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术语(重要)
高考文言文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术语(重要)
第一篇:高考文言文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术语(重要)
中国古代官员任免升降术语
一、任命封赏
1、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2、授:授官,任命。
例:大业初,授亲卫大都督
3、除:任命,授职。
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4、拜:授给官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5、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6、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7、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8、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
二、选拔提升
9、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10、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11、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12、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13、进:推荐(用于较高职务)
《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14、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15、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16、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17、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8、擢:即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19、简:任命。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20、升:提升。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三、调动差遣
21、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
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22、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23、调: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 袁盎传》)
24、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
任。
25、复:恢复旧职。
《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26.移: 改任。
如“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27、改:改任官职。
如“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28、出:指出京任职。
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张衡传》)
29、入:指回京任职。
“入相”即入朝为宰相
30、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补外”即在京候补之官调外地就职
31、待诏:等待诏令,实际是候补官。“待诏”地点不固定,有公车、殿中、尚
方、黄门、金马门、丞相府等。“待诏”为候补性质,因此无正式俸古代官职
禄,朝廷仅给一定生活补助。不过,由于“待诏”地点不同,待遇也
不一样。
32、判:唐宋两代官制,以高官兼任低职称“判”。
如唐的宰相判六军十二卫事,宋以宰相判枢密院。
33、知:唐代某一职事暂由本机关或其他机关的官员掌理称“知”,如某些官员
加知贡举衔可以主持科举考试。地方官偶有权知县令、知县事之称,是指本非县令而使之管县中之事。宋初委派朝臣出任地方长官,称为权知某府事、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某县事,简称知府、知州、知县,明代始
定为正式官称。
34、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常用语口语。
35、督:即“监督”,由中央派员监督地方。此制始于东汉,多为军事需要而发。《后汉书•张宗传》“青冀盗贼屯聚山泽,(张)宗以谒者督诸郡讨平之。”
四、代理兼任
36、权:临时代职。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37、假:暂时代理。
《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38、守:①试用,或称“试守”。通过试用,称职的,正式任命为“真”;不称职的,罢归原职,或他调乃至降职使用。
②还有兼任代理的意思。如王 “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
39、行:代理官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
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40、署:也有“代理,暂任”的意思。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41、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
《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4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羊舌鮒,人名。)
43、检校:南北朝以他官派办某事,加“检校”,如检校秘书等,非正式官衔。
隋、唐时入衔,如魏征撰《九成宫醴泉铭》,系衔为“检校侍中”。唐肃宗时有检校郎官,使用范围扩大。凡带此字样者均系诏除的加官。
44、平:平议,即参加讨论决定。“平”实际是一种兼职。
如“于定国以光禄大夫,张敞以中大夫平尚书事”。
45、视:与“平”同,也是兼职,仅用于尚书。
如薛宣为丞相,以事免官,后被征用,加宠特进、给事中,视尚书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