便⾃通。
75、真武汤《伤寒论》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朮附加⽣姜;少阴腹痛寒⽔聚,悸炫瞤惕急煎尝。
76、桃核承⽓汤《伤寒论》
桃核承⽓⽤硝黄,桂枝⽢草合成⽅;下焦蓄⾎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77、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汗正宜⽤。
78、桂枝茯苓丸《⾦匮要略》
⾦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共粉丹;等分为末化蜜丸服,活⾎瘀症块散。
79、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四逆散中加芎⾹,枳实易壳⾏⽓良;⽅名柴胡疏肝散,⽓闷胁痛皆可畅。
80、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
⽒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8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
逍遥散⽤当归芍,柴苓朮草加姜薄;疏肝解郁兼理脾,调经⼋味丹栀着。
82、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
凉膈硝黄栀⼦翘,黄芩⼲草薄荷饶;再加⽵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83、通窍活⾎汤《医林改错》
通窍全凭好麝⾹,桃仁⼤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芍药,表⾥通经第⼀⽅。
84、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咳⿐涸⼜⾝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85、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6、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神参⽢草朮⼲姜。
87、萆解分清饮《丹溪⼼法》
萆解分清⽯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尝,淋浊流连⾃可除。
88、银翘散《温病条辨》
银翘散主上焦疴,⽵叶荆蒡豉薄荷;⽢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89、⿇黄附⼦细⾟汤《伤寒论》
⿇黄附⼦细⾟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邪寒外解不伤阳。
90、⿇黄汤《伤寒论》
⿇黄汤中⽤桂枝,杏仁⽢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汗服之宜。
91、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仲景旋覆代赭汤,半夏参草⼤枣姜;噫⽓不降⼼下痞,健脾祛痰治相当。
92、清营汤《温病条辨》
清营汤治热传营,⾝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连⽵,丹麦清热更护阴。
93、清暑益⽓汤《温热经纬》
清暑益⽓西洋参,⽵叶知草与荷梗;麦冬⽶斛连⽠翠,暑热伤津此⽅能。
94、清瘟败毒饮《疫疹⼀得》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叶并;犀⾓⽞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95、羚⾓钩藤汤《温病条辨》
羚⾓钩藤茯菊桑,贝草⽵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96、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解表保安康。
97、葶苈⼤枣泻肺汤《伤寒论》
葶苈⼤枣亦泻肺,⾏⽔祛痰喘⾃息。
98、犀⾓地黄汤《备急千⾦要⽅》
犀⾓地黄芍药丹,⾎升胃热⽕邪⼲;斑黄阳毒皆可治,热⼊营⾎服之安。
99、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膈下逐瘀桃牡丹,⾚芍乌药⽞胡⽢;川芎灵脂红花壳,⾹附开郁⾎亦安。100、藿⾹正⽓散《太平惠民和
剂局⽅》
藿⾹正⽓腹⽪苏,⽢桔陈苓朮朴具;夏曲⽩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