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
作者:金文琴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8年第01期
        文本解读
        课文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主要写了战争年代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饮水思源,不忘恩情,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的事。通过本文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文章脉络清楚,第1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2自然段交代了挖井的主要人物和挖井缘由。第3自然段写了乡亲们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来纪念。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外,还要求掌握两个新偏旁——心字底和广字头,认识新笔画“横折弯”。本篇课文的朗读要求是能够读好长句子,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阅读策略探析:
        从一年级上册要求“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到一年级下册要求“在出课文中明显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做出简单推断”的能力,整个过程是根据深浅程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的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本文的阅读能力训练主要聚焦在“出课文中明显信息”上,但课文又在此基础上给我们增加了一定难度,文中不少句子比较长,因此在信息之前要先让学生疏通文本,读好长句子。首先要关注文中带有轻声的词语以及一些陌生的新词,先挑出来读,再放回到长句子中去读。整个阅读过程,以扣题质疑入手,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凸显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全文教学采用板块式推进,重点抓关键语句进行信息整合,自主探究“谁是挖井人”“谁是吃水人”“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三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又分两步走:联系当地环境思考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的原因;对比想象挑水远的艰苦和有水井后的幸福,深入体会乡亲们对的情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两个偏旁;会写“吃、叫、主、江、住、没、以”7个字和“横折弯”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能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饮水思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
        么吗?(出示“红井”图片)
        对,它是一口水井,但这不是一口普通的井,它叫“红井”,因为这个地方成了一处旅游
胜地,每个游客来到这里,都一定要喝上一口这里的井水。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齐读课题,要求断句正确。
        2.板书课题。题目里有三个生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吃、忘、井。认读三个生字。
        3.指读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挖井人”是谁?“吃水人”
        是谁?
        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学生不理解“吃水”的意思,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2.答案藏在课文哪里呢?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把答案画出来。
        3.生字词检查。
        (1)生字卡片认读13个生字。
        指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心”“广”,积累同偏旁的字。
        (2)学习词语。
        单个的生字宝宝认识了,把它们放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吗?(出示)
        村子 时候 住过 地方 乡亲们 立了一块石碑
        师范读,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好轻声。
        指名读,齐读。
        4.交流:“挖井人”是谁?
        (1)你觉得这句话告诉我们主要的挖井人是谁?()
        此处“带领”的几个意思:
        ①在前面带头,使后面的人跟着。
        ②领导或指挥(一人进行集体活动)。
        (2)出示画像。
        师简介的生平。
        (3)结合句子初步理解“领导”“革命”“解放”等词的意思。
        5.交流:“吃水人”是谁?(预设:乡亲们)
        哪里的乡亲们?你从哪里知
        道的?
        指读第1自然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故事发生在____。
        文中的乡亲们是哪里的乡亲们?
        ____的乡亲们。
        三、书写指导
        1.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2.引导比较发现。
        主、住:
        “主”字书写口诀:一长,二短,三最长,竖正中。
        江、没:
        指导重点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重点讲评“氵”的书写弧度。
        引导发现:三点水的字左窄右宽。
        3.师范写“吃”“叫”“以”,生交流书写注意点。
        师重点讲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的间架结构。
        第二课时
饮水思源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里的生字,让我们再来和这些生字打个招呼。(个别读,齐读。)
        出示: 吃水不忘挖井人
        水井 井口 叫声 叫好
        乡亲 亲人 主席 主人
        上面 面前 战士 战友
        二、读悟“挖井”之因
        1.我们知道了这井是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的。那么,为什么要挖一口井呢?
        2.学生汇报,读懂第2自然段第一句。
        (1)指导朗读: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碰到长句子时要注意句子内部的停顿,这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指名读。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师范读,范读的过程中注意加重“没有、很远”这些关键词。生齐读。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打水的辛苦、困难。)
        你从哪里知道的?(没有、很远的地方。)
        (3)想象体会:要是不去那么远的地方打水,会怎么样呢?(生回答)
        师补充:在以前,沙洲坝这个地方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师再出示图片展示缺水的人们生活的艰辛。
        小结:水是如此重要,没有水生活多难啊!
        (4)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挖井的原因。
        (5)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乡亲们,现在这口井挖好了,来,尝尝这又清又甜的井水。
        师随机采访:
        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
        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
        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真是个大好人呀!)
        喝了这口水,你想对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段。
        三、体会“不忘”之情
        1.过渡:沙洲坝的乡亲们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第3自然段。指导朗读,读对停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