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古建筑2 屋顶
三、中国古建筑的结构
1.屋顶:
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总的来说,从古至今的古建筑的造型的重点都是屋顶,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而已,或者也可以说成熟与不成熟的形态罢了。
我国古建筑的屋顶造型非常之丰富,其中等级低的有:卷棚顶、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变化形式。
总之;我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丰富,屋顶的装饰也是各式各样.屋顶的式样有高低之分,屋顶的装饰也有高低之分。
(1) 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只有前后两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平,没有伸出部分,山墙裸露无变化。最大的特点是朴素简单。他是等级比较低的一种形式的屋顶,因此,屋面都是使用青瓦,而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在宋代修撰的《营造法式》里没有相关记载,现存宋代遗物中也不得存见,推想在宋代时,还没有硬山式这种屋顶形式。
                                                                                         
(2) 悬山式屋顶
和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和硬山式屋顶不一样的是,悬山式屋顶在两侧
靠山墙处得屋顶是挑出山墙以外的。这部分伸出山墙以外的屋顶是由下方伸出的桁(檩)条所承托的。所以,悬山顶不仅有前檐和后檐的出挑,而且两侧也是出檐,因而“悬山”又称“挑山”。
悬山式式两面坡屋顶的早期的做法。不过全国比较重要的建筑没有悬山式的做法,特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3) 歇山式屋顶
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歇山式屋顶不再像硬山式和悬山式那样,而是正脊比两端的山墙距离较短,因而是在正脊和两端垂脊之间形成以个垂直三角形区域,称
为“山花”,山花的下面是梯形的屋面将正脊的两端的山墙覆盖。
从目前资料看来:歇山式屋顶最早见于汉厥石刻,并且早期的歇山顶较小,直到明清的官式做法中才出现了大歇山。
尽管早期的歇山顶并不大,但是,硬山顶、悬山顶相比,等级还算是较高的。
1. 透空式山花:
在悬山式屋顶的两端博风板下方的三角形的区域即为山花。山花在明代以前多为透空式山花。仅在博风板上用悬鱼、惹草等略加装饰。
2. 封闭式山花:
明代以后,多用砖、琉璃、木板等,欲将歇山顶山花的透空部分封闭起来,并在其上雕刻以做装饰。这种形式的山花被称为“封闭式山花”。
他与早期的透空式山花有了不一样的风格与韵味。自此
以后,山花也逐渐发展成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的装饰区域。
3. 悬鱼:
悬鱼位于悬山顶或歇山顶建筑两端山墙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
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件,多用木板雕刻而成。
关于悬鱼,还有一个典故:据《后汉纪》记载,府丞送给公羊续一条活鱼,公羊续接受了却没有吃,而是把它挂在了庭中。待到府丞再次送鱼过来时,公羊续指了指挂在屋顶上的鱼,告诉他这条还没吃,不必再继续送了。后人用悬鱼来装饰屋顶,以表示房屋的主人正直清廉。
4. 悬鱼形象的变异:
悬鱼装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抽象化、简单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转化为了蝙蝠,取寓意为“褔”。
                                                                                         
(4) 重檐歇山式屋顶
“歇山”是清时叫法,在清时叫法之前还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称谓。在最基本
的“歇山顶”的基础上,还有或变化形成二层、三层或多层重檐的歇山顶。还有上面可以不设正脊而形成的卷形的卷棚式歇山顶。
1. 屋面:建筑屋顶的表面。他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较大部分的面积 
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最大面积的一部分。
2. 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部会有于屋面不一样的颜的彩。比如屋面的大部
分的颜是绿,屋檐处确是一道横的黄带,这样的带就称为“剪边”。
3. 正脊:正脊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一般说来,他是建筑所有的脊中最大、最长、最突出的 
一条脊,所以也被称为“大脊”。
4. 正脊装饰:在中国古建筑,特别是在较高级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往往设有各装饰。除
了常见的
正脊两端的吻兽和正脊正中间的宝顶之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有话、草或龙等。
5. 垂脊:在庑殿顶、硬山顶、悬山顶的建筑中,除了正脊以外的其他屋脊都叫垂脊。垂脊都是沿着山
面博风板走势下垂。
6. 戗脊: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7. 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8. 套兽:在建筑的屋檐下檐端,有一个突出的兽头,套在角梁的套兽隼上,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
个兽头就称为“套兽”。
9. 重檐:重檐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屋顶。
      重檐一般是指单层建筑有两层或两层
以上的屋顶,如单层重檐歇山顶、单层
重檐庑殿顶。
      单页有时候,人们将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建筑,只要每层都有一层屋檐的建筑屋顶形式也称为重檐。
      屋顶的重檐,可是是上下屋顶的平面不同,也可以是上下的平面相同。
                                                                                         
