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第1篇】
一、设计思想:
新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文体,电视、报纸、网络都是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并没有真正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和结构,所以,我想通过让学生模拟新闻播报的形式,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去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结构明显,容易分辨。再由学生模拟“天气预报”讲解员来讲解各路军的渡江经过,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明、准确的特点,感受这则消息给当时中国军民的巨大鼓舞作用。印象会更加深刻。并以此文为例文,学习消息的写作,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特点和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文章,让学生理解我们不要
战争,要和平的深挚愿望。这则新闻是第一篇课文,《课标》上要求只需初步了解新闻文体,学会读新闻,体会课文洋溢的胜利激情。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也初步具备了,因此,我想更多的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理解本则新闻的巨大鼓舞作用
五、重点难点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中国三艘航母分别叫什么
3、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
4、难点,体会这则消息对中国人民的巨大鼓舞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学生引导学生,学生挑战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总结。
七、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预习朗读指导:朗读时应庄重,平稳,略带喜,标题要读出气势;语速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要注意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之间及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停顿。关键在于把握节奏。
2、教师:研读教材,立足文本,力求问题深入浅出、
准备投影仪、小教鞭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班上朗读较好的男女生各一名,模拟《新闻联播》的新闻主播,播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读到导语部分,停止。)男生: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资深新闻主播***,我身边这位是我的搭档***大家一定都看懂了,我们刚刚正在播报新闻,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男生板书课题,作者,)
(二)、本课我做到
女生:观众朋友,大家好!我们本课的学习目标就是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体会这则消息对中国人民的鼓舞作用。
3、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新闻我知道
1、女生:同学们,对于新闻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以大家对新闻的认识,你觉得新闻应该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发言,总结新闻的特点)
女生板书:真实性 准确性 及时性
女生:我们谁能尝试给新闻下个定义呢?要力求准确概括啊!
(学生大胆总结,积极发言)
女生:新闻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侠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
2、男生:同学们,新闻报道事实,虽然是以记叙为主,也有记叙文的六个要素,但它也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以我多年新闻主播的经验,可以悄悄的告诉大家,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
男生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必不可少的是前三项。
男生讲解: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介绍新闻内容叫导语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
另外,新闻开篇的括号部分叫电头,说明电文是什么时间从哪里发来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四)我也是主播
1、教师:本文是同志1949年4月22日夜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新闻消息。这则消息的标题十分醒目的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且非常有气势。开篇括号里的文字是电头,消息的前两句是导语,从第三句到结尾是主体部分,结构非常清楚。
2、朗读课文,挑战主播:
哪位同学敢于挑战前面的两位主播,四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片段,按照课前预习时老师的提示朗读课文。由前面两位同学选出“主播接班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