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
成都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刀之爱
    ①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侥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⑪“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三月三的唯美句子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文章内容和的心里变化来梳理情节。 
________长大后看到梨农砍梨树,明白真相→________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3)第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横线句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的理解。   
【答案】 1)小时候看奶奶砍枣树,惊悸疑惑;由树及人,内心震撼,懂得人生也需要磨砺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3)迷:三月三奶奶砍枣。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4)奶奶、梨农们砍果树,看似在伤害果树,实则是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是对果树的爱。生活中,爱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例如,父母的责骂痛斥,老师的批评教育,也许在当时会让你感觉难受,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呢? 
【解析】【分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2—5段写小时候看奶奶砍枣树,惊悸疑惑。12—15段由树及人,写内心震撼,懂得人生也需要磨砺。
2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使用了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
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答此题,要了解好作者描写的对象,从句子的描写中到本体,说明其表现梨农砍树的姿态,使用评价语形象”“生动
3指的是三月三奶奶砍枣树;指的是储存养料,以利结果。911段都有对的交代。
4)阅读最后一段文字,抓住承受”“积蓄”“打造等词语,从人在生活应该有准备迎接困难的挑战这方面来理解句子的含意。如: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同时要理解父母的责骂痛斥、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爱。
故答案为:小时候看奶奶砍枣树,惊悸疑惑;由树及人,内心震撼,懂得人生也需要磨砺;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迷:三月三奶奶砍枣。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奶奶、梨农们砍果树,看似在伤害果树,实则是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是对果树的爱。生活中,爱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例如,父母的责骂痛斥,老师的批评教育,也许在当时会让你感觉难受,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呢?
【点评】本题考查情节梳理。解答本题,需要对文章划分段落,再结合具体的段落概括大意即可。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从两个画线句子的内容来看,可以分别从人物描写与修辞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到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救树
毕淑敏
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它为何如此羸弱?
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孪,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我答,你猜得不错。
先生惊,目标何在?
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先生正道,砍树犯法。
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
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1)选文前三段,突出了杨树怎样的特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①③两段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突出它的特点。
2)为了救树和先生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结果怎样?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4)文章结尾写道: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联系全文,说说和先生因为什么而惊叹。
5)从救树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1)羸弱、恹恹、缺乏生机的特点。第段中,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运用拟人、比喻,以正描写突出它的特征。第段中,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把它与旁边的树木对比。从侧面衬托出它的特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