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中考)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 D.恢复国民经济
2.(2018·潍坊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3.(2019·原创题)2018年6月22日,C919大型客机同时在上海和西安两地开展试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第一颗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4.(2018·白银中考)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5.(2018·青岛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2018·滨州中考)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部分内容的建议》。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2018·潍坊中考)“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2018·岱岳二模)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D.外交政策发生重大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
9.(2019·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 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材料一、二与哪一运动有关?说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的关系。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总结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值变化表
变化 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2)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四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4)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0.(2018·宿迁中考)196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世界通史》第三编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材料二 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举一例“汽车制造业”的成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1.(2018·河南中考)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制定了“863”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2.(2018·青岛中考)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2019年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65周年
3.(2019·原创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世界为之震惊,国人为之振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指( )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和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4.(2019·原创题)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制定这部“文献”的会议( )
A.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选举朱德为国务院总理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1.A 2.C 3.B 4.C 5.A 6.B 7.B 8.C
9.(1)运动:运动。关系: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在《法》的指导下,从1950年冬起,全国在新解放区分批进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行业:重工业。发展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答“一五”计划也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