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京剧《穆桂英挂帅》艺术分析
梅兰芳京剧《穆桂英挂帅》艺术分析
钱国祯∗
前 言
梅兰芳(1894.10.22-----1961.8.8)是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大师。他所创立的梅派京剧表演艺术是当今中国人民最为熟知和喜爱的艺术流派,他一生收徒115人,程砚秋、张君秋等许多名家都是他的门生,在京剧界,素有“十旦九梅”之说。他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许多古代和近代妇女形象。他的表演艺术,从剧目到表演形式的方方面面,都以追求美为宗旨,因此,他被誉为是“美的化身”。他从1919年多次先后出访日本、美国和前苏联,把京剧拨撒到世界上,成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的梅兰芳表演体系。
据有关材料统计,梅兰芳一生排演过一百七、八十个剧目。《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一生最后排演的一个精典剧目,是五十年前(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节目,本文选《穆桂英挂帅》进行艺术分析,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和学术价值。
文章拟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创作背景分析。二、音乐唱腔分析。三、剧本文学分析。四、第五场“接印” 综合艺术分析。五、美学分析。
文章前三部分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文章重点,用微观分析法,对唱段的情节、唱腔的形态以
及演唱、表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第五部分是概括梅兰芳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穆桂英挂帅》创作背景
1、剧目选材的思想性: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全国各条战线都在以实际行动向这个伟大的节日献礼,当梅兰芳想为建国十周年献上一台新戏时,摆在案头上的剧本却是《龙女牧羊》,“这出戏如果放在平时,应该还算是个不错的剧目,但在今天,在举国欢庆建国十周年的当儿,却显得有些不够分量。”他把这种想法委婉而含蓄地向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马少波同志提了出来,谁知马少波的意见和他一样。过了不久,马少波把一个油印的新剧本豫剧《穆桂英挂帅》送到梅兰芳手中,梅兰芳接过来一看,不由得眼前一亮,梅兰芳早年曾演过《穆柯搴》和《大破洪州》,
∗钱国祯,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那都是穆桂英轻年时代的故事,但没有演过老年穆桂英挂帅的戏,虽然也曾几次看过豫剧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心中早有移植豫剧的想法,但都没有机会实现。现在有了马金凤的本子,改编移植它,正是他心里埋藏了多年的愿望啊! 一个成功的、伟大的艺术家的创作总是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期望相联系的,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以鼓舞全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斗志。
《穆桂英挂帅》的主题思想是歌颂了杨家将世代忠良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梅兰芳在庆祝国庆十周年之际进行演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更体现出梅大师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艺术观。
2、剧本改编与演出: 梅兰芳1959年3月1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1日中国共产党涎生三十八周年,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支部为梅兰芳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在这次宣誓会上,他激动地说“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又是我入党宣誓的日子,也是我一生最感到光荣的日子,……我是一个戏曲演员,过去演了几十年的戏,也曾排演和创作了不少的新剧目,但解放后,没有排过新戏,怕排了戏演不好,会把我在众中的一点声誊一扫而光。这无疑是个人思想在作怪。我最近在排演《穆桂英挂帅》的时侯,把上面所说的错误思想克服了,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使它在舞台上和观众见了面……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和编导、剧团同仁以及文艺界朋友们的大力邦助,我想把这个戏搞好是不可能的”。
