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测试题(含答案)
一、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材料二 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三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
(1)这句话中反映的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做的?
(3)这首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什么?
【答案】(1)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起点很低,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十分落后。
(2)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3)“一五”计划中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分析可知,这句话中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起点很低,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十分落后的情况。
(2)依据所学可知,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3)依据所学可知,在我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
2.李明对书上的二幅图片(如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
(2)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3)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答案】(1)时期(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2)浮夸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建设变成数据游戏,造成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适当给分)
(3)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更不能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时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夸风现象盛行;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建设变成数据游戏,造成我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更不能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等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7年,我国就业的职工(主要指在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工作的劳动者)人数达到3205万人,比1949年增加1570余万人,增长率约为206%;同年,全国就业的女职工人数达到328.6万人,比1949年增加268万人,增长率约为54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劳动者就业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答案】(1)特点:就业人数增加;女职工就业人数增长幅度更大;人民多在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就业。
(2)有利因素: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就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大力发展工业或发展棉纺织业);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对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的重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的颁布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957年,我国就业的职工(主要指在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工作的劳动者)人数达到3205万人,比1949年增加1570余万人,增长率约为206%” 得出就业人数增加,多在工厂、学校、,依据“全国就业的女职工人数达到328.6万人,比1949 增加268万人,增长率约为546%”得出女职工就业人数增长幅度更大。
(2)依据材料一中的时间“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有利因素有,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就业,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或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对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的重视;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的颁布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等。
4.阅读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颁布的?
(2)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答案】(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材料题:
小丽同学对一本旧书上的两幅图片(下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一个萝卜如此硕大要用毛驴来拉?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齐天高”“萝卜用驴拉”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2)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答案】(1)“”运动;浮夸风。
(2)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必须及时纠正错误思想。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水稻齐天高”“萝卜用驴拉”的情况发生在“”运动时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成为发动了“”运动,浮夸风盛行;
(2)开放性题目,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必须及时纠正错误思想。
6.
(1)依次说出图中人物的名字:
(2)这几位人物分别被誉为什么?
(3)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答案】(1)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焦裕禄
(2)①铁人②两弹元勋③党的好干部
(3)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
【解析】(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因此图片①中人物是王进喜;图片②中人物是邓稼先;图片③中人物是焦裕禄。
(2)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
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1964年10月1日第一颗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爆炸成功,他一生从事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与1986年逝世,被誉为“两弹元勋”。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王进喜、邓稼先、196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焦裕禄身上都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崇高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绩,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了大批像进喜、邓稼先、焦裕禄这样的先进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崇高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7.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进行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
【详解】
1953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所以该叙述正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建国初,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合作、积极进取,1953-1957年在经济、政治领域各
取得什么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二,说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1)开国大典;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经济:三大改造的完成或完成一五计划;政治: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完成使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解析】
试题分析:(1) 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