(5) 卷棚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也称为“元宝脊”,其屋顶前后连接处不做成屋脊而是做成弧形的曲面。
也就是说,卷棚式屋顶的正脊是弧形,与普通的人字形屋顶不一样,没有屋顶最上端的“正脊”。
     
                                                                             
(6) 卷棚悬山式屋顶
和普通的人字形屋顶一样,卷棚式屋顶也能处理称为硬山、悬山、歇山等各种形式,从而产生卷棚硬山式、卷棚悬山式以及卷棚歇山式等多种新形式。
卷棚式屋顶非常优美,曲线柔和,特别是单卷棚悬山顶,属于较简单的卷棚顶,多应用于园林建筑中,更添园林的优雅韵味。
                                                                                         
(7) 攒尖式屋顶
攒尖式屋顶没有正脊,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是根据建筑的需要而定的,一般双数居多,单数局少。如有三条脊的、四条脊的、六条脊的、八条脊的,也就分别是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等。另外还有一种圆形攒尖式,也就是没有垂脊的那种。
1. 攒尖式屋顶的亭子:
攒尖式建筑多见于亭、阁,尤其是亭子。北京颐和园的廓如亭,是全国最大的攒尖顶的亭子。
2. 攒尖式屋顶的殿堂:
在殿堂等比较重要的建筑中,极少有攒尖式屋顶。在已知的建筑中,主要有北京故宫中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北京天堂中的祈年殿。
3. 宝顶:
在建筑物顶部中心的位置,尤其是攒尖式屋顶的顶尖处,往往会有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装饰,它被称为“宝顶”。
在一些较高等级的建筑中,或确切的说在皇家建筑中,宝顶大多数为铜质鎏金的材料制成,光彩夺目。
                                                                               
中国最高建筑
(8) 庑殿式屋顶
庑殿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非常特别。庑殿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级别最高的屋顶形式。在古代,只有尊贵的建筑才能使用庑殿顶。现存最著名的庑殿顶建筑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1. 五脊殿:
无论“庑殿顶”还是“歇山顶”都是清式说法,在此之前,庑殿顶又有“五脊殿”的叫法,得名于吴殿顶有一条正脊加上四条垂脊。
2. 吴殿顶
“吴殿顶”是“庑殿顶”的宋式叫法。
3. 九脊殿:
同“五脊店”一样的道理,九脊殿其实就是歇山顶,得名于他的一条正脊加四条垂脊加四条戗脊,一共九条脊,顾名思义为“九脊殿”。
4. 四阿殿顶:
四阿殿顶也就是庑殿顶,同样是宋式叫法。“阿”是指弯曲,也就是有四面坡是曲面的意思。因为庑殿顶有5条脊,四面坡,所以叫做“四阿殿顶”。
                                                                             
(9) 十字脊式屋顶
十字脊顶是由两个歇山顶九十度相交而成的屋顶。
目前存留的十字脊顶的古建筑有北京故宫的角楼。
1. 十字脊的角楼:
角楼因建于城角而得名,主要的作用是瞭望和警卫。北京紫禁城的城墙四角各有一个角楼,平面呈曲尺形,四层高,三重檐十字脊,顶部装饰鎏金宝顶,脊上装饰大吻和神兽,楼体的四面各建一突出的抱厦。城角上面的抱厦比靠近城墙两面的抱厦进深要浅,平面上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十字形,使角楼的造型更加优美,具有特别的艺术效果。
2. 宫殿建筑上的吻:
吻,也称为“正吻”、“大吻”是明清时期建筑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为龙形,龙口张开,咬住正脊的两端。
而在当时的南方地区则将之称为“鳞尾”,做法与之有些不同,如:尾部卷曲石并不并拢,或在边缘加很多花纹等。
根据现存资料看来,吻最早出现于汉代,如汉代的厥刻、明器都有吻的形象,不过她的形象与现金我们能见到的明清建筑上的吻形象有着较大的区别。汉代的吻大多是用瓦当堆砌的翘起的形状。尊贵的建筑中的吻大多是凤凰、朱雀或孔雀等形象。
又汉至清代,“吻“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且在工艺上也是越来越精美、生动。
3. 故宫太和殿上的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