梅兰芳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世界观的改变,对他的艺术创造起到极积作用。在排演中对穆桂英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根椐穆桂英在此剧中的地位,把青衣和刀马旦两种行当结合在一起,为了塑造更为丰满的穆桂英舞台形象,他决定把豫剧本的重心前移到第五场,穆桂英一出场加了四句西皮慢板,抒发心中对儿女汴京打探的担忧。为了表演在第五场接收帅印愿意挂帅后内心世界的忧虑与决心,梅兰芳入夜难以成眠,挖空心思一遍又一遍的寻合适的表演身段,最后选定运用武生无词表演中的“九锤半”来表演这个情节,身段既优美又服合规定情境的要求,收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京剧《穆桂英挂帅》由陆静岩、袁韵宜改编剧本,郑亦秋任导演。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创作于五月二十五日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受到首都和全国各界人民的一致好评。
3、突出京剧特点:原豫剧《穆桂英挂帅》只有五场戏,戏剧矛盾与情节安排都显得不联贯不合理,如第一场畲太君、杨宗保、杨思乡(杨八郎之子,梅兰芳剧本去掉了这个人物)和穆桂英每人上场都有大段自我表白的唱腔,对于辽东进犯这样一件大事,只是由畲太君说了一句台词:“闻听人言,辽东安王兵入中原,不知宋室何人扶保”(豫剧原剧是辽东进犯,改编本是西夏。)这样几句道白
进行交待,于是派文广、金花前去打探。
京剧改编本增加了第一场“报警”,把西夏进犯中原、由何人挂帅出征、王强父子欲篡权投敌的三个重大事件都展现在观众面前,非常形象化的突出了主要的戏剧矛盾。我们知道,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动荡的社会,表现在内忧外患的事情时有发生,周边许多少数游牧民族的兴盛与强大,对以农耕生产为主的汉族政权形成威协,而面对外族的侵扰,宋朝上层社会便形成主战派和主和派,以至形成忠与奸的斗争,也产生杨家将和岳飞这样一些民族英雄。京剧改编本突出了在西夏大举进犯中原事件的面前,启用哪家兵将挂帅去抵抗的问题。以寇准为一方的忠臣要启用杨家将,而怀有阴谋诡计里通外敌的奸臣王强,主张启用他的儿子王伦挂帅,事成之后父子同掌兵权“再与番王暗通消息,里迎外合,这宋室江山,我父子少不得要坐上一坐”。第一场改编成功之处在于面对西夏进犯这样一个矛盾事件,通过人物的表演
形象地揭示了忠奸之间的斗争,结果只得用校场比武的方法加以解决,为戏剧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线。改编本第二场“乡居”先是金花、文广清晨练武回来为太祖母请安,太祖母夸奖他们的好武艺,为后边第四场校场比武取得胜利打下伏笔。由杨宗保禀报西夏番王进犯的消息,畲太君关心宋王如何御敌,哪家掌权何人领兵?随即派遣金花、文广前去京城汴梁打探。畲太君要他二人禀告母亲,引出穆桂英第一次出场。第二场这些情节的安排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合理的。穆桂英因二十年前朝廷对杨家的不公平待遇而记恨在心,唱四句[西皮原板]“自那年一家人辞朝归隐,卸重担在林下野鹤闲云。汴京中有奸佞是非混沌,儿女们年幼小易受欺凌”。穆桂英对朝庭心怀不满,也为故事发展到第五场她“拒收帅印”打下伏笔。总之,改编本增加了第一、二场戏,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有逻辑性,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此外,还突出了第五场“接印”这个重点场次,刻划了穆桂英从不愿挂帅出征,到勇于承担重任的思想转变过程,并着重歌颂了老当义壮,勇于为国分忧的畲太君。
综上所述:京剧《穆桂英挂帅》改编本,全剧主脑清晰,前后事件互相照应,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原豫剧以大量的唱腔为主,突出了豫剧的特点,而京剧精炼了唱腔,并用表演来细腻的刻画了人物的表情和内心动作。
为了准确刻画杨家将体英雄人物形象,所有唱腔由[西皮腔]构成,发挥了[西皮腔]高昂、激越、明亮的特点。通过剧中人物形象生动的表演,成功的塑造了古代杨家将的体英雄形象,歌颂了宋代杨家将“一门忠良、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剧中主要英雄人物穆桂英由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饰演,他的表演不愠不火、恰到好处,生动地塑造了穆桂英的光辉形象。
二、京剧唱腔分析
1、多声腔剧种:中国的戏曲音乐属民间艺术,经历史上不断的发展积垒,到清中期以后形成了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腔(西皮腔和二黄腔)以及在歌舞和说唱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个系列。从音乐构成方法上可分联曲体和板腔体两大类。古代的昆山腔和弋阳腔及一些歌舞类戏曲是联曲体结构,近现代戏曲梆子腔和皮黄腔及一些说唱类戏曲音乐是板腔体结构。
