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剧艺人与近代革命运动
式腰美lj=
湖北汉剧艺人
◇郭贤栋
近代革命运动
清末民初,湖北汉剧的活动地区逐渐发展
到以长江沿线为重点,以武汉为中心.此间,武
汉有汉剧班社20余个,演艺人员达千人以上.
演出场所也由昔日的庙宇,会馆转入茶园和戏
院.当时武汉的戏院,茶园,游艺场不少于25
家.其中演汉剧的场子就有近2O家,如:天一
茶园,满春茶园,新市场,新汉舞台,长乐戏园,
怡园,老圃游戏场,美成大戏园,立大舞台,德
明戏院,共和升平楼,劝业场,贤乐戏园,荣华
茶园,天声戏院,天仙大舞台,笑舞台等.
汉剧当时为什么如此兴盛呢?其主要原因
是:一,唱词通俗易懂.由于它以白话文为主,
相对于昆曲,高腔的文言文曲牌.老百姓易懂
易学;二,现实性很强,贴近人民的心声.由于
汉剧艺人多为来自社会底层的贫苦老百姓.他
们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血肉联系,艺人们常常
通过唱戏来为人民伸张正义.控诉不平,揭露
黑暗.他们这种现实主义的革命传统.从太平
天国开始,直到抗日战争从未间断.特别是太
平天国,辛亥革命,土地革命和抗H战争时期,
不少汉剧艺人直接参加了革命斗争,有的还为
革命而牺牲.
太平天国时期
据有关史书记载,成丰三年(1853年)的
农历新年除夕,从汉口随太平军进城的有"戏
班十余部,优伶二百余人,连日演唱".这十余
部戏班,正是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提及的.他们都参加了太平军在武汉的这场新年贺岁演出.次日的大年初一,太平军中的一些女
将士"皆着梨园衣甲","是处金鼓糕.楚垣俨
然一大剧场.城内爆竹为雷,街巷地上爆纸厚
至寸许."从这些欢腾的场面中,体现了广大汉
剧艺人对太平军的衷心拥护,积极支持.
太平军攻克武汉后,汉剧戏班不仅为太平
军慰问演出.而且有一部分艺人直接加入太平军随军东征.在入征的艺人中,表现突出的有
张双喜,何家生,刘菊辉等.太平军在东征中,
充分发挥了汉剧艺人们的宣传作用.他们在军中不仅经常为打了胜仗的官兵们演出,而且还在军队中培养汉剧人才.据有关资料记载:"湖
北汉阳人张双喜善唱诸曲,取幼童二百余人,
教习演唱,各'逆'(指太平军)均喜之,赏给无
算."据老艺人们回忆,张双喜,何家生,刘菊辉
等人都是汉剧的名角.他们除唱皮黄腔外,还
会唱多种曲调.在太平军中.他们开办了拥有200多学徒的汉剧科班.这些学徒先后被分配
到各路军中,从事宣传演出.此举受到了太平
军将领和广}=兵们的欢迎和赞扬.据说有的艺人还当上了部将.从以上的有关记载和老艺人们
的回忆看,汉剧艺人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确实做出了一些贡献.
