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600字(优秀9篇)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一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一独醒。”端午节是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人们常在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用粽叶层层包裹着糯米,再塞些蛋黄、肉、红枣,用细绳绕着粽子绑一圈,一齐放入蒸笼中。不久,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冒着热气走了出来,解开细绳,霎时间,一阵清香扑鼻而来,一个糯米金字塔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本略微油腻的肉与糯米和粽叶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软而不腻,让人赞不绝口。传说,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自己的祖国灭亡悲恸不已,便跳入了汨罗江自尽。老百姓异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满分作文网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有一位渔夫拿出准备的饭团等食物丢入江中,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
除了吃粽子外,人们还会在这天赛龙舟,十几人乘坐一艘船,齐心协力向终点进发。许久以前,每年这天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个是在急鼓声中刻画龙形独木舟,在水面上做竞渡祭龙神,这便是端午赛龙舟的由来。
大人还会在这天喝雄黄酒避五毒,雄黄有清毒的作用,所以人们常把它磨成粉末,与酒一起浸泡。端午常有蛇蝎出没,人们就把这天喝雄黄酒当作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我们要传承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忘记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
端午节作文600字 篇二
端午节快到了,窗外远远的听见有擂鼓的声音。一定是划龙舟的选手们在练习了,我的眼前闪现出一幅恍惚的图画来。一条黑的龙舟如蛟龙般在赛道上穿梭。船头一人穿着金黄的衣服,使劲敲打着大鼓。船上的汉子们和着鼓声,口中呐喊着雄浑有力的号子。
窗外的鼓声渐渐近了,我听见了那种释放身心的呐喊。却渐渐的,又越来越远……
小学时候,端午节到了。总是会在放学后,站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观望一阵。一条条龙舟如龙一般游动在平缓的河流中,激开的河水向两岸平铺开去,一波接着一波,龙舟仿佛添上了尾巴。
到端午,那条河上的桥的扶手处,势必会插上十来杆旗。那时的我不知道这旗意味着什么,只抬头望着各的旗上张牙舞爪的长龙,在桥下着相对应的龙舟。我隐约觉得,那些旗是龙舟的象征,一杆旗便是一条龙舟。
至于为什么要划龙舟,我也只能解释为比赛,一个传统的比赛。直至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只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与龙舟的故事也销声匿迹了。
这样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后在桥上停留一阵,看着那些豪迈的汉子们汗流浃背,在河心喊着号子,乘风破浪。
但渐渐长大了,六年级了,就不再那么轻松了。只能匆匆而过,而不像从前那样可以停留一会儿,站在岸上呐喊助威。
今天,龙舟上的那大鼓又敲响了。我又想起了曾经的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赛。
粽子米泡几个小时最佳 似乎已经淡忘了,就像淡忘一个似曾相识的朋友。但它的确仍在我的身边,而我,却只能坐在家中冥想一阵。淡淡的回味上学时路过的制作龙舟的作坊,曾经摆在岸边的崭新的龙舟,曾经站在上面跳来蹦去的一情一景……
像是看到了那龙舟上的一片片硕大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无限金光,却又被烟云缭绕,隐没在稀落的记忆中……
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三
家乡的端午节是菖蒲艾草味的。每到五月初五,我们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会挂上菖蒲和艾草,大人们也会把艾草煮水给一家老小喝,还用艾草水给孩子们洗澡,使得记忆里的端午节,总是一股菖蒲艾草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植物甚多,连着山水,让人长在里面的人都亲近着大自然,熟悉的大自然。然而,每到端午时节,也就是五月初五这一天,我们似乎就闻不着其它植物的清香了,扑面而来的都是菖蒲的味道、艾草的味道。到了这一天,大家都会去山上摘许许多多的菖蒲和艾草回来,有的挂在了自家门上,有的帮着挂到了邻居家门上,还有剩的许多艾草,人们会用来煮水,喝一点,更多的是用来给孩子洗澡。
从小我就是洗着这种艾草水长大的。每到端午时节,我每天都会用上家里的大木桶洗澡,爸爸妈妈会把艾草煮出来的水给我当做洗澡水。据说洗了这样的艾草水,小孩子就可以不长
痱子了。我不知道我从小不长痱子是不是因为洗了艾草水的缘故,总之别人夏天里会长在身上的那密密麻麻的小红点,从来没有在我的身上长过,或许这真的可以归因于端午时节每天都会用艾草水来洗澡吧!