京剧是以西皮和二黄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除西皮二黄腔以外,尚有高拨子、南梆子、四平调、吹腔、罗罗腔及民歌小调等。西皮二黄腔不尽形成行当分腔,还形成了反调唱腔。
《穆桂英挂帅》全剧各种人物都用西皮腔来演唱。
2、 西皮腔:西皮腔源于梆子腔。是清代由秦腔传播到湖北的襄阳而形成的,音乐风格和节秦、字位、腔节等基本特征与梆子腔一至,只是伴奏用京胡,京胡用6 一3定弦。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唱词可分为三个词组:即2+2+3==7,或3+3+4==10。在一句唱腔中组成三个腔节或四个腔节(多为慢板),西皮腔的“基本腔”结构是:1+2+3=6小节,和梆子腔相同,梆子腔和西皮腔有的板式叫“二六板”即
具有基本腔结构规模之意。根椐唱词内容、情绪和表演,可运用各种变奏手法扩充各腔节,形成结构数量不等的“扩充腔”。也可通过紧缩各腔节形成“紧缩腔”。西皮腔发展了行当(人物类型)分腔。旦腔:包括青衣、花旦、小生等唱腔是征调式(下句落5)。生腔:包括老生、老旦、净(花脸)等唱腔是宫调式(下句落1)。并且发展了反调唱腔。西皮腔腔词结合方式是眼起板落,唱腔风格具有高昂、激越的特点。
在《穆桂英挂帅》剧中全部用西皮腔进行演唱,共有28段,其中原板唱腔有14段、散板摇板17段、慢板1段(第五场“接印”穆桂英唱,只有4句)。从全剧唱腔按排来看有以下两个特点:○1、原剧本是马金凤唱的豫剧属梆子腔,西皮腔与梆子腔同源,故用西皮腔与梆子腔保持着结构与风格的原貌。○2、全剧总体情绪是激昂、高亢的基调,故用西皮腔更能表现剧情的发展和剧中的人物性格。
三、京剧《穆桂英挂帅》剧本文学分析
陆静岩  袁韵宜改编  舒昌玉整理  张志仁记谱
(刊载于《京剧曲谱集成第八集》27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  (《穆桂英挂帅》有梅葆玖音配像VCD。和中国京剧院李胜素演出舞台片VCD。)
1、剧情梗概:北宋时,西夏进犯中原,寇准举荐杨家将挂帅,兵部王强举荐自己的儿子王伦挂帅,夺
得兵权与番王里应外合夺取宋室江山。宋王决定通过校场比武挑选元帅领兵抵抗。已经辞朝二十余载的畲太君闻迅后,忙派重孙杨文
广、金花前去开封打探消息。二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杨家将旧居“天波府”。闻讯王伦在校场比武,二人急忙赶到校场,见王伦比武夺得帅印,二人不服提出与王伦比武,王强提出校场比武杀人无罪,寇准认出是杨家将后代,并暗视杀死王伦无罪。杨文广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命其母穆桂英挂帅出征。
夺得帅印的文广和金花愉快地回家将帅印交给母亲,穆桂英因二十年前杨家将遭到宋王的冷落而心怀不满,当即绑子上殿交印,金花请出畲太君。太君一见帅印又回到杨家,十分激动,规劝穆桂英要以国家安危为重。穆桂英申述理由,畲太君表示“你不挂帅我来挂帅”,在太君的感召下,愉快地答应领兵出征。
穆桂英挂帅后,经过一番整顿军纪,辞别前来送行的畲太君和冠准,众将官发兵西夏。
黄腔2、主题:北宋时期,面对西夏进犯中原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围绕着抵抗与不抵抗、由谁挂帅出征这样一对矛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剧中以忠臣寇准及杨家将为一方与奸臣王强、王伦为一方的阴谋家展开了对刀的较量,结果杨文广取得胜利,以穆桂英挂帅出征为胜利的结局。全剧热烈歌颂了杨家将“一门忠良、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情怀。
3、人物分析:畲太君、杨宗保、穆桂英、杨金花和杨文广是杨家将的主力,他们虽然在二十年前曾受到朝廷的冷落,但是只要国家安危受到挑战,便可以放异一切前闲,挺而挂帅走向抵御外患的战场。
剧中揭穿并击败了王强、王伦阴谋夺权的丑恶嘴脸。
剧中的寇准是北宋朝廷的大大忠臣,是他举荐杨家将才挽救了大宋朝的危机。
4、戏剧矛盾分析:戏剧的本质是通过人物、事件和情节的发展,来塑造人物,揭示矛盾的发生、发展、结局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本剧的矛盾是:宋朝时,面对西夏番王进犯中原的民族矛盾,在由谁挂帅进行抵抗的问题面前生成两对矛盾,○1以寇准为一方,主张启用扬家将抗敌。以王强为一方,让自己儿子王伦挂帅,与西夏勾结,阴谋篡夺宋朝王位。这一对矛盾在第四场“比武”中,随着杨文广刀劈王伦而得以解决。○2穆桂英记恨朝廷二十年前的冷遇,不肯挂帅出征。在畲太君抗敌决心的敦促下,报国之心油然再生,欣然接印准备出征,这对矛盾在第五场“接印”中得以解决。
5、全剧结构原则:全剧可成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一一矛盾的起始部分。包括第一场“报警”。(在中国京剧院李胜素和于魁智的演出本中,前面加了一个西夏王进犯中原的武打场面,后边王强父子定计通敌谋权之事,另成为一个过场戏,这样就把第一场戏进行了扩充,突出了两对戏剧矛盾,使得矛盾的线索更为清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