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
2011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学习讲义(1-32章)
前 言
一、教材体系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二部分:财政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 
  第五部分:管理学基础
  第六部分:法律
  涉及多个学科。
 
  二、教材主要变化(第一、二、六部分有变化)
  1.第一部分:删除原第三章,增加一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2.第二部分:第九章:增加公共物品。第十章:增加财政支出的分类。第十二章:增加税收含义;增加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第十三章增加我国政府预算周期。
  3.第六部分:
  (1)增加:法的一般原理。第二十九章中国的法律体系。民事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2)变化: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法的功能和效力。行政法变化内容很多。
 
  三、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试卷分析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有两种: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单选题70小题,第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试卷总题量为105小题,满分140分。
 
  四、学习方法
  1.针对教材特点的解决方案
  教材特点:(1)内容多;(2)记忆量大
  针对内容多的特点,要让教材由厚到薄。要出那出闪闪发光的句子和词语,结合考试要求比较重要的内容。一句重要的话,一个重要的詞。有时候一大段叙述都是在阐述一个观点,那么这句表达观点的话就是重要的话。
  针对记忆量大的特点,有两个对策:一是注意归纳总结,以达到由繁到简的效果。其实是简约而不简单。看似总结出三两句话或一两个重要词,却每词每句都要是点。二是注意记忆技巧。这么大的记忆量不仅是对毅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记忆技巧的挑战。
  2.注意梳理不同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中有的内容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但教材在编排时并未将其串连在一起,看似很
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以便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3.勤奋
  4.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要想掌握应对考试应该掌握的内容,就要好好读教材,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记忆。
  5.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一些内容。
  不要把它看成书本知识,更不要把它看得高深莫测,其实不少知识都可以运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认识去理解和把握。要理解和想象地去记忆。
  6.多做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第 一 章 社会经济制度
本章考情:
  本章近年考分2-7分。
  本章内容:
  1.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2.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4.市场与市场体系
  5.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6.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
  考试内容:
  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要素。
  概念: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 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 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
  B.人的劳动
  C.生产关系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BDE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考试内容: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
  内容: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基本矛盾
  1.生产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例题·单选题】生产力不包括( )。
  A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D 
 【例题·单选题】(2008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市场范围的扩大
  B.商品交换的繁荣
  C.劳动者技能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变革
『正确答案』D 
 2.生产关系
  概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其中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应试提示】 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例题·单选题】(2007年、2009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在生产关系中,( )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正确答案』A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例题·多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AE 
 4.生产方式
  概念: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题·多选题】( )和( )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
  E.生产对象
『正确答案』AB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例题·单选题】(2008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C 
 【例题·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
  D.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矛盾
  E.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矛盾
『正确答案』AB 
 (三)社会经济规律
  考试内容: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类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三种类型。P2。
  【例题·单选题】价值规律属于在( )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