家乡的端午节,其实也会洒雄黄酒、吃粽子,不过因为我不喜欢雄黄酒把白素贞变回一条蛇的故事,我也就忽略了雄黄酒这个习俗,至于吃粽子,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一个爱吃糯米食,肠胃又消化不了糯米食的小孩,或许你也会像我一样,在端午时节不去挂念粽子,不去惦记着别人都可以好好享用的粽子了。
回想下来,家乡的端午节还是气味让我更加难忘,那菖蒲和艾草的味道,让人闻了舒心。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包粽子500字作文 篇四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一家忙开了锅。妈妈忙着各种材料准备包粽子。
在包粽子期间,我也帮了不少的忙呢!老妈把洗干净的粽叶和沥干了水的糯米拿了过来。只见妈妈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粽叶从外往里一折,一个小小的圆锥就做好了。我心想:那么小的圆,里面能放几粒米?我一定一口就吃完了。又见老妈用左手按住粽叶交叉的中心,右
手娴熟地用勺子舀了三勺米装进“圆锥”里。老妈正准备将粽叶包裹住糯米时,我大叫道:“别急呀!放点花生吧!”妈妈不慌不忙地从旁边拿出了一袋提前准备的花生,往糯米里装了两颗。
老妈装完了花生,便又用左手抓住对角,将右边多出来的角重新按了一下,很快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儿,以为老妈要去煮粽子,只听着一声:“陈诗妍!”我吓了一跳,妈妈接着说:“帮我把麻线拿来!”我来回跑了几趟。妈妈用一根麻线用劲地一缠,又把粽子转了45度后缠了几圈。我跟妈妈说:“快下锅呀!”妈妈理也不理我,把线头打了个死结。看!这个难到要让我崩溃的动作,使我逃走了。
当我再一次悄悄地走过去时,妈妈已经包了一大半锅了。只见躺在椅子上的妈妈,心中在不停地赞美着……
是的,妈妈平时那么忙,还抽出休息时间给我们包粽子,为的`就是一种习俗的传承吧!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篇五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小时候,端午节妈妈教给我唱的儿歌。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买来做粽子必用的食材:豆沙、蜜枣等,虽然我不是太喜欢吃粽子,但包粽子,我还是很有兴趣的。
首先,将包粽子要用的糯米清洗干净,用凉水泡2小时备用。再将粽叶清洗并用开水烫一下,一切就准备就绪了。
开包了,取一两个粽叶,根据它的大小折出一个三角,往里面放一勺米,再放一些豆沙或蜜枣,然后再放一勺米用手压实,粽叶从上往下折叠,将它叠成一个三角形,接着用棉线绑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有甜的、咸的,有蜜枣、花生米、有肉的,还有咸蛋黄的,我们家人都喜欢甜的,所以就包了蜜枣的。不一会儿绿作文网,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粽子往锅里一扔,开始煮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屋子里开始弥漫起粽子的香味。
开吃了,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看着电视,电视上正放着赛龙舟,只见龙舟上的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动作整齐划一,两只手紧握滑桨,卖力的前后滑着,同时嘴里还喊着口号。妈妈突然问我:乐乐,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
我胸有成竹的说起来:屈原是楚国伟大的诗人,写下了许多名篇,爱国爱民,最后却被奸人陷害被流放,最后自投泪罗江。当地老百姓敬重屈原,听闻此事后,纷纷驾船去江里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鱼、虾、蟹等水里动物吃他的身体,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赛龙舟。
端午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是应该永远传承下去的。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篇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有许多。有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等。其中,端午节令我印象最深刻。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中国民俗大节。我们家也十分重视端午节。一大早,桌子上就摆满了做粽子的食材。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的回答是:“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遭遇不公,跳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将用竹叶包着的糯米饭投入江中,后来就慢慢变成了人们吃的粽子。”
我们开始包粽子了。大人们先把竹叶卷成一个三角,然后放入糯米,再放上适量的馅料。我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先把竹叶卷起来,我一边做一边想:“就这点小事对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我一边想,一边将馅料放进粽子里,再用麻绳扎紧,可没承想,由于我放的太多,叶子散了,糯米全都洒了出来。奶奶在一旁打趣道:“你放这么多糯米,如果洒出来,我们就只能喝糯米粥了。”我听了奶奶的话,只好重新开始。这次,我小心翼翼的放馅料再用麻绳扎紧,效果不错。
除了没有馅料的白粽子,我们还包了红枣,鲜肉,五谷的等等。奶奶把它们放入蒸锅里,不一会儿,粽子特有的清香就飘了出来。除了学会了包粽子,我还知道了挂艾草的作用。插艾草的寓意是身体健康,驱除晦气。端午节期间人们在家中插艾草,是将疾病赶走,希望家人能够永远健康。
这次的端午节令我十分难忘,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七
原本静谧的家乡,在端午节到来的这一天,忽然的变得热闹了起来。
家乡里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从外面驶了进来,这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们都回家来过端午节了呢。家乡里的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每年到端午节的时候,都是家乡里最热闹的时间段之一。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家乡里的人会吃粽子,会划龙舟。
家乡有一条河,端午节的时候,河上是最热闹的,并且充满着欢快。每年端午节这天,河面上就会来上一场热烈的划龙舟比赛。河两岸的人们都在为参赛的划龙舟选手兴奋的加油,人们的欢呼、尖叫,还有各种加油全都融合在了一起,这一天里家乡的热闹是家乡里许多的人都期待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