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中所体现的真善美
中国古典建筑中所体现的真善美
作者:王瑞芳
来源:《科学之友》2009年第05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原理,并对美的本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TU9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4-0137-02
       
        1美与善的融合,善是美的基础
       
        我国文字中,美有许多含义。据说文解字:美,甘也,从大从羊。说明美有美食的含义;管子 宙合:言察美恶,审别良苦,不可以不审,说明美有善的含义;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说明美有赞美之义。从美的含义看来,它包括人对味觉、听觉、视
觉的感触。由于包括范围很广,探索其共性是一件非常不易之事,尤其在新事物中,多是先从实用功能出发,然后再考虑美。
        1.1古代文献中对美与善的论述
        墨子在非乐篇中指出: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以为不美也。说明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美的追求必须以不影响万民之利为最高准则,所以他提出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说明墨子既希望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又首先要考虑可行性,只有从万民利益出发,才能妥善处理美与善的关系。孟子在评论人品时把善、信与美结合为一体,认为只有充满善和信德行为才是美。说明两千年前的孟子已从美的本质分析问题,开真善美统一的先河。
        1.2从器物及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分析美与善的关系
        人类从渔猎、采集的原始生活进入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后,陶器随之出现。早期的陶器多为素面,以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看来,陶器产生的初期也是为了实用,但接着就要求美观。
        建筑中对真善美的全面要求比较晚,其原因在于房屋体型大,数量大,受自然损害大,因而首先是对功能方面的要求。
        墨子提出: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弗财力,不加利者不为也。……是故圣王作宫室,便于生,不以为乐观也。这时墨子针对当时居住情况而言,即未解决建筑中的问题之前,不考虑美,也就是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满足使用者生活的需要,这与墨子所提倡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是一致的。
        1.3 古建筑中善的含义
        一座建筑首先要满足实用要求。居所、会议厅、库房、膳房,犹如一座小城市,如何做到井然有序,尽善尽美,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古代建筑中的善还包括礼制要求。这时我国古代建筑形制的特殊因素,因为儒家学说是以礼为中心的。在古代建筑中,礼制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准绳。因而建筑形制中必须有很多等级差别,不得僭越。这个制度似乎对建筑设计带来局限,处理不好会造成善与美的矛盾。但是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以他们的智慧将等级
差别化为形式美中多样性的统一,反而更加衬托出主体建筑,取得主题突出的效果。从而看出善和美的矛盾是能用高超技艺妥善解决的。
        我国古代建筑受另一个特殊因素的影响,即阴阳五行说。因为我国古代把万物视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关系,又进一步归纳为五种类型的五行说。由于古代人们生活中对阴阳五行的重视,位居天地之道,因而儒家把它列入礼中。所以古代建筑中对阴阳五行是十分重视的,如果违背了阴阳五行说则为不善,人们是不愿居住的。孔子曰: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因此我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吉祥角度看,或是从礼的角度看,阴阳五行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使古建筑中的中国最高建筑”,除功利要求外又增加了礼和阴阳五行两种因素。
       
        2真与美的融合是建筑艺术的发展前提
       
        房屋建到地面上以后,面临着两种考验,一是要承受自身荷载,同时还要经受自然界的考验。地面上的建筑受到风力的袭击,是很容易倒塌的,于是,房屋在建造时就要用技术解
决结构的稳定问题,以抵御风力的袭击。要符合自然之道,即客观规律。这里把客观规律称之为
        真是客观规律,当然也包括物理法则。在柱框式建筑中,为了柱子的稳定,商代以前就把柱子下半部埋在土中。这样虽然解决了稳定问题,但年久易遭朽,于是便将基石放在台基上,使柱子落在柱础上。但在风力较大的地方仍然容易倒塌,于是在柱子之间用枋袱纵横相连为一体,形成整体的框架,建立在台基之上,以御防自然界的侧向推力。由于这种做法能有效地抵抗自然侵袭,成为古代建筑工程的前题,因此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木骨架为主流的建筑体系。亦为古代建筑的真。而美的产生是以人类在实践中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的。
        我国古代建筑中,由于喜爱在真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木骨架,一方面把构架做的工整精致,另一方面把不影响坚固的构件予以艺术加工。例如:上下两梁之间的驼峰,由于是以承压为主的构件,在彻上明造时均作成曲线圜和,并雕有花饰的构件,使人抬头即能欣赏到古建筑中木架结构与雕饰艺术所产生的美感。出廊建筑的额枋与柱头交接处,为了增强其结点的稳固性,把雀替做成许多半圆形的曲线轮廓,中间施以卷草纹或龙纹,使建筑外观增加美
感。宫殿建筑中实榻大门的门板很厚,且是用多块厚板钉在门穿带和抹头上。因铁钉露头不美观,于是做成铜制镏金的门钉,使门板和穿带结合牢固。同时为了显示地位,每扇门上的门钉均为九的最大奇数,以显示豪
        华气魄。这些都是真与美结合的产物。
       
        3真善美的统一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最高境界
       
        如果仅从美的角度出发或单从实用角度出发,建筑都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只有将真善美很好的结合之后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境界。在我国的古典建筑中,不乏这样尽善尽美的实例。
        故宫建筑之美就与真善美统一的设计思想分不开。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的功能不同,如何达到美的和谐而又各具特,皇帝大朝时需以至高无上的雄伟氛围烘托,帝、后日常居住
的宫廷则又别有要求。设计者在构思中必须充分周密考虑。在这个主导思想下,为了达到中心建筑的突出,所以把三大殿建立在三台之上。太和殿是三殿之首,殿前有宽阔的庭院,面积达36 000 m2,能容纳10万人集会,烘托出了皇帝大朝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庄严肃穆的氛围。太和殿面阔11间,深5间。在明代采用楠木做构架,面阔较大,为9开间,符合九五之尊的古制。殿高35.03 m,正符合礼记中: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为贵的说法。加上三台呈土字形平面,象征中央土,四周石雕龙头具有排水功能,使该建筑成为真善美统一的典型佳作。
        纵观中国古典建筑(以紫禁城为代表)都是形式美与内在美完美的结合体,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让大家在欣赏中国古典建筑外在美的同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其中所蕴含的内在气质。
       
        Manifests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Wang Ruifang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is the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esthetics principle, and discuss the US results in the essence.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