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行动方案
新时代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行动
方案
为推动我县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发展,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0)48号)、《省商务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2020年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总结前期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农村电商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国务院《“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促进农民尤其是中小农户增收致富为目标,加快完善农村电商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搭建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为出发点,依托已有物流服务网络,整合县域快递物流资源,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
致富好项目网络;积极探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不断提升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拓宽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完善农村电商”模式2.0",以“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建设赋能电子商务,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成为全国标杆,引领全国农村电商发展,给全国农村电商带来更多的实践经验。
二、实施原则
(一)规划引领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立足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村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需求,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统筹规划推进,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推动全县电子商务有序发展、集聚发展、特发展。
(二)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示范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全县各项目承办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县政府将切实加强示范引导、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环境改善,充分调动和发挥商贸流通、
电商、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因地制宜
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电子商务与特农业、特旅游等有机结合。打通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推进地方特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就业,推进乡村振兴。
三、工作目标
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的实施,到2022年底,实现全县网络零售额31亿元,增速保持在18%以上;累计建成4个电商专业村(镇)、3个特村(乡、镇);打造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一套具有特的产业振兴模式和经验,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为数字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农村物流末端网络建设,实现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双向共同配送,物流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
(二)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及提升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覆盖率不低于60%,实现“天工之城”核心区块及湖山乡、金竹镇、大柘镇、石练镇四个乡镇全覆盖,打造一批示范站(点);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促进金融服务进村、政务服务进村、生活服务进村。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双向流通体系,重点打造农村产品新型营销模式,优化升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设施建设。
(四)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重点进行产业电商培训和创业培训,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带动返乡创业人员依托电商相关产业链创业发展,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实现创收、增收;针对不同体,开展淘宝、微商、直播等培训课程,培育孵化一批产业、创业电商致富带头人。
(五)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运营体系,开展农产品电商资源对接活动不少于5场;打造以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特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品牌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六)夯实农村电商产业集聚体系,壮大县、乡、村特产业发展,深化电商专业村和电商专业镇建设,创建特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产品。
(七)深入实施电商精准帮扶战略,做好东西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深化服务输出、人才培育、标准输出,实现对口帮扶地区增收,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1.建设县级快递统仓共配中心。(硬件完成时限:2021630日前,运营时限:20221231日)
整合现有邮政、交通运输、第三方物流企业等资源,建设1个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物流统仓共配中心,统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标识,完成快递、物流、仓储等企业入驻不少于3家。共配中心包含标准快递中转仓、共同配送中心等区域,提供快递物流、代收货款、代售配送、仓储配送等服务,实现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双向统仓共配。(责任单位:
县邮政公司,县经济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
2.加强乡(镇)、村级服务站(点)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硬件完成时限:2021630日前,运营时限:20221231日)
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县级快递统仓共配中心为基础,建设不少于9个乡镇级物流处理中心,服务辐射20个乡镇(街道)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120个,服务辐射203个行政村;统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标识,实现包裹揽投功能,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通过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配送体系,开展共同配送的业务,全面实现快递到乡镇(街道)每天配送一次、行政村每两天配送一次,云峰工业园区实现到企业、到户每天配送一次,实现行政村每周3次的揽投频次。降低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解决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及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责任单位:县邮政公司,县经济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街道)
3.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硬件完成时限:2021630日前,运营时限:20221231日)
引进1套农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分转、终端指令发布、数据统计上报等功能的综合管理。重点解决农村物流资源的协调统筹,降低农村物流成本。(责任单位:县邮政公司,县经济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大数据和金融发展中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