咸丰末年.太平天国失败.清王朝官吏们
在湖北等地大肆屠杀太平军和老百姓,参加太平军的汉剧艺人有的性命不保,有的改名换姓以教唱汉剧为生.据郧阳地,县文化局及剧团方面同志调查"山二黄"的资料所悉.太平军
部将何家生在革命失败后逃往鄂西北的郧阳, 竹山山区以教汉剧谋生.并在此创办了"天" "子""仲""英""豪"五届汉调二黄科班.叉据汉剧名伶傅心一老先生介绍:"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失败后,有陈玉成部将刘菊辉逃至襄阳樊城一带.出资组建汉剧科班.地点在荆门州辖地石牌,我父亲傅友才出自此科班, 同科艺人还有李四喜(汉剧名角李彩云之师), 陈启才(汉剧演员小翠喜之父),刘三保,胡美玉,苏福田等."据不少老艺人证实,太平天国
的部将刘菊辉在石牌办了几屑科班,为汉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遍及荆沙和武汉,他们为辛亥革命前后汉剧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辛亥,五四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汉剧进入了全盛时
黄腔期.此间,汉剧班社的演出活动几乎遍及全省各个乡镇,专业演艺人员达7000有余.此外, 汉口,沙市等地还有不少"菊班"和"票社",这些"票社"不仅活跃在民间.湖北的清政府军中也有不少汉剧"票社".据老艺人回忆,辛亥革
命前夕.湖广总督所辖的湖北新军内,业余汉
剧活动开展极为普遍.在武昌的斗级营,恺字营.汉阳兵工厂等处都有汉剧"票社",经常唱200C年第11辆
"菊班".其中知名票友有:何正芳,吴楚臣,秦
宏发,王卫山,阎少庭,王汉卿,王得胜,夏塌鼻子等.军中还有一部分文艺骨干是弃艺投军的汉剧艺人,如:名伶傅心一,肖长胜,徐正奎,江春庭等.他们在新军内主要是为将官们的寿诞,酬神,开印,接差,上任等大典活动进行演出.地方上的婚丧嫁娶,也有时请他们唱"围鼓"(清唱)或"挂衣"(穿着戏服彩排公演)演
}I1.除此之外,他们还以唱戏为名,开展一些革命活动.据老艺人回忆,总督府有个官员的父亲死了.他家
住汉口俄租界内,当时请恺字营的汉剧"票社"去唱丧戏.其中有吴楚臣,江春庭,徐正奎等.他们乘听戏人多混乱之机.在一个西瓜内安放了"乌龟壳"(手雷),炸死炸伤了数名俄国人.另有一次,新军士兵不满总督府八旗军的监督和欺压.用计实施反抗.有一
天,斗级营的汉剧艺人秦宏发,夏塌鼻子,王
得胜等诓清兵头领乘船去江中饮酒听戏,乘机将其灌醉.然后杀死抛尸江中.
19l1年l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何正
芳,吴楚臣,阎少庭,秦洪发,王德胜等都直接
参加了革命军.和清兵展开了血肉搏斗;江春庭,傅心一,肖长胜等在汉口六渡桥一带冒着林弹雨同红十字会人员一起,救护起义军伤员,掩埋阵亡者的尸体.在武昌起义战斗中,汉
剧艺人也有牺牲和负伤人员,徐正奎同清兵作
战时,面部受伤口形变异.后来人称他"徐呵呵".
袁世凯篡权后,参加武昌起义的新军遭到
了疯狂镇压.新军中的汉剧"票社"被解散,艺
人和票友们纷纷离开新军,有的到地方搭戏班
重操旧业.有的办科班培养汉剧接班人,也有
少数票友"下海"唱戏.肖长胜离开新军后,把
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培养汉剧人才上面.他
连续在汉口的"天""春""长""顺"四届科班中
担任主教老师.不少汉剧表演艺术家,如吴天
保,周天栋,陈春芳,李长芬,王长顺等都是由
他培养成才的.
吴楚臣在辛亥革命后"下海"唱戏,他擅长
二净唱工戏,拿手戏有《齐王昏殿》《王翦探营》23
腹美基委
《困曹府》《薛刚闹园》等.他不仅演戏有影响, 而且是汉剧十大行的"饱记"老师.许多行当的
戏他都记得.解放后,省文化部门将他安排在
省戏曲学校汉剧科教学.上世纪6O年代初去世.
最值得一提的是汉剧名伶傅心一先生.辛
亥革命后,他舍弃了名伶的优厚待遇,读书求
学,立志于改革汉剧,改变艺人的贫困生活,为
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而四处奔走呼号.五四运
动前,他前往革命思想较活跃的上海,结交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